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全章习题课件(共5份打包)2025-2026学年 沪粤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全章习题课件(共5份打包)2025-2026学年 沪粤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2 16:33:48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基础 必备知识分点练
中档 学科思维综合练
素养 拓展延伸提升练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1.(2024·柳州柳江区期中)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C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D.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2025·南宁三中模拟)如图所示,演奏
者拨动古筝琴弦发出婉转悠扬的琴声.琴声
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
C
A.手指 B.空气 C.琴弦 D.耳朵
第3题图
3.(教材素材题)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
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观察到__________,这说
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纸屑在实验中所
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科学研究
方法叫做__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
换法”或“类比法”).
纸屑跳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
转换法
4.(教材素材题)如图为出土于河南省的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
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贾湖骨笛”.吹奏时________振动发声.
空气柱
第4题图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5.(教材实验素材)(2024·贺州期中改编)如图
所示,观察“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回答问题: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没接抽气
机时我们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铃声.

(2)用抽气机慢慢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
到的闹铃声的响度将______.
变小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
全抽出(成为真空),我们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闹铃声.但实验时仍能听到微弱的闹铃声,是因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拔掉抽气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
中,我们将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铃声.
不能
空气不能抽干
净(或无法形成完全真空)

(4)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此实验所用的研究
方法是____________.
真空
科学推理法
6.古人常言“隔墙有耳”,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在水中的鱼能被它
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_____也能传声.我们在教室听老师讲
课,老师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均选填“固体”
“液体”或“气体”)
固体
液体
气体
知识点3 声音传播的快慢
7.(桂林中考)声音在一些介质
中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声音在
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 )
A
A.空气 B.水 C.尼龙 D.冰
8.声音在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 ,小明对着山崖喊
一声,后听到回声,则他与山崖间的距离是_______ .
340
1 020
知识点4 人怎样听见声音
9.外界的声音到达人的耳廓,顺着外耳道传至______,引起
_______的振动,这个振动通过________传到耳蜗,再通过_____
___ 将信息传入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
鼓膜
鼓膜
听小骨
听神经
10.当别人嚼脆饼干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
饼干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_____
传播的,后者的声音是靠____传播的,这说明______的传声能
力较强.
空气

