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第六单元成果展示 语文 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第六单元成果展示 语文 九年级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11:4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成果展示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拜谒(yè)     勾当(ɡòu)
窥望(guī)   箪食壶浆
B.带挈(qiè) 殆天(dài)
轩敞(xuān) 尖嘴猴腮
C.怨怅(chànɡ) 嗔怪(chēn)
鹤氅(chǎng) 如雷惯耳
D.聒噪(guō) 纶巾(guān)
桑梓(zī) 不省人是
解析:A项,“窥”应读“kuī”;C项,“惯”应为“贯”;D项,“梓”应读“zǐ”,“是”应为“事”。
2.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
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 ,水不深而 ;地不广而 ,林不大而 ;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
A.秀丽 清澈 坦荡 茂密
B.秀雅  澄澈  坦荡  茂密
C.秀丽 清澈 平坦 茂盛
D.秀雅 澄澈 平坦 茂盛
解析:“秀丽”指清秀美丽。“秀雅”指秀丽雅致;秀丽文雅。“秀雅”更能突出在此居住之人的隐逸高雅。“清澈”指清而透明。“澄澈”指清澈透明。“清澈”口语化,“澄澈”更书面化,更符合《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点。“坦荡”指宽广平坦,与“地不广”矛盾。“平坦”指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茂盛”指(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茂密”指(草木)茂盛而繁密,与“林不大”矛盾。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与获得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理念,将对未来的中俄关系产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
C.我们应积极发展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攻坚战中,争取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D.马克思虽然把黑格尔奉为精神偶像,但是并没有像“门派”中其他师兄弟那样人云亦云,而且认真寻找黑格尔理论中的漏洞和破绽。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不断改善”和“切实保障”调换位置;C项,搭配不当,应将“发展”改为“投身”;D项,关联词误用,应将“而且”改为“而是”。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
B.这些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C.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D.这一年,重庆举办木刻展览,徐悲鸿撰文赞扬解放区的木刻家,延安《解放日报》转载了此文。
解析:句中的“水浒”“三国”表示故事的内容,不是指书,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5.(2024·重庆奉节县期末)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7分)
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道:“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1)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原因各不相同,表面看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请按要求填空。(3分)
①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 豹子头林冲(林冲) 。
②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 双鞭呼延灼(呼延灼) 。
③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 军师吴用(吴用) 。
(2)吴用的四句口歌暗藏什么玄机?(4分)
答案:口歌中每句首字连在一起,暗藏“卢俊义反”的玄机。
6.“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根本。请你参加以“‘礼’文化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11分)
(1)班级举办以“学礼效古贤”为主题的故事擂台赛,比赛采用临时抽题的形式进行。你抽到了这样的题签(如图),请说出这幅图中故事的名称以及从中悟到的待人接物的道理。(4分)
答案:孔融让梨。待人接物要懂得谦让和尊敬长辈。
(2)根据下面材料,概括“礼”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3分)
①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③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李白《秋浦歌》)
答案:①以礼相待,尊重;②礼貌;③行礼,礼拜。
(3)讲究礼仪,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班级准备举办以“‘礼’行世间”为主题的活动,请提出两条活动倡议。(4分)
答案:(示例一)举办“‘礼’行世间”主题演讲活动,提倡举手投足有文明,一言一行讲礼貌。
(示例二)开展“‘礼’行世间”征文活动,倡导时刻注重团结友爱。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18分)
鸭司令
沈轶伦
