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小节复习题
【题型1 判断直线与圆的的位置关系】
1.若的半径为5,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为2.5,则这条直线是( )
A. B. C. D.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图记录的日出美景中,太阳与海天边隙线可看成圆与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
3.在中,,,,以为圆心,为半径作,则和的位置关系是 .
4.如图,在中,,以A为圆心作一个半径为3的圆,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点B在内 B.直线与相离
C.点C在上 D.直线与相切
【题型2 已知直线与圆的的位置关系求半径的取值范围】
1.在中,,,,若以点为圆心,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的范围是 .
2.已知和直线相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的半径可能为( )
A. B. C. D.
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AD=2,AB=4,BC=6,点O是边BC上一点,以O为圆心,OC为半径的⊙O,与边AD只有一个公共点,则OC的取值范围是( )
A.4<OC≤ B.4≤OC≤ C.4<OC D.4≤OC
4.如图,已知,点O在上,且,以点O为圆心,r为半径画.若与射线有1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 .
【题型3 已知直线与圆的的位置关系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如图,已知⊙O是以数轴的原点O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AOB=45°,点P在数轴上运动.若过点P与OA平行的直线与⊙O有公共点,设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0≤x≤3 B.x>3 C.﹣3≤x≤3 D.﹣3≤x≤3,且x≠0
2.圆的半径为5,若直线与该圆相离,则圆心到该直线的距离可能是( )
A.2.5 B. C.5 D.6
3.如图,已知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P是以C (0,2)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一动点,连结PA、PB.则△PAB面积的最大值是 .
4.在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直线:,给出如下定义:若直线与某个圆相交,点的坐标为,若的半径为,直线关于的“圆截距”的最小值为,则的值为 .
【题型4 判断或补全条件使直线为切线的条件】
1.如图,是的直径,C是上一点,D是外一点,过点A作,垂足为E,连接.若使切于点C,添加的下列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A、B是⊙O上的两点,AC是过A点的一条直线,如果∠AOB=120°,那么当∠CAB的度数等于 度时,AC才能成为⊙O的切线.
3.在下图中,是的直径,要使得直线是的切线,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写一个条件即可)
4.如图,点C在以为直径的半圆上,,点D在线段上运动,点E与点D关于对称,于点D,并交的延长线于点F,当长度为 时,与半圆相切.
【题型5 连半径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
1.如图:等腰,以腰为直径作交底边于P,,垂足为E.求证:是的切线.
2.如图,内接于,是上一点,.是外一点,,,连接.
(1)若,,求的长;
(2)求证:是的切线.
3.如图,是的外接圆的直径,点D为上一点,过点D作于点D,交的延长线于点E,点F为线段上一点,且.求证:是的切线;
4.如图,为的直径,四边形是矩形,连接,延长交于E,连接.求证:为的切线.
【题型6 作垂直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
1.如图,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上一点,以O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的⊙O与CD相切于点M,
(1)求证:BC与⊙O相切;
(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O的半径.
2.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圆,过点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点.求证:是的切线
3.如图,在Rt△ABC中,∠B=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为AB上的一点,DE=DC,以D为圆心,DB长为半径作⊙D.
(1)求证:AC是⊙D的切线;
(2)求线段AC的长.
4.如图1,为等腰三角形,是底边的中点,腰与相切于点,底交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如图2,连接,交于点,点是弧的中点,若,,求的半径.
【题型7 切线性质的应用】
1.如图,与的边相切,切点为B. 将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使点落在上,边交线段于点C.若,则 °.
2.如图,的顶点,在上,圆心在边上,,与相切于点,连接.
(1)求的度数;
(2)求证:.
3.如图,在中,,经过点C且与相切于点B,交于点D,连接.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4.如图,已知,以为直径的与分别交于点D,E,与过E点的切线垂直,垂足为F.
(1)求证:平分;
(2)当时,求证:.
【题型8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
1.如图,是的切线,为切点,过点作交于点,连接,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在图1中作的平分线;
(2)在图2中作的切线(切点不与重合).
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且DC=AD.过点A作⊙O的切线,过点C作DA的平行线,两直线交于点F,FC的延长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FG与⊙O相切;
(2)连接EF,若AF=2,求EF的长.
3.已知:如图,过正方形的顶点,且与边相切于点.点是与的交点,连接,,,点是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且.
