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课时分层训练(七) 7 散文诗二首 语文 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08 课时分层训练(七) 7 散文诗二首 语文 七年级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09: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七) 7* 散文诗二首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我变成一朵金色花,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藏在新叶里匿(ruò)笑。
B.当你沐浴(yù)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C.我们园里最初开三帝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zǐ)妹。
D.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jī)斜。
解析:A项,“匿”应读“nì”;C项,“帝”应为“蒂”;D项,“攲”应读“q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万物在黑压压的森林怀抱中,沐浴着宁静的夜色酣睡了。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大有提高,在倒数的名次内徘徊。
C.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D. 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
解析:“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用在此处与前面的“成绩大有提高”矛盾。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他性格孤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长期缺少亲情呵护造成的。
B.这篇文章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C.为了杜绝班级间不再发生重大矛盾,学校加大了对窜楼窜班行为的惩处力度。
D.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C项,否定失当,应删去“杜绝”或“不”;D项,语序不当,应将“分析问题”与“观察问题”互换位置。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B )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 ;夏天里, ;秋天里, ;春天里, 。
①母亲就是月亮,映着我们床前的明月光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解析:作答本题需要把握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注意“冬天”与第②句“火炉”搭配,“夏天”与第③句“绿荫”搭配,“秋天”与第①句“明月光”搭配,“春天”与第④句“暖阳”搭配,所以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
5.下列句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B.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C.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母亲的味道
燕 利
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堆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澡水,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腥味,和着难闻的狐臭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几把,便逃也似的离开。
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我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儿,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她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一所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会准时寄钱和信来,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疾步往家赶。刚出车站,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儿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她有钱,让我在学校一定不能替她省钱,要吃好……
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泪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座小城。母亲很歉疚地说:“都是因为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散发的味道,似乎全消失殆尽。
我闻到的,是纯粹的芬芳的淡而舒缓的芳香,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有改动)
6.文章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四件事,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
事件 主要内容概括
一 (1) 在菜市场卖鱼。
二 失业后担心“我”的学业,半夜向父亲的照片诉说。
三 (2) 到医院打扫卫生。
四 卖烤红薯供“我”上大学。
解析: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和概括。结合第②段“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堆泥”可知,第(1)空可概括为:在菜市场卖鱼。结合第⑤段“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可知,第(2)空可概括为:到医院打扫卫生。
7.结合语境,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子。
答案: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因付出得到回报而欣慰,因“我”的懂事而感动。
8.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作答。
答案:粗俗、大大咧咧;吃苦耐劳;关爱孩子;坚忍;无私奉献等。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根据第①段中“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可知,此处突出了母亲的粗俗、大大咧咧。根据第②段中“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第⑤段中“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儿,母亲却做得很开心”,第⑥段中“我”回家过春节时看见母亲在冬日寒冷的夜里卖烤红薯可知,这都体现了母亲的吃苦耐劳和坚忍。母亲怕“我”上不了大学,下决心不能耽误“我”,可见母亲付出的这一切,都是源于对“我”的爱,体现了母亲是一个无私奉献、关爱孩子的人。
9.请结合文章,分析第 段的作用。
答案:总结全文,照应标题;点明主题,通过写“我”理解了母亲的付出,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10.“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在意母亲的不完美。读了本文后,请你结合自身体验,把想对自己母亲说的话写出来。
答案:(示例)妈妈,以前我嫌您很唠叨。读了本文后,我明白了您的不易,懂得了您是爱我的。妈妈,谢谢您!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文章通过写母亲为孩子做出的奉献来赞扬母爱的伟大,作者的刻画真实、细腻、感人。能够引起读者共鸣最关键的一点是,作者是从母亲身上的不完美切入的,真实地再现了我们大多数人心里的母亲形象,最后自然地回归到母亲的伟大。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无论如何,母亲爱孩子的心是恒久不变的,我们应该心怀感恩之心,发自内心地爱母亲。故解答本题,围绕对母亲的爱和理解回答即可。
(二)综合性学习。
11.某班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下面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一则公益广告:
等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
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
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
材料二 “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五家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
答案:①父母对孩子无限地付出爱;②孩子没有完全明白父母的苦心;③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2)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从《荷叶 母亲》《秋天的怀念》中选择一篇,依照示例写一写,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关键词:互敬互爱
课文题目:《散步》
理由:《散步》一文,以自然清新的文字描写了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的情景,表现了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答案:(示例)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荷叶·母亲》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冰心的《荷叶·母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