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探界者”钟扬》课件(共4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探界者”钟扬》课件(共4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21: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探界者”钟扬
学习目标
Contents
1
2
3
1、能够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写法。
2、能够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能够体会钟扬在科学上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工作中不懈追求的献身精神。
一、导语
他说:“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他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波罗花,花语是永不凋零,顽强拼搏,象征着他坚韧不拔、初心不变的精神。
二、走近钟扬
钟扬(1964-2017),湖南邵阳人, 生前是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 获“时代楷模”称号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钟扬颁奖辞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立心天地厚
解题:
“探界者”有多重含义:
(1)探学习工作之界,
(2)探植物学之界,
(3)探科普之界,
(4)探教书育人之界,
(5)探生命之界。这些充分体现了鈡扬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叶雨婷提问教育部长
“在采访前期,我与部门主任堵力老师策划沟通了一周多。在采访和写作中,我发现钟扬是一个很多面的人,他是少年天才、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在历时一周的实地采访中,我曾去过他的家和多处工作地点,见到并采访了60多位与他相关的人,收集到了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在庞大的采访素材中,我筛选出这些‘小故事’,希望用它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钟扬。”
《“探界者”钟扬》这篇人物通讯报道了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年,备尝艰辛,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的事迹,突出他心系科学、情系祖国、胸怀人类,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不懈追求的奉献精神。
默读课文,看看《“探界者”钟扬》这篇人物通讯共写了哪几件事
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植物学家的钟扬哪些方面的品质
整体感知
“探界者”钟扬
简述钟扬的身份及生命历程
总述
分述事迹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献身于种子事业
普及科学知识
悉心培养学生
探寻生命边界
寻求生之所爱
1.第1段作为这则新闻的导语,为什么从拟南芥写起?
①从拟南芥写起能够揭示文章主人公钟扬的身份——植物学家,因为全世界有众多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②从拟南芥写起,还把钟扬与西藏、复旦联系在一起,从而揭示了他的其他身份——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也为下文写钟扬在西藏采集种子等事件做了铺垫。③从拟南芥写起,还有助于揭示人物品格。因为植物学家很少涉足西藏,而钟扬却凭执着的品格在西藏发现了拟南芥。
我国古人常将身边的一些卑微、低贱之物“视若草芥”,拟南芥早先也就是一种无声无息、名不见经传的小草,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但近一百年来,随着生物学和经典遗传学的蓬勃发展,科学家们逐渐注意到它的研究价值。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希望在植物中找到一种繁殖快、易于在实验室培养、适于遗传操作的实验材料,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植物遗传学研究的长期落后状况。拟南芥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易于转换。这些特点使得拟南芥适合进行多种实验研究。
拟南芥我国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
拟南芥
2.在“英雄”少年 这部分内容里,作者介绍了钟扬的哪些故事?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钟扬?
自作主张参加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考试并被录取;在大学及在工作岗位上广泛涉猎多专业的学习;在感情婚姻问题上善于主导,颇有主见;从武汉植物研究所放弃副局级待遇去做了一名大学教师。
在多领域多学科均有扎实的基础,志趣广泛,“不安分”,有主见。
2.“‘英雄’少年”部分,其中的“英雄”作何理解?结婚时,钟扬24岁,已经不是少年了,作者为何还要把结婚这件事放在这一部分中?