固体
11.(多选)(2024·南宁期末)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响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
A.歌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歌声只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C.歌声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D.歌声总是以 的速度向外传播
12.(多选)(2025·畅行原创)广西河池市东兰县被誉为“世界
铜鼓之乡”,用力敲击鼓面,铜鼓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鼓“余
音未止”,用手按住鼓面,鼓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A.“余音未止”是回声现象
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鼓面仍在振动
C.手感到“麻”与鼓面振动无关
D.鼓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产生
13.(安徽中考)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
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来;
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13题图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14.(教材素材题)如图为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敲
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______而产生的,钟声是通过
_______传入人耳的,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传播速度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振动
空气
相同
第14题图
15.小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
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莉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
乒乓球的跳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实
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
法叫做________.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转换法
(3)(教材素材题)若在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图
乙所示装置,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
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
(4)若将图乙所示装置由航天员带到太空进行实验,请你预测
当敲击右侧的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______(选填“弹开”或“不
动”),这进一步说明了______________.
不动
真空不能传声(共28张PPT)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章末总结与复习
思维导图
知识对比
教材图片解读
核心素养落地
中考真题演练
1.乐音三要素的区别
项目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影响因素 频率 物体的振幅,声音 的传播距离和分散 程度 发声体本身,如材
料、发声方式等
项目 音调 响度 音色
描述 尖细或低沉 响亮或微弱
改变方法 改变发声体 的松紧、长 短、粗细等 改变用力的大 小 改变发声体的材
料、振动方式等
续表
2.超声波与次声波#2
概念 超声波 次声波
定义
共同点 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频率不在人耳听觉的频率范 围内 20 000
20
概念 超声波 次声波
传递信息 声呐、倒车雷达、B超、 金属探伤等 监测地震、台风等自然灾
害,监测核爆发生的方位
和强度等
传递能量 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碎 石等 次声波使机器设备破裂
续表
命题点1 声音的特性
1.如图所示的“苍峡雷鸣”,是莱芜八大景之一,
每逢雨季,大雨倾盆,瀑流直泻.那飞泻的瀑布声,
若龙声虎啸,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这里的“若龙
音色
响度
声虎啸”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______;“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
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命题点2 噪声的控制
2.如图所示是柳州市区某公园使用的噪声监测仪.噪声监测仪监测
的是噪声的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该设备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老师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
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响度
不能
声源处
命题点3 超声波及其应用
3.(课后习题改编)如图所示是汽车倒车示意图,倒车雷达是利
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已知声波在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 ,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
后,接收到回声,则障碍物距离汽车为____ .
超声波
340
1.7
落地点1 构建基本物理模型
1.(安徽中考)如图所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
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
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
B
A. B. C. D.
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 .已知感应器距测
高台的高度为,空气中的声速取 ,则该同学的身高
为( )
落地点2 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物理观念
2.(2024·贵港期中)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
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在水中传播
B.“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C.多个“鱼洗”同时发声能加快声音的传播速度
D.停止搓把手后,短时间“鱼洗”仍能发出嗡嗡
声,说明“鱼洗”发声不需要振动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024·柳州校级期末)如图是一款骨传导学习耳
机,佩戴时通过颅骨振动传递声音,在教室自习时
既能听到耳机播放的英语听力,也能听到同桌翻书
B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的沙沙声和老师走动的脚步声.这两种声音的传播介质分别是
( )
第2题图
2.(2024·玉林期中)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
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以听到闹钟
的声音__________(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由此可以猜想:真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
声.
由大变小
不能
第3题图
3.(2024·常州)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
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
叭的纸盆由于______产生声音,声音通过______
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振动
空气
能量
4.(金昌中考)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
物体______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
(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振动
转换法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5.(2024·无锡)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
字符号表示声音的( )
A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6.(2025·畅行原创)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若用更大的力量撞钟,钟声的______会变大;
当客船逐渐靠近寺庙的过程中,钟声的响度会______,这说明响
度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响度
变大
距离声源的远近
7.(2024·南通改编)南通板鹞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上面缀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如图.风筝升
空后哨口发出低、中、高音,其中的“低、中、高”指
的是声音的______(填声音的特征).
音调
8.(凉山州中考)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该音箱主
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
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是指声音的______要适中,以免影响听力.
(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音色
响度
9.(徐州中考)制作一组长度不同的 管,用胶板拍击管口就
能演奏简单的音乐. 管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______产生的.拍击
不同长度的 管,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由于和其他乐器的材
料、结构不同, 管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振动
音调
音色
考点3 噪声的防治
10.(2024·广西)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各地纷纷“禁噪”.“禁噪”是( )
A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使噪声变成乐音
C.阻断噪声的传播 D.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1.(深圳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B.响铃声音太大音调高
C.校内广播属于声音传播信息
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
考点4 声现象综合
12.(2024·德州)如图所示,汽车领域广泛
利用 (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实现“人与车”
全场景自然交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语音助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减小声音音量实质是降低音调
C.人们能分辨出车载音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是声音的音色
D.根据用户语音指令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第13题图
13.(2024·自贡)2024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
节联欢晚会上,演员们用中国大鼓、排鼓等乐
器打响开场表演《鼓舞龙腾》,铿锵有力的鼓
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新年即将到来的喜悦气
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现场的听众听到的鼓声是噪音
B.现场的听众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演奏时敲击不同位置的鼓面,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D.敲击鼓面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14.(多选)(乐山中考改编)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
《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
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BD
第14题图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色
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洞箫传播的
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
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15.(苏州中考)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
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
声,这属于______(选填“乐音”或“噪音”).
音色
噪音
第16题图
16.(2025·畅行原创)如图所示,新能源汽车
自动泊车系统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
“次声波”)来探测车辆周围的环境,利用了回声
定位的原理,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该声波
超声波
信息
3.4
在空气中的平均传播速度为,本次测量,传感器 后
接收到回波,则障碍物距离车辆大约为____ .
17.(辽宁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是国产大飞机 首次执飞的画
面.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______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
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机场周围观看的人
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______传播过来的.
振动
人耳处
空气
第17题图(共19张PPT)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基础 必备知识分点练
中档 学科思维综合练
知识点1 声音与音乐、建筑
第1题图
1.(教材素材题)如图所示,驰名中外的北京天
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
美妙的声音现象,这是我国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______原理制造的音响效果.
反射
2.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
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
A.减弱声音的反射 B.增强声音的响度
C.提高声音的音调 D.为了美观、好看
知识点2 超声与次声
3.2024年1月4日22时29分在广西北海市银海区海域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地震来临前,许多动物都有异常反应,其原因主
要是( )
D
A.这些动物反应灵敏
B.这些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振动
C.这些动物能听到超声
D.这些动物能听到次声
3.1.地震产生的声波人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其频率低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第4题图
4.蝙蝠能够发出人耳听不到的____声,从而准确
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如图),蝙
蝠采用的方法叫做______定位.科学家利用这一
原理发明了______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
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回声
声呐
5.(2024·玉林期中)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眼
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______.
超声波
能量
知识点3 乐音和噪声
6.(2024·南宁月考)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
C
A.阅览室内读者絮絮细语声 B.熟睡时传来激昂的钢琴声
C.舞台上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D.考试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7.(绵阳中考)如图甲、乙所示的两幅声音波形,可能是钢琴声
音波形或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波形.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B
A.甲是噪声波形,乙是钢琴声音波形
B.甲是钢琴声音波形,乙是噪声波形
C.甲、乙都是钢琴声音波形
D.甲、乙都是噪声波形
知识点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8.关于噪声的危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噪声会对听力产生损伤
B.噪声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C.噪声会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
D.因为仪器设备都有相关的防护措施,所以噪声不会对仪器设备
产生影响
9.(2024·南宁校级月考)噪声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实际生活中
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来控制噪声,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的是( )
B
A.工厂里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B.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研制新材料、新技术,使物体发出的噪声减弱
第10题图
10.(跨学科·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在医院走廊里
经常能看到醒目的“静”字,提醒人们不要大声说话,
以免影响病人休息,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病
房门窗都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这是在__________
___减弱噪声;有的病人休息时喜欢戴上耳罩,这
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11.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
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则会接收到反射信号
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
碍物.关于对导盲杖发出的超声波与提示音进行比较,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
D.只有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才会反射