(1)求证:是的切线;
(2)如果正方形边长为,求的半径.
4.如图,已知是上一点,是直径,的平分线交于点,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
(1)求证:为的切线.
(2)若,
①若,则________.
②作关于直线对称的,连接,,当四边形是菱形时,求的长.
【题型9 求圆平移到与直线相切时圆心经过的距离】
1.如图,直线相交于点O,,半径为的的圆心在直线上,开始时,.如果以的速度向右运动,那么当的运动时间满足条件 时,与直线相交.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2的的圆心P的坐标为,将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 )
A.1 B.1或5 C.3 D.3或5
3.如图,中,,,,半径为的与,相切,当沿边平移至与相切时,则平移的距离为( )
A. B. C. D.
4.如图,在边长为6cm的菱形ABCD中,,半径为1cm的⊙P沿着射线AC以1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 则动点P运动时间 (单位:s)时,⊙P与菱形ABCD的边没有交点.
【题型10 求直线平移到与圆相切时运动的距离】
1.已知的半径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把直线向上平移 ,才能使与相切
2.如图,⊙O的半径为4 cm,直线l⊥OA,垂足为O,则直线l沿射线OA方向平移 cm时与⊙O相切.
3.如图,半径,直线,垂足为H,且l交于A,B两点,,将直线l沿所在直线向下平移,若l恰好与相切时,则平移的距离为( )
A. B. C. D.
4.如图,直线,与和分别相切于点和点.点和点分别是和上的动点,沿和平移.的半径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若与相切,则
C.若,则与相切 D.和的距离为
参考答案
【题型1 判断直线与圆的的位置关系】
1.B
【分析】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定方法,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的大小,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再结合图形进行判断.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圆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
当时,直线与圆相交,
这条直线与圆相交,结合图形可知是.
故选:B.
2.相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即可解答.
【详解】解:由题可知,太阳与海天边隙线可看成的圆和直线没有公共点,所以太阳和海天边隙线看成的直线位置关系是相离.
故答案为:相离.
3.相切
【分析】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园的位置关系,过C作于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和的半径比较即可.
【详解】解:过C作于D,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
∴C到的距离等于的半径长,
∴和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故答案为:相切.
4.D
【分析】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过A点作于H,如图,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则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然后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对A选项和B选项进行判断;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C选项和D选项进行判断.设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若直线l和相交;直线l和相切;直线l和相离.
【详解】解:过A点作于H,如图,
,
,
在中, ,
,
∴B点在外,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
,
∴C点在外,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
,
∴直线与相切,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题型2 已知直线与圆的的位置关系求半径的取值范围】
1.或
【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圆与斜边相切时, 点在圆内部、点在圆上或圆外时.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再根据圆与斜边的位置关系与公共点数量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讨论.其中,圆与斜边相切时的半径的长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
【详解】解:如图,在中,
根据勾股定理,,
分两种情况:
圆与斜边相切时,
连接圆心与切点,
根据切线的性质可知:,
,
,
即;
点在圆内部、点在圆上或圆外时,
此时,
即,
,
此时以点为圆心,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只有一个公共点;
故答案为:或.
2.D
【分析】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若,则直线与圆相交;若,则直线于圆相切;若,则直线与圆相离.
【详解】解: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和直线相交,
,
,
只有选项D符合条件,
故选:D.
3.B
【分析】作DE⊥BC于E,当⊙O与边AD相切时,圆心O与E重合,即OC=4;当OA=OC时,⊙O与AD交于点A,设OA=OC=x,则OB=6﹣x,在Rt△ABO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得出OC=;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作DE⊥BC于E,如图所示:
则DE=AB=4,BE=AD=2,
∴CE=4=DE,
当⊙O与边AD相切时,切点为D,圆心O与E重合,即OC=4;
当OA=OC时,⊙O与AD交于点A,
设OA=OC=x,则OB=6﹣x,
在Rt△ABO中,由勾股定理得:42+(6﹣x)2=x2,
解得:x=;
∴以O为圆心,OC为半径的⊙O,与边AD只有一个公共点,则OC的取值范围是4≤x≤;
故选B.
4.或
【分析】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关键是掌握若,则直线与圆相交;若,则直线于圆相切;若,则直线与圆相离.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与相切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②当和射线相交,但另一个交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圆的半径大于.
