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导言
在孙中山的家乡,一位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的老人经常讲述洪秀全等人的故事。童年孙中山是最忠实的听众,他在心里早早埋下革命的种子,甚至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后来组建中国同盟会,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又是怎样开始从事革命活动的?
童年孙中山听太平天国故事雕塑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统编版新教材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中国同盟会是如何建立的,之后又做了什么?
1894年成立兴中会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领导武装起义
孙中山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
孙中山成为公认的领袖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一)孙中山早年思想的变化
阅读课本和下列材料,归纳孙中山早年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一: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召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早年孙中山在行医实践中得出
材料二: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 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求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为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转变一:“医人”→“医国”
转变二:“改革”→“革命”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二)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阅读课本,补充兴中会成立的内容。
发起人
时间
地点
宗旨
口号
地位
兴中会
1894年11月
美国檀香山
孙中山
振兴中华
驱除鞑虏(清朝统治者),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三)广州起义
1895年,孙中山和陆皓东等人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
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一)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基础
对于孙中山领导的起义,民众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转变?
“当初次之失败也(指1895年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
“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
①群众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一)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基础
下列人物的著作主要宣传什么思想?说明什么?
②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
《革命军》
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一)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基础
③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④领导基础:
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材料研读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阅读课本,完成中国同盟会的概况。
时间地点
政治纲领
领导
机关报
性质
意义
1905年,日本东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为总理
《民报》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三)三民主义
阅读课本相关史事,思考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有什么关系?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
实现土地国有
解决贫富不均问题
政治前提
核心
补充和发展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四)三民主义的意义
阅读材料和课本,回答三民主义的意义。
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五)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生主义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影响
萍浏醴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黄花岗起义 (广州起义)
1906
萍乡
浏阳
醴陵
刘道一
蔡绍南
失败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声望由此大振
1907
安庆
绍兴
徐锡麟
秋 瑾
1911
广州
黄 兴
这次起义虽遭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失败
失败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阅读下列材料,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22岁就义
......
35岁就义
32岁就义
24岁就义
平均年龄29岁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勇于为理想献身……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