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氧气的性质 优质课课件+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氧气的性质 优质课课件+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8-15 08:36:51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氧气
第二课时----氧气的性质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其安排在学习了空气的成分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进行学习。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氧气,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规律。学习氧气的性质能更好的了解氧气的用途,同时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不但帮助学生建立物质分类观,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类别的物质中选择典型的物质,采用实验法对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浓度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氧气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气体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始,处于盲目阶段,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就需要老师逐步引导,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探究,分析推理与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观察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2)能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文字表达式。
(3)了解氧化物、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
2.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中获得研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会“观察实验——描述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氧气的性质
2. 通过实验探究中获得研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策略:观察法、归纳法、查阅资料、科学探究、分类法,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新课
实验探究: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到正放和倒放的两个盛有气体的集气瓶?
观察现象,猜测气体。并根据现象推测具有哪些性质?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起探究氧气性质的欲望
活动天地:
氧气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研究物质的性质要分类研究,先研究物理性质再研究化学性质,展示一瓶氧气和展示图片,
一、物理性质
物质都有三态的变化,氧气也是这样在-183℃时氧气会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沸点)在-218℃时氧气会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熔点)
根据图片信息和已有知识归纳整理氧气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从实验、观察、查阅资料等方法归纳物理性质,让学生逐步掌握认识物质的方法
总结归纳:气体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过渡、提问】氧气的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氧气的化学性质怎样?,我们猜想一下?根据已有经验判断氧气可与哪些物质反应?你见过他们在纯氧中反应现象怎么样吗?
自然中的物质有很多,总不能一一都来验证,选具有代表性的物质。
展示图片,选择物质
二、化学性质
根据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分类的观点选择物质
加强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演示实验:1、氧气与木炭反应
(讲述)观察顺序,强调反应条件
指导学生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演示实验:2、氧气与铁丝反应
通过对比直铁丝和螺旋状的、引燃不引燃、瓶底有水无水的实验,让学生带着疑问观察实验
根据学生的疑问分析,铁丝绕成螺旋状、加火柴头、瓶底加水的目的
演示实验:3、氧气与蜡烛反应
初步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
观察后描述实验现象并记录。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观察后描述实验现象并记录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根据演示过程提出自己疑问
通过不同条件的反应现象总结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
观察后描述实验现象并记录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素养
得出结论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跟许多物质反应
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从氧原子结构分析,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原因。
分析原因
加深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
反思与交流
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为什么?
从微观的角度如何分析?
先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思考、交流
学会从宏观和微光两方面进行分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原因
了解氧化反应
根据五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析有什么共同特征?引出:氧化反应
展思考二者是什么关系?
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加深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通过构建学习氧化物
归纳物质分类
体会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发挥学生逆向思维以及想象力
了解氧化物
交流共享
展示八种物质,根据问题组要求分类引出氧化物概念
根据物质分类,画出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的关系图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反应。但通常情况下,这些物质都能跟氧气“和平共处”,这是为什么?
思考、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归纳并交流、发言
小组讨论分析
课堂小结
学以致用
从知识上和方法两方面将本节内容归纳提升
展示习题
讨论,归纳
思考解答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巩固新知
课后延伸
我能想象:如果空气的组成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氧气占78%,氮气占21%,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发挥学生想象力
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
一、物理性质: 色、味、态、 密度、溶解性
二、化学性质
1.与碳的反应 2.与铁的反应 3.与蜡烛反应
三、氧化反应
四、氧化物
课件28张PPT。氧气的性质第二节 氧气烟台六中
王 青性质决定用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 -183 ℃观察法、归纳法、查阅资料法等 通常状况下: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 -183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在-183℃时氧气会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沸点)在-218℃时氧气会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熔点)研究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五个方面来研究提出问题:氧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猜想与假设:二、氧气的化学性质—科学探究①非常活泼②比较活泼
③非常稳定④比较稳定-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以下的几组药品,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你觉得选择哪一组能够更全面的体现氧气的化学性质?
A.铁丝、镁条、铜丝
B.氢气、木炭、红磷
C.甲烷(CH4)、酒精(C2H5OH)、蜡烛
D.铁丝、木炭、蜡烛第四组中包含了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用这些物质与氧气反应能够更全面的体现氧气的性质。分类研究,化繁为简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1、氧气与木炭反应木炭为黑色发红光、放热发白光,放热产生的气体能
使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对比法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从个别到一般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2、氧气与铁丝反应铁丝为银白色发红发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沉于水底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对比法除锈?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提高反应的局部温度引燃铁丝防止生成物落下使瓶底炸裂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从个别到一般镁条燃烧铜粉在空气中加热铝粉在氧气中燃烧3、氧气与蜡烛反应蜡烛为红色或白色黄色火焰,放出热量发出白色火焰,放出热量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对比法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从个别到一般甲烷燃烧酒精燃烧一氧化碳燃烧提出问题:氧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①非常活泼②比较活泼
③非常稳定④比较稳定二、氧气的化学性质—科学探究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为什么?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微观解释单位体积的空间内,氧分子数目越多,碳原子与氧分子碰撞的机会就大,反应就越剧烈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下列反应哪几个属于化合反应?还有哪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点?3、氢气+氧气 水
H2 O2 H2O 4、二氧化碳+水 碳酸
CO2 O2 H2CO3
5、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H2O 1、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2、碳+氧气 二氧化碳
C O2 CO2三、氧化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对比法、分类法18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你认为属于下列反应中的哪一种?( )三、氧化反应A.并列关系B.交叉关系C化合反应包含氧化反应D.氧化反应包含化合反应B ⑥NaCl④KNO3②Fe ③O2 ①H2O1、请把上述纯净物按照元素种类多少分成两类?3、请从含氧的化合物中,找出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种元素是氧,这样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2、请把上述化合物按照是否含氧元素继续分类?四、氧化物对比法、分类法单质:② ③ 化合物: ①④⑤⑥⑦⑧含氧化合物:①④⑤⑦⑧ 不含氧:⑥①⑤⑧⑦ Na2CO3⑤CO2⑧Fe3O4我知道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交流共享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反应。但通常情况下,这些物质都能跟氧气“和平共处”,这是为什么?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五、我的收获五、我的收获
研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观察、归纳、实验、分类研究、对比法、从个别到一般等)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氧气比同体积的空气稍重
C、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D、在通常情况下氧气与氮气不反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会立即燃烧起来
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凡是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C学以致用3、下列空气成分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氦气可用于制探空气球
B.灯泡中充氮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C.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液态氧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学以致用A4、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他很苦恼:为什么每次我都收集满满一瓶的氧气却还是失败了呢? 没有除锈铁丝迅速伸入集气瓶底部刚点燃火柴就放进集气瓶中
根据我们对他失败原因的分析,他应该怎么改进自己的实验?学以致用我能想象:如果空气的组成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氧气占78%,氮气占21%,世界会是什么样的?课后延伸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