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7.1.1 第1课时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9.2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A版(2019) | ||
科目 | 数学 | ||
更新时间 | 2025-09-11 21:51:13 |
【课中探究】
例1 BC [解析] “都命中”属于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不是求条件概率问题,A错误;B,C显然是求条件概率问题,B,C正确;“恰好抽到1件次品”,即抽到1件正品和1件次品,不是求条件概率问题,D错误.故选BC.
例2 解:(1)记“男生甲被选中”为事件A,则P(A)===.
(2)记“女生乙被选中”为事件B,则P(AB)=,由(1)知P(A)=,故P(B|A)===.
(3)记“被选中的2人为1男1女”为事件C,则P(C)===,P(BC)==,故P(B|C)===.
变式 (1)B [解析] 由题意可知,P(B)=,事件AB=“有一人选择篮球班,另一人选择其他兴趣班”,则P(AB)=,所以P(A|B)====,故选B.
(2)解:记事件A=“第一次取到白球”,事件B=“第二次取到黑球”.显然,事件“第一次取到白球且第二次取到黑球”的概率为P(AB)=×=.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得P(B|A)===.
例3 (1)C (2)C [解析] (1)“两次向上的点数不同”包含的样本点的个数为36-6=30,“两次向上的点数中的较大点数为4”包含的样本点有(1,4),(2,4),(3,4),(4,1),(4,2),(4,3),共6个,则P(B|A)==.故选C.
(2)质量合格的产品有45个,质量和长度都合格的产品有35+45-60=20(个),所以质量合格的条件下,长度也合格的概率为=.
变式 (1)B (2) [解析] (1)在第一次取到正品的条件下,第二次从9件产品(5件正品,4件次品)中取到正品的概率为.
(2)记事件A=“抽到的2个球中有红球”,事件B=“抽到的2个球都是红球”,则n(A)=-=9,n(AB)==3,所以P(B|A)===.
例4 (1)0.4 (2)C [解析] (1)记“这个选手射中第一个目标”为事件A,“这个选手射中第二个目标”为事件B,则P(A)=0.8,P(B|A)=0.5,所以P(AB)=P(B|A)·P(A)=0.5×0.8=0.4,即这个选手过关的概率为0.4.
(2)记事件A=“这件产品是甲厂生产的”,事件B=“这件产品是合格品”,则P(AB)即为所求概率.∵P(B|A)==,P(A)=,∴P(AB)=P(B|A)·P(A)=.故选C.
变式 [解析] 记“第一次检测出B类产品”为事件M,“第二次检测出A类产品”为事件N,依题意得P(M)=.第一次检测出B类产品后还剩A类产品2件,B类产品2件,故P(N|M)==.故第一次检测出B类产品,第二次检测出A类产品的概率为P(MN)=P(M)P(N|M)=×=.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7.1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
7.1.1 条件概率
第1课时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1.B [解析] 根据条件概率的定义,易知只有B中问题是求条件概率.故选B.
2.C [解析] 由P(B|A)=,可得P(A)=.故选C.
3.C [解析] n(A)=6×5=30,n(AB)=3×2=6,所以P(B|A)==.故选C.
4.A [解析] 记事件A=“第一次失败”,事件B=“第二次成功”,则P(A)=,P(B|A)=,所以P(AB)=P(A)P(B|A)=.
5.B [解析] 根据题意得n(A)==10,n(AB)==2,所以P(B|A)===.故选B.
6.C [解析] 由题意,设事件A=“选取的2位队长来自同一部门”,事件B=“选取的2位队长来自市场部”,则P(A)===,P(AB)===,所以所求概率为P(B|A)===.故选C.
7.D [解析] 设该公司男、女员工的人数分别为2n和n,则男员工中的肥胖者有2n×=(人),女员工中的肥胖者有n×=(人),设“从该公司中任选一名员工,该员工为肥胖者”为事件A,“从该公司中任选一名员工,该员工为男性”为事件B,则P(AB)==,P(A)==,所以P(B|A)===.故选D.
