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4节 能量的获得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引入新课
食物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 ,脂肪的主要作用是 ,蛋白质
提供 。
供能物质
贮存能量
少量能量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经呼吸,
通过循环系统到达体细胞。
这些物质最终要在体细胞内经历复杂的呼吸作用,
才能实现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新课教学
呼吸作用、呼吸运动和呼吸的区别
呼吸: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吸入O2 、呼出CO2)的总过程。
呼吸运动:
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使空气进入或排出肺部。
是指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
新课教学
呼吸作用的两种方式: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
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这种呼吸作用方式叫做有氧呼吸。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主要通过细胞的有氧呼吸进行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等产物。
大多数生物均以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
新课教学
有氧呼吸是能量的重要来源。
酶
活细胞
糖类 +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主要)
脂肪、蛋白质有氧呼吸反应式:
人体一般先利用糖类氧化供能,在糖类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会消耗脂肪,在脂肪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会消耗蛋白质
新课教学
于是细胞就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产生少量的能量。
当你全速奔跑几百米后,你的两条腿会有什么感觉?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急需大量能量的供应,
这时,虽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增加了,
但仍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以致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
新课教学
2、无氧呼吸:
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未彻底氧化的产物,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是机体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葡萄糖 乳酸 + 能量(少量)
酶
活细胞
新课教学
高等植物在缺氧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糖类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 + 能量(少量)
酶
活细胞
思考:1.水稻等植物长期淹水后,容易出现“烂根”现象,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水稻等植物长期淹水后,造成根部缺氧,无法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酒精在细胞内过多积累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造成“烂根”
新课教学
2.大多数动、植物都将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为什么?
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能量,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无氧呼吸的产物对大多数动植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新课教学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微生物也是通过呼吸作用来获取能量的。
有些微生物能长期进行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微生物无氧呼吸的应用:
泡菜、酸奶、面包、酿酒等
新课教学
视频:酵母菌制作面包
读图
葡萄为什么会变成酒?酒桶为什么要密封?酿酒过程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葡萄中含有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经酵母菌发酵能产生酒精。
酒桶密封是为了形成无氧环境。
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酶
新课教学
视频:葡萄酒的酿制
新课教学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条件
产物
释放能量
相同点 需要氧气和相应的酶
不需要氧气,需要相应的酶
二氧化碳、水
动物及部分植物:乳酸
大多数植物:酒精和二氧化碳
大量
少量
实质为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新课教学
多样的呼吸器官
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获取氧气的方式也不同。
你知道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是如何获取氧气的?
变形虫
草履虫
低等无脊椎动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它们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靠体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新课教学
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
出现了专门具有呼吸功能的器官。
如对虾用鳃呼吸,蝗虫、蝈蝈等昆虫用气管呼吸。
鳃丝
鳃
鱼
虾
气囊 气管
蝗虫
鱼、虾等用鳃呼吸
蝗虫用气管呼吸
新课教学
陆生脊椎动物包括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它们的体内已经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肺。
两栖类动物包括青蛙、蟾蜍、娃娃鱼等,它们的幼体生活中水中,用鳃呼吸。非导体虽然也有肺,但肺较简单。如青蛙的肺仅是一层薄壁的囊,呼吸功能较差,还需要通过皮肤的辅助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适应陆地生活的同时,肺的结构里出现了肺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由于鸟的肺结构十分致密并与特殊的气囊相通,使得它可以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新课教学
视频:鸟的双重呼吸
当堂检测
1、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体骨骼肌细胞获取能量的方式是( )
A.只有无氧呼吸 B.主要是无氧呼吸
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 D.主要是有氧呼吸
D
2、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在牛奶中加入了哪种菌(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黄曲霉
A
当堂检测
3、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在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及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正确顺序: (填序号)。
(2)酒曲中含有的主要菌种是__ __。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 气体引起的。
(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作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④→⑥→③→①→②→⑤
酵母菌
二氧化碳
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等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预习“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相关内容。4.4能量的获得课后检测
班级 姓名
1.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体骨骼肌细胞获取能量的方式是( )
A.只有无氧呼吸 B.主要是无氧呼吸
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 D.主要是有氧呼吸
2.水稻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引起烂芽,其原因是( )
A. CO中毒 B. CO2 中毒
C. 酒精中毒 D. 乳酸中毒
3.在制作泡菜时,泡菜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
A.防止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被抑制 B.防止泡菜萎焉
C. 防止产生的乳酯挥发 D.防止水蒸发
4.酵母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情况下则进行无氧呼吸。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然后隔绝空气,结果将是( )
A.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B.酵母菌大量死亡,产生酒精
C.酵母菌数量不变,产生酒精
D.酵母菌数量增多,产生酒精
5.蚯蚓、蝗虫、家鸽、鲸四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或结构分别是( )
A.湿润的体壁、气管、气囊、肺 B.气管、气门、气囊、鳃
C.湿润的体壁、气门、肺、鳃 D.湿润的体壁、气管、肺、肺
6.下列有关人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脂肪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B.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速率加快,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增大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
7.下表是某同学在一次活动中相同时间内测试的数据,结合下表内容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慢跑的耗氧量大是因为一直在运动过程中
B.慢跑所消耗的氧气是由有氧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的,耗氧量大
C.打篮球是剧烈运动,耗氧量应比慢跑大,该表测试数据错误
D.打篮球由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提供能量,耗氧量应比慢跑大
活动类型 打篮球 慢跑
每小时耗氧量(升) 90 120
8.如图所示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恒温动物
B.乙是恒温动物
C.甲是变温动物
D.无法确定
9.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环境温度降低则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B.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结果
C.澄清石灰水的主要作用是检测二氧化碳
D.本实验运用了酒精发酵原理
10.某同学在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
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C.制作酸奶用到一种微生物而制作葡萄酒用到两种微生物
D.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11.酵母菌是一种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微生物,我们吃的面包、喝的黄酒在制作过程的初期就是利用了酵母菌的呼吸作用。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制作面包“发面团”时,酵母菌主要进行________呼吸,其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烤面包时,面团内的____________在加热时体积增大,从面团中挥发出去,从而使面包松软。
(2)在酿酒时一般先通入空气,这是为了让酵母菌进行________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密封,使其进行________呼吸,从而获得酒精。
12.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在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及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正确顺序: (填序号)。
(2)酒曲中含有的主要菌种是__ __。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 气体引起的。
(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作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D D B B A B
有氧;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氧;无氧
④→⑥→③→①→②→⑤;酵母菌;二氧化碳;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