【详解】解:①如图,当与相切时,与射线有1个公共点,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即圆的半径是4;
②如图,当和射线相交,但另一个交点在的延长线上时,与射线有1个公共点,
点在内,
半径,
综上可知,与射线有1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或,
故答案为:或.
【题型3 已知直线与圆的的位置关系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D
【分析】首先作出圆的切线,求出直线与圆相切时的P的取值,再结合图象可得出P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半径为1的圆,∠AOB=45°,过点P且与OA平行的直线与⊙O有公共点,
∴当P′C与圆相切时,切点为C,
∴OC⊥P′C,
CO=3,∠P′OC=45°,
OP′=3,
∴过点P且与OA平行的直线与⊙O有公共点,即0<x≤3,
同理可得:
过点P且与OA平行的直线与⊙O有公共点,即﹣3≤x<0,
综上所述:﹣3≤x≤3,且x≠0.
故选D.
2.D
【分析】当直线与圆相离时,可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大于半径,于是有;
【详解】∵直线与圆相离,且圆的半径为5,
∴,
即
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符合.
故选:D.
3.
【分析】求出A、B的坐标,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求出点C到AB的距离,即可求出圆C上点到AB的最大距离,根据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详解】
解:∵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
∴A点的坐标为(4,0),B点的坐标为(0,-3),
即OA=4,OB=3,由勾股定理得:AB=5
过C作CM⊥AB于M,连接AC,
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即:,
∴,
∴圆C上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是:,
∴△PAB面积的最大值是;
故答案为.
4.
【分析】如图所示,设直线与交于,过点作于,连接,先证明当点与点重合时,最小,即此时最小,再由求出,可得,解得.
【详解】解:如图所示,设直线与交于,过点作于,连接,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当最小时,最大.
∵,
∴当点与点重合时,最大,
∵直线关于的“圆截距”的最小值为,即,
∴,
∴.
∵,
∴,
解得.
故答案为:.
【题型4 判断或补全条件使直线为切线的条件】
1.D
【分析】根据圆的切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逐项判定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A、∵,
∴,
当时,则,即,
∴切于点C,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则,
∵,
∴,
当时,则,即,
∴切于点C,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时,,
∵,
∴,
∴,即,
∴切于点C,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时,由得到,
∴是等腰三角形,无法确定,
∴不能得到切于点C,该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60
【分析】由已知可求得∠OAB的度数,因为OA⊥AC,AC才能成为⊙O的切线,从而可求得∠CAB的度数.
【详解】解:∵△AOB中,OA=OB,∠AOB=120°,
∴,
∵当OA⊥AC即∠OAC=90°时,AC才能成为⊙O的切线,
∴当∠CAB的度数等于60°,即OA⊥AC时,AC才能成为⊙O的切线.
故答案为:60.
3.∠ABT=∠ATB=45°(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切线的判定条件,只需要得到∠BAT=90°即可求解,因此只需要添加条件:∠ABT=∠ATB=45°即可.
【详解】解:添加条件:∠ABT=∠ATB=45°,
∵∠ABT=∠ATB=45°,
∴∠BAT=90°,
又∵AB是圆O的直径,
∴AT是圆O的切线,
故答案为:∠ABT=∠ATB=45°(答案不唯一).
4.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判定、轴对称的性质等知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连接,,先证明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可得,进而可得,然后再证,即可判断.
【详解】解:当时,与半圆相切.
连接,,
∵为直径,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点E与点D关于对称,
∴,
∴,
∴,
∵是半的半径,
∴与半相切,
∴当时,与半圆相切.
故答案为:.
【题型5 连半径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
1.证明:连接,
∵是的直径,
,
,
,
,
为的中位线,
,
,
,
是半径,
∴是的切线.
2.(1)解:,
,即,
又,,
,
,
;
(2)证明: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
是的直径,
,
,
∵,
∴,
由(1)知
∴,
,
又,
,
,
,
,
是的切线.
3.(1)证明:连接,
∵,
∴,
∵,
∴,
∵于点D,
∴,
∴,
∴,
∵,
∴,即,
∵是的半径,
∴是的切线.
4.证明:如图:连接交于点P,
∵四边形是矩形,
∴,,
∵,
∴,
∵在中,,
∴,
∵,
∴,
∴,
∴,
∵,
∴,
∴,
∵,
∴,
∴,
在和中,
,
∴,
∴,
∴,
又∵为的半径,
∴为的切线.