8.ABD [解析] 对于A,若随机事件A,B相互独立,则P(AB)=P(A)P(B),所以P(B|A)==P(B),A正确;对于B,若事件A B,则P(AB)=P(A),P(B|A)==1,B正确;对于C,因为A,B是对立事件,所以P(AB)=0,所以P(B|A)==0,C不正确;对于D,因为A,B是互斥事件,所以P(AB)=0,所以P(B|A)==0,D正确.故选ABD.
9.AD [解析] 对于A,P(B1)==,P(A1B1)==,所以P(A1|B1)==,故A正确;对于B,P(B2)==,故B错误;对于C,事件A2B1=“第1次取球,取到正品且第2次取球,取到白球”,则n(A2B1)=6×5+6×2+3×6+3×2=66,所以P(A2B1)==,故C错误;对于D,事件A1B2=“第1次取球,取到白球且第2次取球,取到正品”,则n(A1B2)=6×5+6×3+2×6+2×3=66,所以P(A1B2)==,又因为P(A1)==,所以P(B2|A1)==,故D正确.故选AD.
10. [解析] 记事件A=“下雨”,事件B=“刮风”,则事件AB=“既刮风又下雨”,所以P(A)=,P(B|A)=,所以P(AB)=P(A)P(B|A)=×=.
11.0.7 [解析] ∵P(A)=0.5,P(B)=0.6,且P(B|A)=0.8,∴P(AB)=P(A)P(B|A)=0.5×0.8=0.4,∴P(A∪B)=P(A)+P(B)-P(AB)=0.5+0.6-0.4=0.7.
12. [解析] n(A)=6×2=12,由3+6=6+3=4+5=5+4>8,4+6=6+4=5+5>8,5+6=6+5>8,6+6>8,知n(B)=10,其中n(AB)=6,所以P(B|A)===,P(A|B)===.
13.解:设“选到的人是共青团员”为事件A,“选到的人是第一小组学生”为事件B,则“选到的人既是共青团员又是第一小组学生”为事件AB.
(1)P(A)==.
(2)P(AB)==.
(3)方法一:P(B|A)===.
方法二:由题意知,事件A所包含的样本点个数n(A)=15,事件AB所包含的样本点个数n(AB)=4,∴P(B|A)==.
14.解:(1)设事件A=“甲中奖”,事件B=“乙中奖”,则P(A)==.
因为抽完的奖券不放回,所以甲中奖后乙抽奖时,有49张奖券且其中只有4张写有“中奖”字样,此时乙中奖的概率为P(B|A)=,根据乘法公式可知,甲中奖而且乙也中奖的概率为P(AB)=P(A)P(B|A)=×=.
(2)因为P(A)+P()=1,所以P()=.
因为抽完的奖券不放回,所以甲没中奖后乙抽奖时,还有49张奖券且其中有5张写有“中奖”字样,此时乙中奖的概率为P(B|)=,根据乘法公式可知,甲没中奖而乙中奖的概率为P(B)=P()P(B|)=×=.
15.D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与直线AB异面的直线为CE,DE,CF,DF,共4条,同理可得与直线BC,CD,AD异面的直线各有4条.设事件M为“任取正八面体的两条棱,第一条棱取自四边形ABCD的一条边”,事件N为“取的第二条棱所在的直线与第一条棱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则P(M)=,P(MN)=,所以P(N|M)===.故选D.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7.1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
7.1.1 条件概率
第1课时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学习目标】
1.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
2.结合古典概型掌握求条件概率的两种方法.
3.能利用条件概率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古典概型,会利用乘法公式计算概率.
◆ 知识点一 条件概率
1.概念:一般地,设A,B为两个随机事件,且P(A)>0,我们称P(B|A)= 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简称条件概率.
2.读法:P(B|A)读作 .
◆ 知识点二 概率的乘法公式
1.概念:对任意两个事件A与B,若P(A)>0,则P(AB)= ,我们称上式为概率的乘法公式.
