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1】子集 3
【题型2】真子集与空集 4
【题型3】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 5
1.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 2.子集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A B (或B A)
3.真子集 如果集合A B,但存在元素x∈B,且x A,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4.集合相等 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也就是说,若A B,且B A,则A=B. 温馨提示 (1)“A是B的子集”的含义是:对任意x∈A都能推出x∈B. (2)注意“∈”与“ ”的区别,“ ”用于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如N R,{1,2,3} {3,2,1};“∈”用于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如1∈N. 5.空集 一般地,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6.集合间关系的性质 (1)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2)对于集合A,B,C: ①若A B,且B C,则A C; ②若A B,B C,则A C.
(1)符号 , , , ,=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 ”包含“ ”和“=”两种情况,同样“ ”包含“ ”和“=”两种情况. (2)①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②{0}是含有元素0的集合;③ {0}.
【题型1】子集
(2024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中)写出所有满足,的集合 ,, .
【答案】,,.
【分析】根据子集的定义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满足,的集合可以是,,.
故答案为:,,.
方法点拨 判断集合关系的三种方法 (1)列举观察法:当集合中元素较少时,可列出集合中的全部元素,通过定义得出集合之间的关系. (2)集合元素特征法:首先确定集合的代表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断关系. (3)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不等式的解集之间的关系,适合用数轴法.
【变式1】(2024秋 上饶期中)下列是集合,的子集的为
A. B. C. D.
【变式2】(2023秋 滨海新区校级期中)已知集合,则集合的子集有 ,,,, .
【变式3】(2023秋 柘城县校级月考)写出集合,5,的所有子集.
【题型2】真子集与空集
(2026春 江汉区月考)设集合,则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8 B.7 C.4 D.3
【答案】
【分析】写出集合,计算真子集个数.
【解答】解:,,
所以真子集个数为.
故选:.
方法点拨 1.假设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有:(1)A的子集有2n个;(2)A的非空子集有(2n-1)个;(3)A的真子集有(2n-1)个. 2.求给定集合的子集的两个注意点: (1)按子集中元素个数的多少,以一定的顺序来写;(2)在写子集时要注意不要忘记空集和集合本身.
【变式1】(2025春 江宁区期末)已知集合,则集合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5 B.6 C.7 D.8
【变式2】(2025 漳州模拟)下列集合中表示空集的是
A. B.
C. D.
【变式3】(2025 雨花区校级模拟)已知集合,则集合的真子集个数是
A.3 B.6 C.7 D.8
【题型3】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
(2025春 汉中期末)设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
【分析】通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化简集合,结合包含关系即可求解参数范围.
【解答】解:因为,,且,
所以.
故选:.
方法点拨 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问题的注意点及常用方法 1.注意点:①不能忽视集合为 的情形;②当集合中含有字母参数时,一般需要分类讨论. 2.常用方法:对于用不等式给出的集合,利用数轴分析法,将各个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形定数,还要注意验证端点值,做到准确无误.
【变式1】(2025春 凌源市期末)已知集合,2,,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A. B. C., D.
【变式2】(2025春 保定期末)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或 C. D.或
【变式3】(2025春 新乡期末)已知集合,.若,则
A.0 B.1 C.2 D.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1】子集 3
【题型2】真子集与空集 4
【题型3】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 6
1.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 2.子集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A B (或B A)
3.真子集 如果集合A B,但存在元素x∈B,且x A,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4.集合相等 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也就是说,若A B,且B A,则A=B. 温馨提示 (1)“A是B的子集”的含义是:对任意x∈A都能推出x∈B. (2)注意“∈”与“ ”的区别,“ ”用于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如N R,{1,2,3} {3,2,1};“∈”用于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如1∈N. 5.空集 一般地,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6.集合间关系的性质 (1)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2)对于集合A,B,C: ①若A B,且B C,则A C; ②若A B,B C,则A C.