【题型6 作垂直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
1.解:(1)过作于
正方形ABCD,
是的切线,
为的半径,
BC与⊙O相切;
(2) 正方形ABCD,
设的半径为
2.证明:过点作,垂足为点,如图,
,
由作图知,是的切线,且,
,
是的角平分线,
,
是的切线
3.解:(1)过点D作DF⊥AC于F;
∵AB为⊙D的切线,
∴∠B=90°,
∴AB⊥BC
∵AD平分∠BAC,DF⊥AC,
∴BD=DF,
∴AC与圆D相切;
(2)在△BDE和△DCF中;
∵BD=DF,DE=DC,
∴Rt△BDE≌Rt△DCF(HL),
∴EB=FC.
∵AB=AF,
∴AB+EB=AF+FC,
即AB+EB=AC,
∴AC=5+3=8.
4.(1)证明:如图,连接,,过作于点.
∵,是底边的中点,
∴,
∵是的切线,
∴,
∴.
∴是的切线;
(2)解:如图2,连接,过作于点.
∵点是的中点,
∴,
∴
∴,
∴
在和中,
∴
∴
设的半径为
由勾股定理得:DK2+OK2=OD2
即,
解得:.
∴的半径为.
【题型7 切线性质的应用】
1.85
【分析】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连接,如图,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则判断为等边三角形得到,所以,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
【详解】解:∵与的边相切,
∴,
∴,
连接,如图,
∵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
∴,
∵,
∴为等边三角形,
∴,
∴,
∴.
故答案为:85.
2.(1)解:∵与相切与点,
∴,
∴,
∵,
∴;
(2)证明:∵,
∴,
∵,,
∴,
∴,
∴.
3.C
【分析】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边对等角.利用切线的性质求得,求得,利用等边对等角求得,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利用圆周角定理求得,再利用等边对等角和圆周角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连接,
∵是的切线,
∴即,
∵,
∴,
∵,
∴,
∴,
∵,
∴,
∵,
∴,
∴,
∵,
∴,
故选:C.
4.(1)证明:连接,
∵为的切线,
∴,
∴,
又∵,
∴,
∴,
∴,
∴,
又∵,
∴,
∴,
即平分;
(2)证明:连接,
∵,
∴,
∵,
∴
∴,
∴,
∴.
【题型8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
1.(1)解:如图所示,设与交于点,连接,
∵,
∴,
∵,
∴,
∴,
∴是的角平分线,
∴即为所求作作图;
(2)解:如图所示,延长交于点,连接,
∵,
∴,
∵,
∴,
∴,
在和中,
,
∴,
∴,
∵是的切线,为切点,
∴,
∴,且是半径,点是半径外端点,
∴是的切线,即是所求作图形.
2.(1)证明:连接OC,AC.
∵AB是⊙O的直径,CD⊥AB,
∴CE=DE,AD=AC.
∵DC=AD,
∴DC=AD=AC.
∴△ACD为等边三角形.
∴∠D=∠DCA=∠DAC=60°.
∴∠AOC=30°,
∵OA=OC,
∴∠ACO=∠OAC=30°.
∵FG∥DA,
∴∠ACF=∠DAC=60°.
∴∠OCF=90°.
∴OC⊥FG.
∵OC为半径,
∴FG与⊙O相切.
(2)解∶∵AD∥FG,
∴∠AGF=∠DAE=30°.
∵AF为⊙O的切线,
∴∠FAG=90°,
∴FG=2AF=4,
∴.
在△ADE和△GCE中,
∵∠AGF=∠DAE=30°.∠CEG=∠AED,DE=CE,
∴△ADE≌△GCE.
∴AE=GE=.
∴.
3.(1)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
∴,
∴是的直径,
∵,,
∴,
∴,即
∴是的切线.
(2)解:如图所示,连接,
∵与相切于点,即是的切线,
∴,且(圆的半径相等),
过作于,则四边形是矩形,,
∴,
∵,即分别是的中点,
∴,
设,
∴,
在中,
∵,
∴,
∴.
4.(1)证明:∵是的切线,
∴,
∴,
∵是的平分线,
∴,
又∵,,
∴,
又∵,,
∴,
∴,
又∵是上一点,
∴为的切线;
(2)解:①∵,
∴,
∴,
∴,
又∵,
∴,
∴,
∴,
故答案为:;
②如图所示:
∵四边形是菱形,
∴,,
∵,,
∴,
∴.
