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小结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 (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小结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 (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21:29:14

文档简介

单元小结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1.固体难压缩,说明固态物质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 )
2.“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 )
3.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于空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 × )
4.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 )
5.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 )
6.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7.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 )
8.一种溶剂最多溶解一种溶质。( × )
9.两种液体混合后充分振荡,一定得到溶液。( × )
10.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任何物质。( × )
1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
12.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
13.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 × )
14.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 )
15.有晶体析出的溶液,其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
16.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 √ )
17.25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a g晶体,再蒸发10 g水又析出b g晶体,a与b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 )
考点1 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现象 
1.(广西中考)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2.(广西百色中考)航天员饮用水属于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一次饮用125 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
C.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
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考点2 水的净化与组成 
3.(山东青岛中考)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③的作用是( C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4.(四川成都中考)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的现象如下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有气泡 体积为5.15 mL,木条燃得更旺 体积为10.38 mL,气体燃烧
A.通电前应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尽
B.两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不相同
C.正极气体为氧气,负极气体为氢气
D.结合气体密度可计算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考点3 溶液的组成与特征 
5.(广西百色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B )
A.植物油 B.白糖
C.沙子 D.玉米粉
6.(广西北部湾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固体可以作溶质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氢氧化钠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不是只有固体可以作溶质,液体、气体均可以作溶质,如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质,是液体,A错误。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B错误。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溶质的种类,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错误。氢氧化钠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正确。
考点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与转化 
7.(广西梧州岑溪市月考)四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同一种溶剂,向四只烧杯中加入某固体溶质,且加入的质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
     
(1)烧杯__AB__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烧杯__C__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烧杯__D__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均填字母)
(2)使上述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增加溶质__。
(3)若固体溶质是硝酸钾,对A、B两只烧杯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烧杯__B__(填字母)中的溶液先变成不饱和溶液。
(1)四只烧杯中加入的固体依次减少,由图可知,A、B烧杯中有未溶解的固体,一定为饱和溶液,C、D中固体全部溶解,但C中溶质比D多,则C可能为饱和溶液,D为不饱和溶液。(2)若想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3)由于B中加入固体比A少,则升高温度,烧杯B中的溶液先变为不饱和溶液。
考点5 溶液的配制 
8.(广西贵港中考)下列有关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考点6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9.(湖南株洲中考)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要把100 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14%的硫酸。请计算:
(1)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 g×98%=98 g
答: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98 g。
(2)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
稀释为5%时:100 g×98%=(100 g+x)×5%
x=1 860 g
稀释为14%时:100 g×98%=(100 g+x)×14%
x=600 g
则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600~1 860 g
答:则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600~1 860 g。
10.(广西南宁兴宁区期中)某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
任务一 认识水的净化
小组同学取了一瓶邕江的江水,按如图1所示的流程在实验室进行净化操作。
(1)请从“沉淀”“过滤”“蒸馏”“吸附”中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填空:图中方框A为__沉淀__。
任务二 探究水的电解
(2)小组同学按照图2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到玻璃管a产生气体体积为10 mL,则玻璃管b产生气体体积为__20__mL,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__水氢气+氧气(或H2OH2+O2)__。
任务三 再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以收集10 mL氧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温度/℃ 15 15 15 30 45
外加电压/V 6 9 12 6 6
时间/s 54.6 23.4 15.0 46.2 35.4
(3)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__①④⑤__(填实验序号)。
(4)根据表中实验①②③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__外加电压越大,电解速率越快__。
任务四 重温历史——拉瓦锡探究水的组成实验
拉瓦锡曾用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制得氢气,兴趣小组利用图3装置研究水蒸气与铁的反应。
(5)图3中B装置的作用是__干燥氢气(或吸收水蒸气)__。
(6)水蒸气与铁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铁四氧化三铁+氢气,小组同学对实验进行分析得出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请你分析他们得出此结论的理由:__铁由铁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由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由此可以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__。
(1)大颗粒重力较大,通过沉淀的方法可以除去,故图中方框A为沉淀。(2)水的电解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a管产生的气体较少,则a管产生的气体为氧气,b管产生的气体较多,则b管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若观察到玻璃管a产生气体体积为10 mL,则玻璃管b产生气体体积,10 mL×2=20 mL,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3)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除了温度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即外加电压)应该均相同,故应选择的实验组是①④⑤。(4)根据表中实验①②③的数据,温度相同,外加电压不同,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外加电压越大,电解速率越快。(5)图3中B装置中为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其作用是干燥氢气(或吸收水蒸气)。(6)铁由铁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由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由此可以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单元小结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1.固体难压缩,说明固态物质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
2.“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
3.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于空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 )
4.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
5.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
6.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7.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
8.一种溶剂最多溶解一种溶质。( )
9.两种液体混合后充分振荡,一定得到溶液。( )
10.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任何物质。( )
1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12.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13.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 )
14.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
15.有晶体析出的溶液,其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16.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 )
17.25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a g晶体,再蒸发10 g水又析出b g晶体,a与b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
考点1 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现象 
1.(广西中考)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2.(广西百色中考)航天员饮用水属于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一次饮用125 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
C.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
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考点2 水的净化与组成 
3.(山东青岛中考)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③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4.(四川成都中考)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的现象如下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有气泡 体积为5.15 mL,木条燃得更旺 体积为10.38 mL,气体燃烧
A.通电前应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尽
B.两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不相同
C.正极气体为氧气,负极气体为氢气
D.结合气体密度可计算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考点3 溶液的组成与特征 
5.(广西百色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白糖
C.沙子 D.玉米粉
6.(广西北部湾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可以作溶质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氢氧化钠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考点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与转化 
7.(广西梧州岑溪市月考)四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同一种溶剂,向四只烧杯中加入某固体溶质,且加入的质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
     
(1)烧杯__ __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烧杯__ __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烧杯__ __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均填字母)
(2)使上述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 __。
(3)若固体溶质是硝酸钾,对A、B两只烧杯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烧杯__ __(填字母)中的溶液先变成不饱和溶液。
考点5 溶液的配制 
8.(广西贵港中考)下列有关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考点6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9.(湖南株洲中考)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要把100 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14%的硫酸。请计算:
(1)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0.(广西南宁兴宁区期中)某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
任务一 认识水的净化
小组同学取了一瓶邕江的江水,按如图1所示的流程在实验室进行净化操作。
(1)请从“沉淀”“过滤”“蒸馏”“吸附”中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填空:图中方框A为__ __。
任务二 探究水的电解
(2)小组同学按照图2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到玻璃管a产生气体体积为10 mL,则玻璃管b产生气体体积为__ __mL,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__ __。
任务三 再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以收集10 mL氧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温度/℃ 15 15 15 30 45
外加电压/V 6 9 12 6 6
时间/s 54.6 23.4 15.0 46.2 35.4
(3)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__ __(填实验序号)。
(4)根据表中实验①②③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__ __。
任务四 重温历史——拉瓦锡探究水的组成实验
拉瓦锡曾用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制得氢气,兴趣小组利用图3装置研究水蒸气与铁的反应。
(5)图3中B装置的作用是__ __。
(6)水蒸气与铁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铁四氧化三铁+氢气,小组同学对实验进行分析得出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请你分析他们得出此结论的理由:__ 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