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九年级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阳泉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九年级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2 08:50:57

文档简介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历史
(考试时间:70分钟,分值:75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九上历史 1~16 课。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原创】下表反映了古代亚非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古代亚非文明( )
发源地 文明成果
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
印度河、恒河流域 梵文、佛教、种姓制度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
A.依赖海洋贸易,经济繁荣 B.依托大河流域,多元发展
C.文字同源,政治制度相似 D.宗教主导社会,文化单一
2.【史料实证】小张同学在研究世界古代法制建设过程中,搜集了以下内容,对表格中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其中正确的是( )
《汉谟拉比法典》 《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罗马共和国 拜占庭帝国
保留奴隶法,但取消了父母可以
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 获释奴未立遗嘱而死亡时,如无
把子女卖为奴隶以补偿自己对他
处以死刑。 继承人,其遗产归恩主所有。
人的冒犯。
A.都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B.都体现了自由平等精神
C.都在维护奴隶主利益 D.都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
3.【原创】有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政治虽然在形式上赋予公民广泛权利,但其本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被完全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公民大会的决策往往服务于奴隶主阶级
的利益。”这段材料主要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
A.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B.奠定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C.因奴隶起义而被迫进行改革 D.导致城邦内部权力斗争激化
4.【时空观念】公元前 3世纪初至 2世纪,罗马进行了大范围的对外扩张。据下图可知,古罗马( )
A.将里海沿岸纳入版图 B.征服了整个地中海地区
C.与汉朝存在直接交流 D.奠基了西方文明的基础
5.阅读如图“历史人物卡片”中的资料,它们可用于了解( )
历史人物卡片
苏格拉底 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 469—前 399)他终生探讨 (约公元前 460—约前 370)他提 (公元前 384—前 322)他是一
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 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 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
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辑学等新的学科。
A.古埃及医学 B.古希腊哲学 C.古印度数学 D.古罗马法学
6.【历史解释】某中学九年级一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有关中国西周的政治制度与西
欧的封君封臣制度,呈现了以下图片。从该历史兴趣小组的研究可知( )
A.两种制度都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B.西周分封制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两种制度都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封君封臣的制度以血缘为纽带
7.12世纪,法国琅城市民通过赎买获得了自治权,但主教背信弃义收回特权,市民武装起义杀死主教。最
终在国王特许下,琅城重新获得自治。这反映中世纪城市争取自治的方式有( )
A.金钱赎买与武装斗争 B.国王恩赐与市民选举
C.和平谈判与教会支持 D.庄园联合与行会抗争
8.某同学在阅读日本史和阿拉伯史的相关书籍后,制作了如下目录。据此推断,两国文化的共同特点是( )
A.传播民主思想 B.倡导人文主义 C.吸收外来文化 D.重视制度创新
9.【唯物史观】15世纪的欧洲,一位威尼斯商人在日记中写道:“农场的佃户不再像从前一样缴纳谷物,而
是改为支付货币地租;城市里的织工们聚集在作坊中,按照统一标准生产精美布料,商人负责销售获利。”
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欧洲( )
A.封君封臣制度日益巩固 B.庄园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D.手工工场已取代租地农场
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随着这些变化,欧洲逐步走向近代社会。请回答 10-11题。
10.文艺复兴期间,工匠不再受到鄙视,人们重视纺织、制陶、制玻璃以及冶金方面的实用技术。这一现
象( )
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关系 B.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C.导致了欧洲城市的衰落 D.推动了西欧大学的兴起
11.16、17世纪,在西欧各大城市,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如 1657年瑞典建立国家银行,1694
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这些新式银行开展存贷款、汇兑业务,发布市场信息以及与商贸有关的政治新
闻。这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的发展 B.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
C.《拿破仑法典》对欧洲的影响 D.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各国建立
12.据下图《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力强大 B.人口众多 C.商业繁荣 D.资源丰富
13.【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新航路开辟路线图,人物与图中路线对
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迪亚士 B.②——达·伽马 C.③——哥伦布 D.④——麦哲伦
14.在新航路开辟后的 100多年间,印第安人人口减少 90%~95%,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欧洲早期殖民掠夺 C.美国南北战争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5.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世界史期间总结了如下关键词,其探究的重点最可能是( )
庄园制度的瓦解
人文主义的兴起
连成整体的世界
“三角贸易”与殖民争霸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欧洲步入近代 D.工业革命与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
16.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8分)
【项目名称】博古鉴今·研学策展
【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历史文物,感受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
【项目任务】
任务一 一组同学搜集了如下资料,请你也参与其中,为他们的布展建言献策吧。
(1)请将上面备选资料的序号填入下面对应的展板中,并为整个活动写出结语。(4分)
前言 世界各个区域文明发展,相互呼应,璀璨绚丽。为从不同角度感受文明的多样与
精彩,举办本展览。
展板一 民主政治·开先河:
展板二 建筑遗址·展风采:
展板三 城乡共振·谋发展:
世界古代文明
活动结语
任务二 二组同学以“种姓制度”为主题,整理了下列信息,准备布展。
名称 社会职能 特点
婆罗门 ②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种姓制度

