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宇宙生命之谜》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1《宇宙生命之谜》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22:4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本文共14个生字,有学生会认的词语,例如“嫦娥”“揭开”“干燥”。教学时,注意“燥”字的偏旁部首,可借助形声字中形旁表意的特点来进行识记,可通过肢体表达来理解“揭开”这一动词。在本篇科普文中,一些生词是科学名词,例如“倾角”“磁场”“陨石”,要注意“磁”字的读音,将“磁”和“滋”两个形近字进行区分识记。并通过引入相关科学知识和图像介绍,使学生理解这些科学名词,也能更好地为深入文本服务。另外,要注意“抵御”一词中“御”的写法。将形、音、义相结合指导识字词教学。
2.阅读理解:本篇文章围绕“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得出结论: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首先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文章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再来进一步思考要了解这一问题,需要着重关注文本中哪些与之相关的内容,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提取关键信息,从而得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高年级的学习,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梳理、提取、整合信息的方法。
3.表达运用:学会表达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对于这类科普性的文章,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能向他人表述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科学思考,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能根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通过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中你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天文知识。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谜、嫦、娥、尚”等13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类似”等22个词语。
2.朗读课文。根据文章阅读提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地球
这里有几个圆圈,把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宇宙填入相应的圆圈内,试试看吧!
听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书写指导
大家都来猜一猜:
1.小字头,高字底。 ( )
2.二王并排坐,文书坐中间。( )
3.洗澡时水去火来。 ( )



认真浏览第一自然段,说说它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有没有帮助?
精读第6-8自然段,推翻火星上有生命的结论。
有开挖的运河。
有颜色变化疑似有植物。
暗环形山、暗斑点
尘土飞扬引致
干燥、水汽少
大气稀薄、氧气少
温度低
无磁场、无臭氧层
无有机分子
无微生物
初读课文
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发达 理论 类似 猜测 起源 适当 氧气 提供 能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拍摄 斑点 枯萎 干燥 沙漠 抵御 因素 考察 培养 磁场
读一读,认一认

开始发生;事物发生的根源
急躁
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宇宙是无限的。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还写了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还有火星是否存在生命。
你们是如何概括出来的呢?
总结:
我们通过找到每个自然段的总起句并进行整合,梳理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分析了宇宙中哪些天体可能有生命存在、生命存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从而得出“宇宙是否存在生命还有待探索”的结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并提取有效信息。
2.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发达 理论 类似 猜测 起源 适当 氧气 提供 能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拍摄 斑点 枯萎 干燥 沙漠抵御  因素 考察 培养 测试 检测 磁场
读一读,认一认

作者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分析了宇宙中哪些天体可能有生命存在,生命存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从而得出结论:宇宙是否存在生命还有待探索。
复习导入
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有足够的光和热。
课文讲解
判断下面星球是否存在生命。
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
金星:缺氧、缺水、表面温度极高。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400℃。
了解火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
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
如果去掉“唯一”,意思就大不相同了。这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严谨性。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呢?在文中找一找证据证明你的观点。
观点一:有生命存在。
观点二:没有生命存在。
观点三:未证实。
引导探索
观点一:有生命存在。
1.从理论上说,宇宙无限,地球不是唯一。
2.火星与地球相似。
(1)自转时间相似。
(2)有昼夜、昼夜长短相近,有四季更替。
3.科学家的两种猜测。
(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而变化,是火星表面植物在变色。
科学家的两种猜测不成立。
(1)拍摄的火星照片证实火星上没有运河。
(2)近距离观测,证实火星表面颜色的四
季变化不是植物在变色。
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探测器着陆火星,两个重要结果:
(1)火星的土壤未检测到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
(2)火星表面未发现微生物存在。
观点三:未证实。
生命物质也许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科学家们经过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种种考证,尚未得出明确结论。但我们仍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而这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你们知道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吗?
总结全文
提出问题——分析探究——得出目前的结论。
宇宙生命之谜
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一个谜
板书设计
必备的四个条件 推测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是火星 研究结果,火星上暂未发现生命 太空仍可能存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