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图画、学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上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借助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画、表演等,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理解语言和口语交际能力,审美情趣和合作能力及创造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力求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并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说话。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由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黄山是一个景色秀丽神奇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怪石,更是有趣极了。这节课,就由老师来当导游,带大家去欣赏黄山那有趣的奇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
学习课文
整体感知 认真朗读课文二至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课文详细写了哪几种奇石?2、用横线画出课文中详细描写奇石形态的句子,想一想石头的形状。(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二) 分层学习
1、学习第二段(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翻开书找一找。(出示图片)(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仙桃石是什么样子?你从哪儿看出来?(看着图说一说)(3)仙桃石这么大,又在这么高的地方,它是怎么来的呢?加上想象说一说。(4)指导朗读 说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稳稳当当的放在了石盘里,像招待客人一样。其实这是谁的功劳呀?对,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让我们读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吧!
2、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刚才老师引导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样子,加上丰富的想想体会了它的神奇、有趣,那么,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猴子观海”的呢?(出示图片,指名朗读。)
(2)从哪儿体会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指名回答,从样子、位置来引导。)①这只猴子在什么地方呢 ?怎样理解陡峭一词?②哪句话写出了猴子的样子?看看图,再从课文中找一找。③哪几个词写出了猴子的动作?请你坐在凳子上学一学。有趣吗? ④更有趣的是,猴子竟然在干什么?(看云海)
(3)指导朗读 同学们,多么有趣的位置,多么有趣的猴子,你能读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吗?
(4)学以致用仿写: 请你也用连续的几个动词写一句话,来描写你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动作。(指名回答)
3、学习第五段“仙人指路”1仙人在什么地方?(学一学动作)2仙人是什么样子?3仙人好像在告诉人们什么?4指导朗读
4、学习第五段“金鸡叫天都”1金鸡在什么地方?2它是什么样子?3金鸡在叫什么呢?
5、学习第六段 同学们,黄山的奇石何止这四种啊,还有很多很多。课文中只提到名字的奇石有哪些?(出示第六段)(1)自由朗读,找一找。(出示图片)
6、小练笔
师: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黄山那一处处奇山。在黄山还有许多没有名字的奇石呢,请你们仔细观察,任选一幅图写话,展开想象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用上“真像”或“好像”,写一写图片里奇石的样子,加上动作并展开丰富的联想。
总结
师:学完《黄山奇石》,老师想用一句诗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有时间,同学们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去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