2.推广:设A,B,C为三个事件,且P(AB)>0,则有P(ABC)=P(C|AB)P(AB)=P(C|AB)P(B|A)P(A).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为P(B|A)=,其中P(A)>0. ( )
(2)P(B|A)与P(A|B)相同. ( )
(3)若P(A)≠0,则P(A∩B)=P(B|A)·P(A). ( )
(4)若P(A)>0,则P(B|A)
◆ 探究点一 对条件概率的理解
例1 (多选题)下列问题是求条件概率的是( )
A.甲、乙两人射击的命中率分别是0.8,0.9,求两人各射击一次都命中的概率
B.甲、乙两人射击的命中率分别是0.8,0.9,求在甲命中的前提下乙也命中的概率
C.在含有3件次品的10件产品中不放回地抽取两次,每次抽取1件,若第一次抽到次品,求第二次也抽到次品的概率
D.在含有3件次品的10件产品中不放回地抽取两次,每次抽取1件,求恰好抽到1件次品的概率
[素养小结]
条件概率的判断方法
(1)若题目中出现“在……的前提下”等字眼,一般属于条件概率.
(2)若题目中没有出现上述字眼,但已知事件的出现影响了所求事件的概率,则也属于条件概率.
◆ 探究点二 条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角度一 定义法求条件概率
例2 某校从学生文艺部7名成员(4男3女)中,挑选2人参加学校举办的文艺汇演活动.
(1)求男生甲被选中的概率;
(2)在已知男生甲被选中的条件下,求女生乙被选中的概率;
(3)在要求被选中的2人为1男1女的条件下,求女生乙被选中的概率.
变式 (1)[2024·重庆渝北区高二期中] 小张、小王两人计划报一些兴趣班,他们分别从篮球、绘画、书法、游泳、钢琴这五个兴趣班中随机选择一个,记事件A=“两人中至少有一人选择篮球”,事件B=“两人选择的兴趣班不同”,则P(A|B)= ( )
A. B. C. D.
(2)一个盒子中有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6个白球和4个黑球,每次从中不放回地任取1个球,连取两次,求在第一次取到白球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到黑球的概率.
[素养小结]
利用定义计算条件概率的步骤:
(1)分别计算概率P(AB)和P(A);
(2)将它们相除得到条件概率P(B|A)=,这个公式适用于一般情形,其中AB表示事件A与B同时发生.
角度二 缩小样本空间法求条件概率
例3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两次,观察向上的点数,记事件A=“两次向上的点数不同”,事件B=“两次向上的点数中的较大点数为4”,则P(B|A)= ( )
A. B. C. D.
(2)已知60个产品中,有35个产品长度合格,有45个产品质量合格,没有长度和质量都不合格的产品,现任取1个产品,若它的质量合格,则它的长度也合格的概率为 ( )
A. B. C. D.
变式 (1)对标有不同编号的10件产品(其中有6件正品,4件次品)进行检测,每次从中不放回地任取1件,连取两次,则在第一次取到正品的条件下,第二次也取到正品的概率是 ( )
A. B.
C. D.
(2)箱子中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3个红球和2个白球,从中随机抽出2个球,则在已知抽到红球的条件下,抽到的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 .
[素养小结]
利用缩小样本空间法计算条件概率的方法:
将原来的样本空间Ω缩小为样本空间A,原来的事件B缩小为AB,A中仅包含有限个样本点,每个样本点发生的概率相等,从而可以在缩小的样本空间上利用古典概型公式计算条件概率,即P(B|A)=,这里n(A)和n(AB)的计数是基于缩小的样本空间范围的.
◆ 探究点三 概率的乘法公式的应用
例4 (1)某项射击游戏规定:选手先后对两个目标进行射击,只有两个目标都射中才能过关.某选手射中第一个目标的概率为0.8,继续射击,射中第二个目标的概率为0.5,则这个选手过关的概率为 .
(2)今有3箱产品,其中甲厂生产的有2箱,乙厂生产的有1箱.已知甲厂生产的每箱产品中装有98件合格品,2件不合格品;乙厂生产的每箱产品中装有90件合格品,10件不合格品.现从3箱产品中任取1箱,再从这1箱产品中任取1件,则这件产品是甲厂生产的合格品的概率是 ( )
A. B. C. D.
变式 已知A类产品共2件,记为A1,A2,B类产品共3件,记为B1,B2,B3,混放在一起.现需要通过检测将其区分开来,每次随机检测1件产品,检测后不放回,直到检测出2件A类产品或者检测出3件B类产品时,检测结束,则第一次检测出B类产品,第二次检测出A类产品的概率为 .
