02 课时分层训练(二) 2 济南的冬天 语文 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02 课时分层训练(二) 2 济南的冬天 语文 七年级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09: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二) 2 济南的冬天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垂柳(chuí) 澄清(chéng)
响晴(xiǎng) 安适(shì)
B.害羞(xiū) 单单(shàn)
着落(zhuó) 宽敞(chang)
C.镶上(xiāng) 着急(zháo)
暖和(huo) 发髻(jī)
D.空灵(líng) 看护(kàn)
秀气(xiù) 狭窄(zhǎi)
解析:B项,“单”应读“dān”;C项,“髻”应读“jì”;D项,“看”应读“k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贮畜  唤醒  水藻  绿萍
B.肌夫  地毯  薄雪  慈善
C.摇蓝  响亮  境界  干啥
D.奇迹  斜射  山腰  热气
解析:A项,“畜”应为“蓄”;B项,“夫”应为“肤”;C项,“蓝”应为“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为了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各级政府部门都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
B.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姹紫嫣红的花花草草,而是这些沐浴在春光里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C.通过集体锻炼,使我们增强了体质,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合作精神。
D.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解析:A项,否定不当,应删掉“不”;C项,缺少主语,应删掉“通过”或“使”;D项,两面对一面,应删掉“能否”或在句末添加“与否”。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D )
①此外,它还是一个泉城,这里有许多源源不断的泉水。
②济南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③除了这3个,还有69个有名的泉眼呢!
④如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等都是有名的景区。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解析:通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围绕“济南”这个城市展开,可以确定第②句是首句,介绍“济南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紧接着介绍济南的主要特点,第①句承接第②句;接着介绍三大泉,即第④句;最后第③句介绍除了这3个,还有69个有名的泉眼。所以正确的排序为②①④③。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C.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解析:A项,这里是独立引用,前面有冒号,结尾的句号应放到引号内;B项,“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是独立的问句,故此处逗号应改为问号;D项,“清亮”后面的分号应改为逗号,因为这里描述的是天空的湛蓝状态,属于句子内部的停顿,不用分号。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朝阳沟》等。
B. 济南,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城市。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宋代词人李清照就是济南人。
C.冬季,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
D.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解析:《朝阳沟》是河南豫剧,老舍的话剧是《龙须沟》。
(一)(2023·孝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雪下了一夜
胡竹峰
①真想念旧时的雪夜。记忆里昏黄亮白,暮色由远及近,田园一点一点隐没。天渐渐暗下去,万物像失了魂魄,鸡鸣犬吠,牛羊在栏里吃草,猫窝在屋檐下,各种声音悄然隐在积雪中。炊烟自囱口涌向天上,先是汹涌沉沉的一团团,渐渐变淡,慢慢消散融入虚空。溪流自顾自在山沟里,水滴却凝在石缝成了冰晶。
②黄昏时,邻人从集市买了酒菜踏步而归。雪地淡淡的足迹,如白纸墨痕。庭院斗大的灯罩亮起,似燃烧的火炬,雪白里有灯光,灯光里有雪白,雪色与灯光辉映。红尘世俗之乐有真意,当浮一白也。
③少年乡居时,最喜欢下雪,午后朔风卷地,傍晚开始下雪籽,一颗颗在地上滚动,终于飘起雪花。任雪下了一夜,闭门读书作文,天下可置之度外。清晨起床,窗台一簇簇雪,屋檐与树上低垂着冰凌。庭院一夜之间白了头,萝卜、白菜都白了,夏日十分葳蕤的枸骨树也白了,泛着苍青。雪落满苍绿的香樟叶,落在肥硕的梧桐树上,棕榈一掌掌白,蜡梅淡黄的花蕊结数点素心。伴雪而居,原野皑皑,人茫然不知时序。每天夜里与祖父围炉而坐,乡野传奇一章章,仿佛古老的旧画。这是有意思的。花月流水的独语,烟波浩渺的长歌,总不及雪夜清寒令人低回。湛然虚明,天地间一白,忧乐由我。
④有雪的夜晚,有月亮更好看。雪光清凉,月光也清凉。轻盈的雪映着昏黄的月亮,满目清白。没有月亮的时候,天际满目星斗,是另一种况味。星光下弥漫着清朗、冰冷的气息,远处的农家院子里人影晃动,隐着无数坛坛罐罐,家长里短。彻骨的寒气透过纸窗,冷得人心一紧,红彤彤的火炉熏了半天,方才满室春意。
⑤天晴的日子,瓦檐融雪如覆水,像古老的更漏,昼夜滴答。偶尔,积雪自屋顶轰泻下来,如奔马腾空而至,又像玉堆倾倒,那是时间滚滚的见证。日子一天天淡淡来去,该走的走,要来的来。
⑥记得一年深冬,夜风已经透凉,突然飘起细雪。凛冽的夜,像幽深的古井,片片雪花如寒星点点沉落。雪花透过树枝零落地上,一片片在灯下A,又清素安静。庭前石头清凉,雪片静静扬下来,石头一半清幽,一半B,真是动人心肠。想告诉别人雪夜有多美,却遍寻不到。留在少年记忆里的那种心绪,又寂寞又旷远。
⑦于一泓清冷里看雪,静中开花,开的是心花。雪里庄严,心中怡悦端然。雪下了一夜,山林闲寂,有“冰霜气骨玉精神”。“冰霜气骨玉精神”是好文章的质地,古人说柳宗元文章如玉佩琼琚。过去的高人逸士,作山水自娱,常写雪景。寻常见惯的峦姿,积雪覆白,蓦地添出层叠来,寄托岁寒明洁的意思。