12.(多选)(随州中考改编)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甲
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 .图乙是钢琴调
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 024、
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
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 的音属于超声波
D.的音和 的音比较,
的声音音调更低


第13题图
13.(跨学科·社会发展)(娄底中考)随着人工智能
的发展,机器人送餐成为时尚.如图所示,机器人可
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通过体内的雷达发射_______,
然后接收障碍物的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客
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
______.
超声波
信息
第14题图
14.(2024·南宁青秀区期中)如图所示,这款
“飞碟无人机”被誉为火焰之声,在无人机底部装
有一套声波设备,利用发出频率为至
之间的声波灭火,该声波属于__________
可听声波
能量
(选填“超声波”“可听声波”或“次声波”);灭火的原理是声音能
传递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共20张PPT)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3 响度与音色
基础 必备知识分点练
中档 学科思维综合练
素养 拓展延伸提升练
知识点1 声音的强弱——响度
1.(教材实验素材)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响度
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
响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声音的响
不同

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____(选填“大”或“小”).
(2)实验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显示______
(选填“乒乓球”或“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
法称为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音叉
转换法
(3)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______(选填“有关”或“无
关”),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
有关

2.(2025·柳州二模)如图所示是我市北
部县份群众进行“芦笙比响庆新年”传统
民俗活动.这里的“响”指的是芦笙声的
( )
C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声速
3.(2025·畅行原创)邕剧是广西地方传统戏
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图所示,
当表演者在舞台上表演邕剧时,观众坐得越靠
近舞台,听到声音的______(填声音的特征)
响度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4.当我们在呼喊远处的同学时,若把书卷成筒状对着喊,效果往
往更好,这样可以减少声音的______,达到增大声音______
(填声音的特征)的目的.
分散
响度
越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用波形比较振幅
5.在空气均匀且温度相同的室内,
小明吹响长笛的一个音,并用
、 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
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
得出如图所示的波形图,可以得出结论:监测器___(选填“ ”或
“ ”)离小明更近.
知识点3 声音的品质——音色
6.(广西中考)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
主要根据声音的( )
A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7.(2025·南宁青秀区一模)“声纹锁”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
并自动解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8.某学校为了普及法律知识,举行了法律知识辩论赛,让学生在
教室里观看比赛,学生边看边讨论.一名同学说:“我认为我们班
参加比赛的小陈同学,不但声音大而且音质好.”音质好是指声音
的______(填声音的特征).
音色
知识点4 管乐器和弦乐器
9.(跨学科·社会发展)如图所示是航天员在空间站
用古筝弹奏《茉莉花》的情景,人们能区分古筝和
葫芦丝的声音是根据______分辨出的.用大小不同的
力弹同一个琴弦,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均填声音的特征)
音色
响度
10.(课后习题改编)据我国古代书籍《天工开物》记载:“凡钟
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十里,小者亦及里之余.”其描述
的是声音的( )
A
A.响度 B.频率 C.音调 D.音色
11.(教材课后习题)“高音嘹亮”“低音浑厚”和“高声呼叫”“低声
细语”,这两组词语中的“高”和“低”的物理含义( )
B
A.相同
B.不同,前者指音调,后者指响度
C.不同,前者指响度,后者指音调
D.不同,前者指音色,后者指响度
12.在游览景区时,导游常用扩音器讲解名胜古迹.使用扩音器的
主要目的是( )
B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提高声音的音调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1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听诊器( )
C
A.能使振动的幅度增加,使响度变大
B.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
D.能缩短医生与病人的距离,使音色发生改变
14.(2024·南宁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几种声波的波形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甲乙的音调、响度、音色都相同
B.甲丙的音调、音色相同,响度不同
C.乙丁的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D.甲丁的音调、音色相同,响度不同
15.(传统文化)(益阳中考)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
的文化.在距今4 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笛和大鼓.关
于笛声和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笛声和鼓声的音色相同
B.笛声的响度一定比鼓声的小
C.尖细的笛声比低沉的鼓声音调高
D.响亮的鼓声比轻细的笛声传得远,是因为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
速度大
16.(跨学科·社会发展)(连云港中考) 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
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
操作.当对 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
音的______,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______.
响度
变大
17.(2024·柳州期末)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
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气——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
变了声音的______.当用力吹笛时,主要改变笛子发出声音的
______.
音调
响度
18.(教材课后习题)我国古代将锅称为“釜”.据《天工开物》记
载:“凡釜既成后,试法以轻杖敲之,响声如木者佳,声有差响则
铁质未熟之故,他日易为损坏.”古人通过声音的______来判断“釜”
的质量好坏.
音色
19.(教材素材题)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如图,
编钟按从小到大挂在架子上,现

