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探索与发现
书画同源,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都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画同源的“源”字,除“最初的起源”一解外,还指 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
探索与发现
据考古发现,较早的绘画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上绘制的人物形象,然后是魏晋的墓室壁画;
探索与发现
人物舞蹈纹彩陶盆 红陶 新石器时代
1973 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探索与发现
猎羊图 壁画 晋 1972 年甘肃嘉峪关新城 3 号墓出土 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博物馆藏
而较早的书法是镌刻在龟背上的甲骨文(甲骨文于 2017 年入选世界记忆 名录),是象形文字。你知道原始图画符号与文字有哪些关联吗?
探索与发现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 甲骨文 商 河南安阳小屯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认知与理解
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 在用笔方法上有共通之处,文人常把书法的用笔带入画中。
认知与理解
送子天王图(局部) 唐 吴道子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书画同源”可理解为:
1. 书 画 同“ 起” 源: 图 画与文字作为先祖们记事的工 具,拥有相同的起源,并逐步 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
2. 书画同“形”源:书法 与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尤其是 笔墨运用上有共同的规律。
认知与理解
珊瑚笔架图 宋 米芾 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的笔架以书法用笔入画,与落款相得益彰。“张僧”二字、“又 收”的“收”字、“珊瑚一枝”的“枝” 字等,都将倾斜的体势体现得淋漓尽 致。米芾通过书体姿态的描写,表现 其精神、气概、力度。
潇湘竹石图(局部) 宋 苏东坡 中国美术馆藏
认知与理解
六祖斫竹图 宋 梁楷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画中老树以干枯的笔一扫而成,极为概括简约;人物略勾眉目、耳鼻, 其衣纹用爽劲的折芦描,寥寥数笔而 形神毕现。全图行笔草草,线条简洁 痛快,顿挫明显,笔笔见形,笔简神俱,
与书法用笔有共同的规律。这是对宋 代院体画风的大胆创新,丰富了人物 画的表现手法,对后世大写意人物画 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认知与理解
认知与理解
筼筜清影图 元 吴镇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荷石水鸟图 清 朱耷 故宫博物院藏
说一说:
请从布局、内容、 趣味方面分析印章在中国传统书画 作品中的作用。
认知与理解
瓯香馆写生图册页之三 清 恽寿平
天津博物馆藏
山水写生册页十四 现代 黄宾虹 浙江省博物馆藏
认知与理解
实践与体验
雁山第一奇图 现代 潘天寿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实践与体验
运用所学知识,以书法用笔的笔法,创作诗、书、 画、印相结合,充满情趣意境的作品。
实践与体验
癸卯墨戏花鸟图册页之二 现代 陈子庄 四川博物院藏
大地春意浓 现代
朱屺瞻 中国美术馆藏
实践与体验
分享与评述
诗、书、画、印四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 不仅能呈现画者的书画技艺,还能体现画者 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为。分享作品,谈谈自 己的审美感受。
分享与评述
江山可往
诗、书、画、印四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 不仅能呈现画者的书画技艺,还能体现画者 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为。分享作品,谈谈自己的审美感受。
分享与评述
苍茫云海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