【题型9 求圆平移到与直线相切时圆心经过的距离】
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当点P在射线OA和点P在射线OB两种情况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求得当位于点O的左边与CD相切时t的值和位于点O的右边与CD相切时t的值,两值之间即为相交.
【详解】解:当点P在射线时,与相切,如图,过P作于E,
∴,
∵,
∴,
∴的圆心在直线上向右移动了后与相切,
∴移动所用的时间(秒);
当点P在射线时,与相切,如图,过P作与F,
∴,
∵,
∴,
∴的圆心在直线上向右移动了后与相切,
∴移动所用的时间(秒).
∴当的运动时间满足条件时,与直线相交.
故答案为:.
2.B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关键是掌握当圆与直线相切时,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分两种情况讨论:位于轴左侧和位于轴右侧,根据平移的性质和圆的切线的性质分别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的圆心P的坐标为,
,
的半径为2,
,
,,
当位于轴左侧且与轴相切时,平移的距离为1,
当位于轴右侧且与轴相切时,平移的距离为5,
平移的距离为或,
故选:B.
3.B
【分析】连接OA,OB,OC,设此时点O到AC的距离为h,根据S△ABC=S△AOC+S△BOC+S△AOB,求出
S△AOC,即可求出h,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当与AB,BC相切时,如图,连结OA,OB,OC,
设此时点O到AC的距离为h,
∵AC=6,BC=8,∠ACB=90°,
∴AB==10,
∴S△ABC=S△AOC+S△BOC+S△AOB,
∴AC·BC=S△AOC+(AB+BC)×1,
∴×6×8=S△AOC+×(8+10)×1,
∴S△AOC=24-9=15=AC·h=×6×h,
∴h=5,
∴的平移距离为5-1=4,
故选:B.
4.或.
【分析】作出⊙P运动过程中恰好与菱形有交点时的图形,求出P1,P2,P3与P点的距离,可得出运动时间,从而得出无交点时的时间范围.
【详解】如图所示,⊙P运动过程中恰好与与菱形有交点时有三个位置:P1,P2,P3,
连接BD,与AC交于点H,
∵四边形ABCD为菱形,∠BAD=60°
∴BD⊥AC,AH=HC,∠DAC=30°
在Rt△ADH中,AD=6cm
∴cm
∴AC=2AH=cm
①当P运动到P1时,圆与AD相切与点E,连接P1E,
∴P1E⊥AD
在Rt△AP1E中,P1E=PA=1cm,∠P1AE=30°
∴P1A=2 P1E=2cm,
∴P1P= P1A+PA=3cm
∴P运动到P1位置时,时间t1=
②当P运动到P2时,圆与CD相切与点F,连接P2F,
∴P2F⊥CD
同①可得P2C=2cm,
此时P2A=AC-P2C=cm,P2P=P2A+PA=cm
∴P运动到P2位置时,时间t2=
③当P运动到P3时,点C在圆上且圆心在点C的右侧,
此时P3P=P3C+AC+PA=1++1=cm
∴P运动到P3位置时,时间t3=
由图可知,当圆P运动到P1P2之间(不含P1、P2),或者运动到P3右侧时,与菱形的边无交点,
∴动点P运动时间或
故答案为:或.
【题型10 求直线平移到与圆相切时运动的距离】
1.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解:观察图形:∵的半径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把直线向上平移或才能使与相切,
故答案为:或.
2.4
【分析】直线l与 ⊙O相切时,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因而直线l沿射线OA方向平移4cm时与 ⊙O相切.
【详解】∵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直线l与⊙O相切,
∴直线l沿射线OA方向平移4cm时与⊙O相切.
故答案为4.
3.B
【分析】连接,由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得,当点H平移到点C时,直线与圆相切,求得.
【详解】解:连接,
∵,
∴,
∴,
∵将直线l沿所在直线向下平移,若l恰好与相切时,
∴,
即直线在原有位置向下移动后与圆相切.
故选:B.
4.B
【分析】根据直线与圆的相关知识,逐一判断.
【详解】解:A、平移使点与重合,,,解直角三角形得,正确;
B、当与圆相切时,,在左侧以及,在,右侧时,或,错误;
C、若,连接并延长交于点,则,故,,故上的高为,即到的距离等于半径.正确;
D、,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线段的长,即直径,正确.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