(1)符号 , , , ,=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 ”包含“ ”和“=”两种情况,同样“ ”包含“ ”和“=”两种情况. (2)①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②{0}是含有元素0的集合;③ {0}.
【题型1】子集
(2024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中)写出所有满足,的集合 ,, .
【答案】,,.
【分析】根据子集的定义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满足,的集合可以是,,.
故答案为:,,.
方法点拨 判断集合关系的三种方法 (1)列举观察法:当集合中元素较少时,可列出集合中的全部元素,通过定义得出集合之间的关系. (2)集合元素特征法:首先确定集合的代表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断关系. (3)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不等式的解集之间的关系,适合用数轴法.
【变式1】(2024秋 上饶期中)下列是集合,的子集的为
A. B. C. D.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写出集合的子集,分析选项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集合,,其子集有、、,.
分析选项:、、符合.
故选:.
【变式2】(2023秋 滨海新区校级期中)已知集合,则集合的子集有 ,,,, .
【答案】,,,,.
【分析】先求出集合,再列出它的子集即可.
【解答】解:,,
集合的子集有:,,,,.
故答案为:,,,,.
【变式3】(2023秋 柘城县校级月考)写出集合,5,的所有子集.
【答案】答案见解答.
【分析】根据子集的定义写出所有子集即可.
【解答】解:集合,5,的子集为,则,
故所有子集为,,,,,,,,,,,5,.
【题型2】真子集与空集
(2026春 江汉区月考)设集合,则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8 B.7 C.4 D.3
【答案】
【分析】写出集合,计算真子集个数.
【解答】解:,,
所以真子集个数为.
故选:.
方法点拨 1.假设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有:(1)A的子集有2n个;(2)A的非空子集有(2n-1)个;(3)A的真子集有(2n-1)个. 2.求给定集合的子集的两个注意点: (1)按子集中元素个数的多少,以一定的顺序来写;(2)在写子集时要注意不要忘记空集和集合本身.
【变式1】(2025春 江宁区期末)已知集合,则集合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5 B.6 C.7 D.8
【答案】
【分析】先求出集合,再根据真子集的个数公式计算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且,解得,1,
集合,
则集合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故选:.
【变式2】(2025 漳州模拟)下列集合中表示空集的是
A. B.
C. D.
【答案】
【分析】根据空集的定义,逐项判别,可得答案.
【解答】解:对于和,集合和集合都存在一个元素,不为,故都不符合题意;
对于,由,则△,即该方程存在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集合,故不符合题意;
对于,由,则△,即该方程不存在实数根,
所以集合,故符合题意.
故选:.
【变式3】(2025 雨花区校级模拟)已知集合,则集合的真子集个数是
A.3 B.6 C.7 D.8
【答案】
【分析】化简集合,可得集合的真子集个数.
【解答】解:集合,4,,
则集合的真子集个数为.
故选:.
【题型3】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
(2025春 汉中期末)设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
【分析】通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化简集合,结合包含关系即可求解参数范围.
【解答】解:因为,,且,
所以.
故选:.
方法点拨 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问题的注意点及常用方法 1.注意点:①不能忽视集合为 的情形;②当集合中含有字母参数时,一般需要分类讨论. 2.常用方法:对于用不等式给出的集合,利用数轴分析法,将各个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形定数,还要注意验证端点值,做到准确无误.
【变式1】(2025春 凌源市期末)已知集合,2,,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A. B. C., D.
【答案】
【分析】由题意得或,求出即可.
【解答】解:若,则或,解得,
经检验当时,满足集合中元素间的互异性,且.
故选:.
【变式2】(2025春 保定期末)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或 C. D.或
【答案】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化简集合,再利用,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集合,
因为,所以,解得.
故选:.
【变式3】(2025春 新乡期末)已知集合,.若,则
A.0 B.1 C.2 D.
【答案】
【分析】根据,则,从而可求解.
【解答】解:由题知,故,代入得,得,故正确.
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