吠舍 ③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

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2)请你根据上表中的相关信息,分别将①、②、③、④处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17.中世纪的西欧社会被称为“黎明前的黑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
兴起的。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了庄园,到交通
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了防御侵扰,
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城市的地位,并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3分)
材料二 对中世纪的人们来说,真正的学问在神学、法学或医学,尤其是神学。由于教会掌握了教育大
权,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严密监管。中世纪大学虽是为培养职业人员的专业教育而生,但还是有其
共同课程基础的。从其开设的课程及其变化来看,大学已突破了神学的藩篱,除传统“七艺”外,也为
社会提供法学、医学等专门知识教育。15世纪后,更增加了科学研究功能,如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哈维
发现血液循环(1628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80年)等就是明证。
——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学校教育的特点。(2分)
材料三 中国封建城市:中国统治者王权强大,他们不仅控制亿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同样也控制着
城市的命运。城市作为各级政治中心,官府代表国家实行绝对统治。
西欧封建城市:西欧封建城市的自治权是其封建时代的一大特色,中世纪的城市拥有很多的自由,以
手工业与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最快。
(3)对比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古时期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点。(2分)
材料四 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
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城市
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
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说,近
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摘编自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4)根据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
文明”的合理性。(3分)
18.历史人物·时代缩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克莱门特有 5到 6英亩地,而且多半是吉明翰家的领地……克莱门特有个儿子叫威廉,他在帕
斯顿购置了大量田产,以及巴克顿庄园第五部分的一半。他还承租了当地领主的大部分领地,成为帕
斯顿地区最大农场主。
——摘编自奈特《帕斯顿信札:一个望族的兴衰》
材料二 莎士比亚作为接力赛的最后一棒,他跑到了文艺复兴预期的终点……从容地将中世纪文化中所
有值得保存的精神营养保存下来,并转换成为丰富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摘编自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
材料三 1441年,由安陶·贡萨尔维斯和努诺·特里斯陶率领的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在布朗角附近沿海劫
掠了 10名非洲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是为黑奴贸易的开始……奴隶被装上贩奴船后,便开始了海上
的航程……欧洲贩奴商从中获得三笔利润……戴维·利文斯敦不禁哀叹:“非洲每个毛孔都在流血。”
——摘编自《非洲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廉获得地产的方式并分析他生产经营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莎士比亚“跑到了文艺复兴预期的终点”。(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画出三角贸易的示意图,并分析戴维哀叹的原因。(5分)
(4)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个人理想与时代发展的关系。(2分)
19.14—17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逐渐瓦解,资本主义渐渐兴起,开始进入近代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15分)
材料一 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
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
用。
——摘编自冯克诚《世界通史》
材料二 哥伦布说:“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三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
2007年 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图一 图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核心精神、先驱及其代表作。(4
分)
(2)据材料二,写出哥伦布航海的动机。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的贡献。(4分)
(3)试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
述条理清楚,150字左右)(7分)2025-2026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B B C A C C B
11 12 13 14 15
A C D B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
16.(8分)
【答案】(1)展板一:③④(1分) 展板二:①⑤(1分) 展板三:②⑥⑦(1分) 结语:起源多
源;文化发展多元;发展不平衡(1分,任答一点即可)
(2)①首陀罗(1分) ②掌管祭祀(1分) ③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1分) ④等级森严、世代
相袭、贵贱分明(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17.(10分)
【答案】(1)地位:经济中心。(1分)原因:交通便利;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发展;人
口的增长等。(答出两点,2分)
(2)大学的课程设置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神学在知识活动的整个领域中享有无上权威;开设的课程受
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已突破神学的藩篱,培养社会所需人才;15世纪后更增加了科学研究功能。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中国封建城市王权强大,政府对城市绝对统治;西方城市有自由自治的权利;中国封建城市以政治
功能为主,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西方城市以手工业、商业为中心的居多,是自发形成的经济中
心。(2分,答案中需要同时出现东方城市和西方城市相对应的特点,任意一项对比准确即可得 2分)
(4)说明:政治方面,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自治城市成
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封建贵族,打击了封建势力。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参政,推动了西方民主进程的发展。(1分,政治方面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得 1分)
经济方面,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对封建制度起到了瓦解作用。(1分,经济方面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1分)
文化方面,大学的兴起,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等。(1分,文化方面答出任
意一点即可得 1分)
18.(12分)
【答案】(1)方式:购买、承租、继承。(1分)
特点:产品面向市场;土地集中;分工协作;具有资本主义雇佣形式。(2分,答出“具备资本主义雇佣形
式”“资本主义萌芽”或类似意思得 1分,再答出“产品面向市场,土地集中,分工协作”任意一点得 1分)
(2)《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作品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封
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2分,答案中需要出现“人文主义”等关
键信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示意图:(3分,示意图中需要出现欧洲、非洲、美洲等三个大洲,出程、中程、归程等三个过程且
方向正确,“黑奴”等贸易商品,缺少一类信息扣 1分)
原因:黑奴贸易使非洲损失大量人口,给非洲带来深重灾难。(2分)
(4)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要树立和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发展结合
起来;个人理想要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时代发展为个人理想的规划提供了机遇等。(2分,言之有理即
可得分)
19.(15分)
【答案】(1)名称:文艺复兴。(1分)核心精神:人文主义。(1分)先驱:但丁,(1分)代表作:《神
曲》。(1分)
(2)追求黄金(发财致富)(2分)。发现美洲大陆。(2分)
(3)示例
观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功与过。(2分)
论述: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
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世
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使掠夺的财富成为原始资本,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忽
视,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确实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4分)
结论: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功与过,赞扬哥伦布勇气的同时,也不
能忽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对美洲殖民过程中犯下的累累罪行。(1分)
(观点正确,能够客观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哥伦布的功过,论述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