频率
7
用不同的力度敲击1号和7号编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
所示,则1号编钟的波形为____(选填“甲”或“乙”),这是根据
波形的_______(选填“频率”或 “振幅”)来判断的,从图中可以
看出发出较大声音的是___(选填“1”或“7”)号编钟.(共18张PPT)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2 音 调
基础 必备知识分点练
中档 学科思维综合练
素养 拓展延伸提升练
知识点1 声音的高低——音调
第1题图
1.(教材素材题)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
桌面上,让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用大小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
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
相同



度越短,钢尺振动越____,振动频率越____,发声的音调越____.
2.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 ”字样,
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
B
A.甲音调高 B.乙音调高
C.甲、乙音调相同 D.乙声速小
第3题图
3.(安徽中考)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
琴图》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
弦长度的情景.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改
变乐音的______(填声音的特征).
音调
4.中国古乐中的“宫、商、角、徵、羽”5个音阶亦称“五音”,相当
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 ,“五音”实际上是指声
音的______;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
最高的是___.
音调
7
知识点2 用波形比较频率
5.(2024·桂林一中期中改编)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
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其中发声体
____的振动频率最高.某声源1分钟振动600次,其频率为____ .
甲、乙

10
知识点3 弦乐器的音调
6.弦乐器音调的高低与弦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在弦的
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短音调越____;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
时,弦越紧音调越____;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
越____.
长短
松紧
粗细



第7题图
7.(教材素材题)如图所示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
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
盒的两端各放一根木条,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
皮筋,橡皮筋就会______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
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
振动______不同,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也不同.
振动
频率
音调
知识点4 管乐器的音调
8.音乐爱好者用力吹一根细管,我们能听到声音.当他把细管不断
剪短时,细管发出声音的音调( )
B
A.变低 B.变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第9题图
9.(2024·南宁四十七中开学改编)如图所示,向热水
瓶中灌水时,有经验的人会根据灌水时发出的声音来判
断水是否即将灌满.人们之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是
因为随着瓶内水增多,听到声音的______(填声音的特
征)逐渐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音调
升高
10.(2024·包头)如图,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
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
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C.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
D.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
11.(多选)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 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
C.人能听到响度足够大的频率为 的声音
D.人听觉频率范围比蝙蝠听觉频率范围要小


12.(2025·柳州一模改编)拉二胡时,演员的手指在琴弦上上
下移动,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_(填声音的特征).
音调
13.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先后
在甲、乙两把疏密不同的塑料梳
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

频率
听到的声音不同,在____(选填“甲”或“乙”)梳子上发出的声音
的音调高,可以验证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______有关.
第14题图
14.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
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
______产生,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增加试管内
的水量,会使发出声音的音调变____
(选填“高”或“低”).
振动
空气

第15题图
15.(核心素养·模型建构)利用一根琴弦
和一些简单器材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单弦
琴”.拨动箭头处琴弦使琴弦______发出声
音,拨动箭头处琴弦的同时用镊子按压在不
同标记点,即可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若
振动
变高
使镊子从左向右移动,则音调逐渐______(选填“变低”“不变”或
“变高”).
16.(多选)(2024·南宁天桃实验期中改编)如图所示,八个
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BC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和水振动产生的
C.敲击 瓶时发声的音调最高
D.敲击 瓶时发声的音调最低
17.(烟台中考)如图所示,小红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
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
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哨声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上
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______.
空气柱
音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