[素养小结]
公式P(B|A)=可变形为P(AB)=P(B|A)·P(A),即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值就可以求得第三个值.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7.1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
7.1.1 条件概率
第1课时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一、选择题
1.下面问题是求条件概率的是 ( )
A.甲、乙二人投篮的命中率分别为0.6,0.7,求甲、乙二人各投篮一次都命中的概率
B.甲、乙二人投篮的命中率分别为0.6,0.7,求在甲投篮一次命中的条件下乙投篮一次命中的概率
C.有10件产品,其中3件是次品,随机抽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求恰好抽到1件次品的概率
D.小明上学途中要过四个路口,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求小明在一次上学途中遇到红灯的概率
2.已知P(B|A)=,P(AB)=,则P(A)等于 ( )
A. B. C. D.
3.将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各掷一次,设A=“两个点数互不相同”,B=“两个点数都为奇数”,则P(B|A)= ( )
A. B. C. D.
4.某人忘记了一个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只好去试拨,则他第一次失败、第二次成功的概率是 ( )
A. B. C. D.
5.已知箱中装有6瓶消毒液,其中4瓶合格品,2瓶不合格品,现从箱中每次取1瓶消毒液,每瓶消毒液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不放回地抽取两次,若A=“第一次取到不合格品”,B=“第二次取到不合格品”,则P(B|A)= ( )
A. B. C. D.
6.某项目工作需要2名服务人员,某集团迅速从人事部选取5人,市场部选取10人组成服务队,为了进一步开展工作,现选取2人作为队长,则2位队长来自同一部门的前提下,2位队长来自市场部的概率为 ( )
A. B. C. D.
7.目前,国际上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人体的胖瘦程度.某公司对员工的BMI值调查结果显示,男员工中肥胖者的占比为,女员工中肥胖者的占比为,已知该公司男、女员工的人数之比为2∶1,从该公司中任选一名员工,若选中的员工为肥胖者,则该员工为男性的概率为 ( )
A. B. C. D.
8.(多选题)已知A,B是两个随机事件,0
A.若A,B相互独立,则P(B|A)=P(B)
B.若事件A B,则P(B|A)=1
C.若A,B是对立事件,则P(B|A)=1
D.若A,B是互斥事件,则P(B|A)=0
9.(多选题)[2024·东北师大附中高二期末] 盒子中有12个乒乓球,其中8个是白球,4个是黄球,白球中有6个正品、2个次品,黄球中有3个正品、1个次品.依次不放回地随机取出2个球,记事件Ai=“第i次取球,取到白球”,事件Bi=“第i次取球,取到正品”,i=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P(A1|B1)= B.P(B2)=
C.P(A2B1)= D.P(B2|A1)=
二、填空题
10.[2024·上海位育中学高二期中] 某地区气象台统计,该地区下雨的概率是,在下雨天里,刮风的概率是,则既刮风又下雨的概率是 .
11.已知P(A)=0.5,P(B)=0.6,且P(B|A)=0.8,则P(A∪B)= .
12.抛掷红、蓝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事件A=“蓝色骰子的点数为4或6”,事件B=“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大于8”,则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为 ,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
三、解答题
13.某校高三(一)班有40名学生,其中共青团员15人,全班分成4个小组,第一小组有学生10人,其中共青团员4人.从该班任选一人为学生代表.
(1)求选到的人是共青团员的概率;
(2)求选到的人既是共青团员又是第一小组学生的概率;
(3)已知选到的是共青团员,求他是第一小组学生的概率.
14.某次抽奖活动中,在甲、乙两人先后进行抽奖前还有50张奖券,其中共有5张写有“中奖”字样.假设抽完的奖券不放回,甲抽完之后乙再抽,求:
(1)甲中奖而且乙也中奖的概率;
(2)甲没中奖而乙中奖的概率.
15.六氟化硫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不燃的稳定气体,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已知六氟化硫分子结构呈正八面体(每个面都是正三角形),如图所示,任取正八面体的两条棱,在第一条棱取自四边形ABCD的一条边的条件下,再取第二条棱,则取出的两条棱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概率为 (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