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乾安七中人教版必修一高一物理第二章末检测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乾安七中人教版必修一高一物理第二章末检测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5 09:2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乾安七中人教版必修一高一物理第二章末检测B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4t-1.5t2(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1.5
s
B.8
s
C.16
s
D.24
s
3.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运动,那么,在这连续的3个1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3∶5
B.5∶3∶1
C.1∶2∶3
D.3∶2∶1
4.
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起动时的加速度(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长为4.5m,则其加速度约为(  )
A.1m/s2
B.2
m/s2
C.3m/s2
D.4
m/s2
5.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图象如图所示,则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
C.质点在l
s末速度为1.5m/s
D.质点在第l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6.
唐代诗人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以三尺为一米,可估算出水落到地面的速度为(  )
A.100m/s
B.140
m/s
C.200m/s
D.1
000
m/s
7.
某中学身高1.7m,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越式,身体横着越过2.10m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

A、9m/s
B、7m/s
C、5m/s
D、3m/s
8.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
A.0~t1,=
B.t1~t2,=
C.t1~t2,>
D.t1~t2,<
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O~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11.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0~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刚好相等
D.0~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12.
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vc=m/s
B.vb=3m/s
C.ce=9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13
如图所示的(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是高中物理常用的力学实验装置,现用该装置完成测定木块运动加速度21世纪教育网
(1)下例实验照片中是否有实验错误、不合理或不必要之处?若存在问题,请指明问题所在。
 
 照片A(电键一侧连蓄电池)
照片B 木块释放位置
(2)如图2所示为从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认为最能反映木块匀变速运动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得
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下列哪些措施能有助于减小实验的误差(   )
A.选用输出电压稳定性更佳的稳恒电源    
B.选用输出电压变化周期更稳定的交流电源
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线与长木板平行
D.实验中满足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
E.
实验前先平衡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14.
在暗室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
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
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________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5.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4所示,测得xAB=15cm,xBC=20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CD段的位移x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16.
在一次大气科考活动中,探空气球以8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某时刻从气球上脱落一个物体,经16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距离地面的高度。(g取10m/s2)
17.
跳伞运动员从300m高空无初速度跳伞下落,他自由下落4s后打开降落伞,以恒定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0m/s,g=10m/s2。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
(2)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加速度;
(3)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18.
现有一辆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后以最大行驶速度25
m/s匀速行驶,追赶前方以15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卡车.已知摩托车开始运动时与卡车的距离为200
m,则:
(1)追上卡车前二者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能追上卡车?章末检测B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AD
BD
AC
CD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13.(1)照片A:实验有错误之处,选用蓄电池作为电源。 
照片B:实验有不合理之处,木块起始点离打点计时器过远。     
(2)
(3)B
C  
14.
(1)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2)9.72;2.28;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空气阻力或水滴滴落的频率变化。
【解析】(1)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则每滴下来的一滴水,频闪仪都在相同的位置记录,故可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2)s67=19.36-13.43=5.93cm,s78=26.39-19.36=7.03cm,s89=34.48-26.39=8.09cm,s90=43.67-34.
48=9.19cm,由逐差法可得:.
第8滴水的速度为: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空气阻力或水滴滴落的频率变化。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5.解析 释放后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相邻两小球的时间间隔均为0.1
s,可以认为A、B、C、D各点是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由a=知,小球的加速度为:
a==
cm/s2=500
cm/s2=5
m/s2.
(2)B球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
vB==
cm/s=1.75
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恒定
即xCD-xBC=xBC-xAB
所以xCD=2xBC-xAB=40
cm-15
cm=0.25
m.
(4)设A点小球的速度为vA
由于vB=vA+aT,则vA=vB-aT=1.75
m/s-5×0.1
m/s=1.25
m/s
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tA==
s=0.25
s
故在A球上面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2个.
16.解析: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定向下方向为正,则  
 根据,得
17.
解析: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1)运动员自由下落4s的位移为
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2)运动员自由下落4s末的速度为:
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加速度,根据,解得:
(3)打开降落伞,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间由得: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18.解析:(1)由题意得摩托车匀加速运动最长时间:t1==10
s
此过程的位移:x1==125
m<x0=200
m
所以摩托车在达到最大速度之前没有追上卡车.
在追上卡车前当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大,设从开始经过t2时间速度相等,最大间距为xm,则v=at2
解得t2==6
s
最大间距xm=(x0+vt2)-at=245
m
(2)设从开始经过t时间摩托车追上卡车,则有
+vm(t-t1)=x0+vt
解得t=32.5
s.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