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认识 3个生字;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运用。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井”“观”“际”3个生字,学会积累运用。
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教学难点: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哪些行为属于坐井观天。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很高兴与你相约精彩课堂!更高兴的是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位新朋友,(教师演示:一位是蹦来着的,一位是飞着来的。)大家掌声欢迎!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关于青蛙和小鸟的寓言故事,伸出你的巧手和老师一起板书题目:11.坐井观天,指导书写课题
“ 井”是本课的生字在课文里找到这个独体字,出示:记住书写要点,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把“井送到田字格里。
那么“观”也是本课的生字,出示课件:掌握书写要点,它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又” 第二笔是长点,右边的“见”第一笔占田字格的竖中线,补全题目,齐读题目:11.坐井观天 。
3“观”是什么意思?“观”是看的意思。4.谁坐在井里?生:青蛙 ,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教学环节二:初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
画出重点词语2.做游戏摘苹果,摘下来就可以美食啦!指名读准生字宝宝+ 词语
教学环节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来。
写了谁和谁争论什么?填空:( )和( )争论( )?教学环节四:研悟课文内容。(一)学习二至七自然段师: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二至七自然段,边读边画出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用“-----”画出青蛙说的话 用“_ ”画出小鸟说的话。让我们一起聆听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名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从中感受到什么?
2.重点指导:喝 渴 组词: 喝(喝水) 渴(口渴)书写:注意偏旁这两个字右上部的“日”字写得扁一些先写“人”,再写 “竖折。”记住口诀: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三)学习第二次对话
1.理解“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指导朗读师读出青蛙自信、骄傲的语气!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它飞了那么远,怪不得口渴了,一定累坏了,谁来读一读小鸟说的话,把它又累又渴的样子读出来?
2..理解“无边无际”,展开想象 师:谁能告诉我“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大家跟着小鸟飞一回,我们出发了(播放小鸟飞过大海、掠过草原、飞过沙漠......)它还可能飞过哪些地方?
3.读第二次对话思考:青蛙和小鸟谁的说对,试着用“因为......所以......”说话小结: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际,天可真的是无边无际啊!
4.指导分角色朗读:谁来告诉青蛙,让它知道天大得很呢!生:无边无际
(四)学习第三次对话
1.指名读六、七自然段。
2、抓住两个“笑”,引读第三次对话师:听了小鸟的话,你觉得它说得对吗?但是,听了小鸟的话,青蛙却笑了,说(生读出示的句子):“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师:青蛙笑谁?(笑小鸟。)师:笑小鸟什么?
3、展现青蛙在井里所看到的天,了解寓意(出示在井底看天的直观画面)师:它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现在我们跟着小青蛙到井底看一看,你看到的天有多大?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小结:对呀,坐在井底的小青蛙看到的天被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有看到,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我们用它来比喻一个人的见识有限,目光短浅。
4、分角色朗读师:谁能够把这句话说给小鸟听?(指名读)
师:青蛙笑了,我们发现小鸟也——笑了。说——生(引读出示句子):“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师:它笑谁?小鸟笑青蛙什么?师:谁愿意做小鸟,把这些话说给青蛙听。(朗读第七自然段,读出语气)
师:男同学做青蛙,女同学做小鸟,对着说一说。
教学环节四:感悟道理,总结收获。
学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要像小鸟那样见多识广。
教学环节五:拓展延伸
出示:唐.韩愈《原道》,理解“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2.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