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册《3.2 海水晒盐》课件+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册《3.2 海水晒盐》课件+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8-15 12:02:10

文档简介


鲁教版初四化学
第三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龙口市实验中学金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第二部分是粗盐提纯。第一部分是以海水晒盐的过程作为复习巩固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和蒸发结晶的实验方法的内容载体,第二部分通过粗盐提纯的难溶性杂质分离的实验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掌握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的思想和方法。本节课另一重要的任务是给学生撘建更广阔的思维平台,让学生从微观上理解过滤的内涵,即根据粒子颗粒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离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基本思路。对除可溶性杂质引导学生通过微观离子的反应来展示,进一步强化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微粒变化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为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奠定基础。同时本节课将应用到前面学过的部分知识,还利用学生已有的实验经验进行溶解蒸发等实验操作。
【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本单元的第一节的学习,学生们已经知道了海水中有丰富的食盐,在生活中,食盐又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学生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并不陌生,所以本节课相对来说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在难溶性杂质的分离过程中过滤操作已经在八年级学过,利用粗盐的提纯可以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掌握分离和除杂的方法和思路。可溶性杂质分离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是有难度的,所以本节课我只渗透除杂的方法化学沉淀法的应用,至于加试剂的顺序放到后面练习或复习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食盐的用途,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2、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3、了解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4、学习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思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小晒盐场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2、通过粗盐提纯让学生掌握物质分离和提纯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2、同学们应该学习盐的这种蜕变熬炼的精神,在自己的学业上勇于拼搏历练。【教学重、难点】
重点:海水晒盐的过程及结晶的方法
粗盐提纯的过程及过滤、蒸发基本操作要点。 
难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思路
【教学方法】
利用实验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咸菜奔跑的视频,你知道其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是什么?对是食盐。那同学们知道食盐是从哪来的吗?它怎样从海水中提取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踏上发现和探索的旅程学习第三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
学生观看
聆听思考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入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展示:生活小调查:
放置了一周的咸菜观察你会发现?
为什么会有晶体析出?
追疑解惑
通过生活小调查你猜想海水中的氯化钠是怎么变成食盐固体的?
1、猜猜海水晒盐的流程
2、你觉得海水晒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3、你说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水为什么不能完全蒸发干呢?
播放海水晒盐的微课
进入环节一粗盐现形记
学生做导学案,画出海水晒盐的流程图
让学生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水分能够析出食盐来。这说明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析出晶体的方法,我们现在来体验一下。
学生来做实验
1、把有固体剩余的硝酸钾溶液加热,然后将试管放到盛冷水的烧杯中,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上层饱和氯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现象
方法提升:结晶的方法(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结晶的理论依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生观察得出现象:有晶体析出
同学们思考回答
让学生系统的学习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方法
分组进行实验
比较二者的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趋势特点进行分析思考
学生聆听
混合物分离的方法结晶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引出大家对海水晒盐方法的思考
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下面海水晒盐的微课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解题观念








思考:引领学生分析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
二、进入第二个环节
粗盐提纯记
展示图片,这是我们从海水中晒出来的盐,请问它可以在炒菜的时候用吗?为什么思考:
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如何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杂质?
生活中的“筛子”原理: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都可以使用恰当的筛子加以分离。
过滤--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一
适用于不溶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溶解过滤蒸发中用到的主要仪器:
通过这些方法和步骤从海水中获取的是粗盐晶体,比较粗盐和精盐外观有什么不同?粗盐中有哪些成分和杂质呢?这样的盐能不能食用呢?
展示粗盐样品和食盐样品观察二者的外观
教师补充:其实在粗盐中除了有泥沙这样的不溶性杂质,还有一些溶在海水中的其它一些盐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也随着晒盐的过程以晶体析出。所以要想把粗盐变成食盐那就得把这些杂质分离和除掉。
如何除去NaCl中的可溶性杂质?
( CaCl2、MgCl2以及一些Na2SO4等)
思考:能不能用分离泥沙的物理方法进行提纯?
根据学生分析:
总结出化学沉淀法
向溶液中投加某些化学药剂,使之与溶液中的某些溶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的方法称为化学沉淀法。
分析除去这些杂质可以用哪些试剂,你能说出他的顺序么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除杂试剂选择,后面的生成物都生成了氯化钠。
总结出除杂的一般原则是什么?方法是什么
播放短片用途:升华经过提纯后氯化钠的用途,强调在工业农业中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体会
过滤
回答玻璃棒在每一步骤中的作用
学生进行观察说出粗盐和食盐有什么不同?
分析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并给出实验方案
学生思考
交流讨论得出除杂的方法和思路
学生体会
给学生以筛选的思想让学生将生活和理论结合起来这是初三学过的知识,现在再次利用到粗盐提纯中,明白这种方法适合的范围强调注意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性质决定用途的理解和体会
收获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着海水中的氯化钠的蜕变,知道了到达我们舌尖上的食盐的旅途是那么的艰难重阻。但是氯化钠还是完成了华丽的变身,相信同学们也应该学习盐的这种蜕变熬炼的精神,在自己的学业上勇于拼搏历练,创造出自己的那一片美好的未来。
【作业设计】
必做:练习册对应习题
选做:上网查阅我国古人是如何获取食盐的?
综合实践作业:家庭小实验:粗盐提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主动设计了结晶的方法,从海水晒盐的原理出发,让学生复习旧知学习新知。结晶对于学生来讲属于难理解的范围,但是通过实验的设计,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探究结晶的方法中,因此我觉得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实验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会格外认真和主动,另外,教学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教学中可溶性杂质的探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今天这节课的时间有限,如何在这一节课内让学生理解和领会可溶性杂质的提纯,是我今后还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所以,我在备课和讲课中继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