(1)这一部分写钟扬与父亲赌气而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上了少年班后努力补习自己的弱科;无线电专业毕业却进人了植物研究所工作,他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从而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面对犹豫不决的妻子,他采用“胁迫”手段与之结婚。可见“英雄”指的是一种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服输的精神。
(2)作者将结婚这件事放人这部分,因为在“胁迫”妻子结婚这件事上,同样体现出了钟扬的这种勇于挑战困难、永不服输的英雄精神。
3.“达人”是个网络用语,结合通讯的第二标题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达人”在网络中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指在某方面很精通的人,或某方面的高手。本文中指钟扬不但在种子采集和研究领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且主动承担了该领域的科普工作,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种子知识,对植物学产生兴趣。
4.“接盘”也是个网络用语,结合通讯的第三标题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接盘” 一般指某事物产生不良趋势被人放弃的时候有人接受的情况 。本文中指钟扬对没有找到导师的研究生或少数民族学生都能无条件接收、积极担当、耐心教导的无私奉献、广博大爱。
援藏16年,钟扬培养了六名博士、八名硕士,并帮助藏大建立了植物学研究“地方队”,西藏大学也拿到了第一个生物学自然科学基金。
5.结合第四部分内容,说说作者引用钟扬在《生命的高度》一文中这段话的作用。
钟扬在这段话里用生物界的不同物种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先锋者”和“成功者”的看法,表明了“先锋者”存在的重大意义,先锋者和成功者在实现生命的高度上没有差别。这段话也是作者对钟扬生命意义的肯定和赞扬,蕴含着对钟扬的崇敬。
6.品味语言
(1)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不安分”本是贬义词,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稳定,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中,还想要去做一些其他不稳妥的事情。此处用来形容钟扬不安于现状,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照应作者给予他的“探索者”的评价。贬词褒用,更显出钟扬不断进取精神的可贵。
(2)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
“不讲究”意思是“不在乎”,“不将就”意思是“很在乎”,两个词语音相近意思却大不不同。钟扬不在乎的是个人生活品质,很在乎的是“种子”,这样以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钟扬致力于科研的敬业奉献精神。
(3)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
“惊险”写的是钟扬野外考察的恶劣环境,“惊喜”则写的是他丰硕的考察成果。两词连用,生动形象,具有幽默色彩。
(4)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葩”事儿。
“奇葩”本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现在这个词多用于贬义,多指让人难以想象的行为。此处指钟扬在收学生上与他人做法的截然不同,赞扬他积极担当、热爱学生的美德。贬词褒用,语言轻松幽默鲜活。
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文章是如何展现钟扬形象的?
(1)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
本文选取其少年事迹,工作后的多种身份 (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最后对时间的争夺、生命的延续等写作角度,不仅突出钟扬追寻生命的价值、彰显生命的价值、延续生命的价值这一主线,而且从他进行科研、带领团队、培养学生等多个维度立体凸显了钟扬的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
(2)“以言见人” 文章多处引用钟扬的演讲、文章、书籍中的文字,从不同层面表现他的品质。
例如:“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换言之,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
在这段话里,钟扬用生物界的不同物种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先锋者”和“成功者”的看法,表明了“先锋者”存在的重大意义。 表达了他敢于做“先锋者”,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3)肖像描写。
“穿着磨白了的‘29 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
“磨白”“晒变色”说明钟扬在西藏工作的时间之长,“长期痛风”说明钟扬体力透支之大,体现了他执着于事业的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品质。
(4)侧面衬托。
文章多处引用钟扬母亲、妻子、同事、学生的话,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1.立意高远
课文围绕三个小标题精选材料,呈现了钟扬作为植物学家、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身份的主要事迹和成就,所述之事表面上较为零碎,但作者用“探界者”将所有材料串连在一起,集中展现了钟扬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不息追求,诠释了“时代楷模”的精神品质。
写作特点
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课文选取一系列真实事例,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多角度表现了钟扬的精神和追求。比如,文中多次提到拉琼对钟扬事迹的评述,属于侧面描写。拉琼是钟扬的学生,经常和钟扬一起工作,非常了解钟扬,借他之口来评述钟扬,更客观,也更可信。再如肖像描写,“穿着磨白了的‘29 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磨白”“晒变色”说明钟扬在西藏工作的时间之长,“长期痛风”说明钟扬体力透支之大,体现了他执着于事业的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品质。
3.语言简洁质朴
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贴切自然、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再现了多个场景和画面,尤其是人物语言,非常合乎人物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心情和特定的说话对象,恰到好处地突出了钟扬的品质和精神。
8.归纳主旨
本文围绕钟扬为科学而执着探索的精神,选取了从求学少年,到采集种子、研究种子,担任科学队长,并做导师带学生,直到为科学而献身的各种经历,集中展现了钟扬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不息追求,诠释了“时代楷模”的精神品质。热切赞美了钟扬忠于祖国、奉献人民、不懈探索追求的“种子”精神。
学了钟扬的优秀事迹,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收获。
钟扬教授曾说:“坚持梦想,无畏艰险。”“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
他执着追求梦想的精神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一心为公。脚踏实地奋斗,力求不凡作为。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对工作一丝不苟,乐于助人。
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甘为人梯,无怨无争地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拓展延伸
再见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