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八) 8 《世说新语》二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比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不及 )
(4)尊君在不(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
(5)君与家君期日中(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
(6)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元方时年七岁(时常)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天)
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这,此)
解析:A项,“时”应解释为“当时”;C项,“因”应解释为“趁、乘”;D项,“是”表判断。
3.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君/与家/君期日中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未若/柳絮/因风起
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君/与家君/期日中”。
4.下列关于《〈世说新语〉二则》的理解与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咏雪》一文主要表现的是谢安性格和蔼可亲,深得人们的喜爱。
B.《咏雪》侧重于表现谢道韫出身名门,身份高贵。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是批判那些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
D.两则故事都侧重于表现一些知名人物,他们年少聪慧,才华出众。
解析:《咏雪》主要表现的是谢道韫的才华,A、B两项错误;《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表现元方的聪明机智、明白事理,C项错误。
5.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B )
A.“尊君”是谦辞,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
B.“君”是对人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属于谦辞。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公(谢安)兄长的儿子和女儿。
D.公(谢安)可以称“胡儿”“无奕女”为“令郎”“令爱”。
解析:A项,“尊君”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C项,“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公(谢安)的子侄辈; D项,公(谢安)可以称“胡儿”“无奕女”为“小侄”“侄女”,“令郎”“令爱”是敬称,是称呼别人的儿子和女儿。
6.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所指代的人物。
(1)即公大兄无奕女( 谢太傅 )
(2)尊君在不( 陈太丘 )
(3)待君久不至( 陈太丘的友人 )
(4)君与家君期日中( 陈太丘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译文: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3)友人惭,下车引之。
译文: 友人感到惭愧,从车里下来拉元方。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傅子》①曰:“言出于口,结②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故为臣不信不足以奉君;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忠其君,则君臣之道益睦;子以信孝其父,则父子之情更隆。夫仁者不妄为,知③者不妄动。择是④而为之,计⑤义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⑥也,身没而名足称也。虽有仁智,必以诚信为本。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诈伪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
(节选自《臣轨·诚信章》)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注】①《傅子》:西晋傅玄所著政论著作。②结:牢记。③知:同“智”。④是:正确。⑤计:考虑,谋划。⑥恃:依赖。
8.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标一处)
此 君 子 之 信 也
答案:此/君子之信也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守以不移( 改变 )
(2)则君臣之道益睦( 更加 )
(3)太丘舍去( 离开 )
(4)下车引之( 拉,牵拉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
译文: 因为把诚信作为根本的人,称他为君子。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文: 中午时分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11.请根据【甲】文内容理解其论述层次,将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由“言出于口,结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可知,话从口中说出来,牢记在心里。坚守自己的话不改变,来立足安身,这是君子的诚信啊。第①空应填:守以不移。由“夫仁者不妄为,知者不妄动。择是而为之,计义而行之”可知,仁爱的人不会胡作非为,智慧的人不会大胆妄为。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考虑到道义去行为处事。第②空应填:择是而为之,计义而行之。
【参考译文】
【甲】《傅子》说:“话从口中说出来,牢记在心里。坚守自己的话不改变,来立足安身,这是君子的诚信啊。”所以做臣子不讲诚信不能够侍奉君主;做儿子不诚信不能够侍奉父亲。所以臣子凭借诚信忠于他的君主,那么君臣的关系越来越和睦;儿子凭借诚信孝顺他的父亲,那么父子之情越来越深厚。仁爱的人不会胡作非为,智慧的人不会大胆妄为。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考虑到道义去行为处事。所以事业建立后功绩就能够依靠了,死后名声值得称道。即使有仁爱智慧,一定要把诚信作为根本。因为把诚信作为根本的人,称他为君子;把虚伪狡诈作为根本的人,称他为小人。君子即使死去,好的名声不会减弱;小人即使位高权重,恶劣的名声不能清除。
12.【乙】文中“友人”的言行,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乙】文用友人未遵守约定到达反而随意骂人,以及元方和友人的对话,严厉地批评了友人的失信与失礼;友人不讲诚信的事例从反面论证【甲】文“以诚信为本”的观点,告诫了人们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失去朋友,失去友谊。
(二)综合性学习。
13.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将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注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事。
答案:(示例)岳母刺字 曾子杀猪
(2)活动中,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成员,请你拟写三条家规。
答案:(示例)①早睡早起。②定期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③勤俭持家,杜绝铺张浪费。
(3)家庭会议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
答案:略。(答案不唯一,表述合理即可)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