⑧这个冬天,雪一直未下,心里念叨了许久。前些天,好不容易有了寒风,到底没有下雪,路边青霜簌簌,倒是厚了些许。每天翻唐人传奇,总舍不得看完,简素,古艳,奇崛,应该留几篇在雪夜里看。
⑨故乡的雪多年未见了,他乡的雪也是好的,天下处处有好雪。雪让天地静默,远处山脊镶玉,楼台檐角染白,万木失翠,宛然新生,平淡之气充盈。茫茫白雪,林木疏落有致,像水墨画,又有文章的风韵。出过一本散文集,书名颇费周折,后来索性叫《雪下了一夜》,似乎也清隽,毕竟自然风味。行文自然比下笔自在还好,夏侯玄说:“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
⑩文章有风、有露、有花、有月皆可喜,但不及霜雪落在纸页间沉稳。那是天地的雪,村野的雪,草木的雪,也是白茫茫一片往昔的雪,通往明月前身,通往旧日韶华,通往安静故园。文辞不及先贤万一,寄情明洁之心,古今无异。
(有改动)
7.阅读文章第①~⑧段,梳理作者对雪夜的情感,用文中原词填空。
想念—(1) 喜欢 —寂寞旷远—(2) 怡悦(端然) —期待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由题干“用文中原词填空”及已有示例可知,从文中找到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即可。第(1)空由“想念”可定位第①段“真想念旧时的雪夜”,由“寂寞旷远”可定位第⑥段“又寂寞又旷远”,由此确定第(1)空应在第②~⑤段中筛选,再联系第③段“少年乡居时,最喜欢下雪”可提炼此空为:喜欢。第(2)空由“期待”可定位第⑧段“这个冬天,雪一直未下,心里念叨了许久”,由此确定第(2)空应在第⑦段中产生,再联系第⑦段“雪里庄严,心中怡悦端然”可提炼此空为:怡悦(端然)。
8.请把下面的两个词语分别填入第⑥段画线的A、B处,并说明理由。
晶亮  明媚
A处填 晶亮 ,B处填 明媚 ,理由: “晶亮”指明亮光洁的样子,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灯下的雪花晶莹剔透的美感。“明媚”指(景物)鲜明可爱,准确形象地写出了落在石头上的白雪与清幽的石头形成鲜明对比的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根据词语意思,结合上下文句意,选择合适词语并阐明理由即可。“晶亮”指明亮光洁的样子。“明媚”指(景物)鲜明可爱。原文A处是对雪花的描写,“晶亮”一词,能够准确形象地表现出雪花在灯光照射下晶莹剔透的美感,故A处应填“晶亮”。原文B处描写石头在大雪中,一半显现出清幽的本色,另外一半被雪花覆盖呈现出鲜明的白色。“明媚”一词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石头上的白雪与清幽的石头形成鲜明对比的状态,故B处填“明媚”。
9.有评论家认为,胡竹峰散文量少,语言却有味,耐读。请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庭院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院雪景之美。“苍青”“苍绿”“淡黄”这些丰富的色彩与“白”形成对比,突出雪后景物的生机美。适当重复地运用“白”字,不仅强调了雪后的主要色彩,也形成了独特的音节效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家乡雪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赏析。“庭院一夜之间白了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庭院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庭院就像人白了头一样,表现了庭院雪景之美。句中“苍青”“苍绿”“淡黄”等词语准确地刻画出枸骨树、香樟叶、蜡梅的丰富色彩,和庭院中雪的“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庭院中的雪景依然有着勃勃的生机。同时,该句重复使用四次“白”字表现雪中庭院的颜色,强调了雪后白色的主色调,也形成了独特的音节效果,通过对庭院雪景的生动描绘,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家乡雪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10.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与链接材料在描写雪景时有哪些相同之处。
链接材料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答案:相同之处是都运用了感官描写,从各种颜色入手,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表现了雪后万物的静美,体现出作者对冬天雪景的喜爱之情。
(二)综合性学习。
11.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领略了朱自清眼里生机勃勃的春天,老舍记忆里温暖恬静的冬天。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万物枯荣,斗转星移。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展现给我们千姿百态的美。班级将举行以“四季更迭,美妙无穷”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假如你们小组选择了夏季和冬季,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诗句中描写夏天景色的一项是( C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析:A项,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B项,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D项,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2)夏天,作为喻体,入诗入文,别有意蕴。下列句子中作者以夏天为喻,分别表现了本体事物的什么特点?
①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②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雷锋)
①本体“生”的特点: 绚烂
②本体“对待工作”的特点: 火热
(3)下雪的时候,漫天飞雪,景致甚为美好,小张拟了一副对联抒发赞美热爱之情,可是底稿找不到了,只能想起下面的词语。请你帮助他组合这些词语并构成对联。
围炉 赏梅 踏雪 叙旧 品格傲 情谊深
上联: 踏雪赏梅品格傲
下联: 围炉叙旧情谊深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