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专题训练(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 (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专题训练(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 (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21:50:35

文档简介

考点专题训练(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类型1 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的推断
1.(广西贺州期末)通过煅烧绿矾(FeSO4 7H2O)可制得硫酸,其中反应之一为2FeSO4 7H2OX+SO2↑+SO3↑+14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C )
A.Fe B.H2S
C.Fe2O3 D.FeO
2.(广西桂林中考)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mCaSO4,则m的值是( B )
A.1 B.2
C.3 D.4
类型2 确定物质的质量或物质中元素的组成
3.(广西梧州苍梧县期末)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于发射火箭。下列物质不可能是高氯酸铵分解后的生成物是( B )
A.O2 B.CO2
C.Cl2 D.H2O
4.(广西贺州富川县期末)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
A.CO B.Cl2
C.O2 D.N2
5.(湖南怀化中考)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纯净物 C2H5OH O2 CO2 H2O X
反应前质量/g 4.6 2.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A.反应后X的质量为2.1 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1
乙醇、氧气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质量分别为4.6 g、2.4 g;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生成质量分别为2.2 g、2.7 g;乙醇中碳元素质量=4.6 g×=2.4 g,氢元素质量=4.6 g××100%=0.6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2.2 g××100%=0.6 g,水中氢元素质量为2.7 g××100%=0.3 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X中碳元素质量为2.4 g-0.6 g=1.8 g,氢元素质量=0.6 g-0.3 g=0.3 g,X中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1.8 g+0.3 g=2.1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反应后X的质量为4.6 g+2.4 g-2.2 g-2.7 g=2.1 g,A正确;X中碳元素质量与氢元素质量和为2.1 g,故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素,B错误、C正确;X中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是1.8 g∶0.3 g=6∶1,D正确。
类型3 图表数据分析
6.(广西河池凤山县期末)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 1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3 4 6
A.反应后待测的质量为7 g
B.物质X是催化剂
C.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Z
D.该反应中的Y与Z的质量比是3∶4
7.(广西南宁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x=14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8.(广西来宾月考)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质甲是生成物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14∶3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则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分数为40%-6%=34%;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上述分析,物质甲是反应物,A错误。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错误。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8%∶6%=14∶3,C正确。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不参与反应的杂质,D错误。
9.(山东潍坊中考)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Z一定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由图1可知,X和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由分子个数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由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72 g-44 g=28 g,生成Z的质量为34 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4 g-28 g=6 g。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Y===2Z可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生成物Z一定是化合物,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6 g∶28 g=3∶14,B正确;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Y===2Z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C错误;设Y、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n,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则=,D正确。
10.(山东临沂莒南县一模)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某碳氢化合物(化学式CxHy)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部分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t时刻,容器中O2和CO2的质量相等
C.该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3H8
D.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11∶9
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有机物、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n∶(6n-n)∶3n=1∶5∶3,设化学方程式中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m,化学方程式为nCxHy+5nO23nCO2+m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根据氧原子个数守恒,反应物中有10n个氧原子,生成物二氧化碳中只含有6n个氧原子,因此化学方程式中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n,即生成水分子个数为4n,故化学方程式为CxHy+5O23CO2+4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x=3,y=8,即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3H8。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的分子个数发生变化,A错误;t时刻,O2和CO2的分子数相等,质量不相等,B错误;反应的氧原子个数是10n,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是6n,则生成的水分子中氧原子是10n-6n=4n,该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目为4n,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xHy+5O23CO2+4H2O,即x=3,y=8,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3H8,C正确;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3n×44)∶(4n×18)=11∶6,D错误。
11.(辽宁锦州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待测值x=__30__,该反应中反应物是__甲和丁__。
(2)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__4∶1__(填最简整数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E__(填字母)。
A.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中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丁一定是单质
E.乙和甲中至少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1)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 g-12 g=8 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 g;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减少了20 g-18 g=2 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 g;根据图可知,乙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x-20 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20 g=8 g+2 g=10 g,所以x的数值为30,该反应中反应物是甲和丁。(2)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8 g∶2 g=4∶1。(3)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丁,生成物是乙,符合“多变一”的反应特征,属于化合反应,由于反应中不能确定一定有氧参与,所以该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A错误;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反应中丙不一定是催化剂,B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丁,生成物是乙,乙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乙一定是化合物,C正确;由于丁是该反应的反应物,所以丁不一定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D错误;由于乙是该反应的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且反应物甲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所以乙和甲中至少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E正确。
类型4 微观反应示意图
12.(山东济南中考)化学学科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分子种类变化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三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保持不变
B.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3∶14
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每4个分子变化成了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A错误;该反应由两种单质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B正确;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C正确;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3)∶28=3∶14,D正确。
类型5 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3.(河南商丘夏邑县期中)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 g A与64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又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44__。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C、D的质量和为16 g+64 g=80 g;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则生成C的质量为80 g×=44 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2B===C+2D
16 x
16 g 44 g
= x=44
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考点专题训练(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类型1 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的推断
1.(广西贺州期末)通过煅烧绿矾(FeSO4 7H2O)可制得硫酸,其中反应之一为2FeSO4 7H2OX+SO2↑+SO3↑+14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A.Fe B.H2S
C.Fe2O3 D.FeO
2.(广西桂林中考)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mCaSO4,则m的值是( )
A.1 B.2
C.3 D.4
类型2 确定物质的质量或物质中元素的组成
3.(广西梧州苍梧县期末)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于发射火箭。下列物质不可能是高氯酸铵分解后的生成物是( )
A.O2 B.CO2
C.Cl2 D.H2O
4.(广西贺州富川县期末)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 B.Cl2
C.O2 D.N2
5.(湖南怀化中考)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纯净物 C2H5OH O2 CO2 H2O X
反应前质量/g 4.6 2.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A.反应后X的质量为2.1 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1
类型3 图表数据分析
6.(广西河池凤山县期末)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 1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3 4 6
A.反应后待测的质量为7 g
B.物质X是催化剂
C.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Z
D.该反应中的Y与Z的质量比是3∶4
7.(广西南宁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4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8.(广西来宾月考)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生成物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14∶3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山东潍坊中考)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一定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10.(山东临沂莒南县一模)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某碳氢化合物(化学式CxHy)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部分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t时刻,容器中O2和CO2的质量相等
C.该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3H8
D.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11∶9
11.(辽宁锦州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待测值x=__ __,该反应中反应物是__ __。
(2)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__ __(填最简整数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__(填字母)。
A.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中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丁一定是单质
E.乙和甲中至少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所以乙和甲中至少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E正确。
类型4 微观反应示意图
12.(山东济南中考)化学学科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分子种类变化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三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保持不变
B.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3∶14
类型5 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3.(河南商丘夏邑县期中)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 g A与64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又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 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