①她站在山坡上,像一棵即将开花的小树。花苞已经密密地从枝丫里爆出来,但那些花瓣还蜷缩在深色的萼片里。那些艳丽夺目的,即将展开,犹未展开。一眼望去,不见华美,只觉得是青春,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活力。
②她就这样站在山坡上,手持一根竹竿,召唤她的鸭子。
③鸭群如白色的云絮,沿着水流漂来。她驱赶着它们,把它们赶去固定的位置。春天的下午,临海的上海郊区奉贤。在柘林胡桥的这一湾水域,鸭群的聒噪之声,远远而来,又渐渐隐去。天高云淡,举目四望,不见高楼,不闻尘嚣,一切都是葱葱翠翠的。
④那年,小钱21岁,从金融学院广告专业毕业。像所有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她面临着对未来的抉择。当别的童年伙伴到处应聘,希望跳出农门时,她却决定做一件事——致力于打造“鸭蛋品牌”。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她回到故乡,建起自己的鸭场,统领起7 000多只“鸭兵鸭将”。
⑤她说,是为父母亲。
⑥过去妈妈身体不好,时常生病;爸爸独自养虾辛苦,风湿严重。大二那年,在陪伴母亲住院时,她看到电视台的农业频道介绍有关养鸭的知识。长久以来的心绪被忽然间点亮,她决定回家开鸭场,要养出与众不同的鸭子。
⑦母亲是支持的,父亲却气得几天没有说话——宝贝女儿好不容易去市区读书,好端端的白领丽人不当,却要回来做养殖,爸爸是真舍不得。
⑧可小钱坚持了下来。她自己调饲料、赶鸭子、捡鸭蛋……光是喂料,小钱就动足了脑筋。她把鸭子分出不同的组别,按不同比例调制的饲料进行投喂比对。这份自制“食谱”包括:每日购入的新鲜海鲜、螺蛳,各种谷类及磨碎的虾皮和蚕蛹,每一季还要给鸭子喂一次维生素以提高其免疫力。一天,她正在埋头调饲料,起身时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自己的身后,正一声不响地弯腰捡鸭蛋。
⑨从这一天起,不赞成女儿的父亲再也没有离开过女儿的鸭场。晚上他就和工人们睡在鸭场边的宿舍里,白天则包下了所有的喂养工作。父亲的出手相助,让小钱有精力去忙别的事——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设计鸭场的商标、让鸭蛋的销售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小钱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二代’,回到家乡,我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走一条跟父辈不一样的路。”小钱跟我讲述这一切的时候,她光洁的脸,迎着阳光,扬得高高的。她沉默的父母,依旧沉默地微笑着站在一旁。
⑩那天早上,她带我们进鸭场。还未走进鸭棚,我就感受到那7 000多只小动物散发出的热烘烘的气息,像潮湿的厚布片一样扑到人的脸上。灯光下,铺满一地的稻草被鸭子们拱成一个个突起的小窝,黄褐色的稻草中散布着一个个光洁的白点。“这是鸭蛋!”小钱低身蹲下,小心翼翼地捡起一枚鸭蛋托在掌心,“你瞧,这枚蛋是鸭子下半夜下的,还是温热的呢。”几千只伸长的头颈齐刷刷朝女孩转了过来,在片刻的瞩目之后,它们跟着小钱的指示,摇摆身体,走了出来。
小钱在一片稻草中站了起来。那厚重的工作服,也难掩她苗条的身姿。她昂首走在前头,那么信心满满,她指挥着鸭子出门,的确像一个排兵布阵的女将军。带着暖意的风吹过来,让我想起这里离杭州湾很近,那是海风的气息。春天已经降临。那些毛茸茸的鸭子,嘎嘎叫着,跟随着女孩,一起走进屋外的春光里。
(选自《意林》,有改动)
7.小钱养鸭子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案:①因为小钱的妈妈身体不好,时常生病;爸爸独自养虾辛苦,风湿严重,她要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②小钱受电视台农业频道的节目启发,决定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做养殖。
8.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⑩段中的加点词语。(4分)
小钱低身蹲下,小心翼翼地捡起一枚鸭蛋托在掌心。
答案: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小钱捡鸭蛋的过程,表现了她对鸭蛋的爱惜。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蹲”“捡”“托”是小钱捡鸭蛋前后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小钱捡鸭蛋的过程,表现出小钱对鸭蛋的爱惜。
9.女儿回乡养鸭子,父亲的态度和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态度: 反对 →默默支持→ 出手相助
情感: 舍不得 →心疼→ 欣慰(高兴)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结合第⑦段中“母亲是支持的,父亲却气得几天没有说话”可知,第一个空概括为“反对”;结合第⑨段中“父亲的出手相助,让小钱有精力去忙别的事”可知,第二个空概括为“出手相助”;结合第⑦段中“宝贝女儿好不容易去市区读书,好端端的白领丽人不当,却要回来做养殖,爸爸是真舍不得”可知,第三个空概括为“舍不得”;结合第⑨段中“她沉默的父母,依旧沉默地微笑着站在一旁”可知,第四个空概括为“欣慰(高兴)”。
10.文章塑造小钱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现实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示例一)文章展现了以小钱为代表的“农二代”的创业过程,歌颂了新一代农民的情怀和担当,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创业的榜样。
(示例二)文章叙述了小钱回乡创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敢想敢干、孝顺父母的“农二代”形象,赞扬了新一代青年引领传统产业重新出发的挑战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拓展。小钱放弃城市的生活回到家乡开办鸭场,展现了小钱不同于常人的创业眼光和艰难的创业过程,歌颂了以小钱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的情怀与担当;小钱改变传统的产业经营模式,这也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创业的榜样,赞扬了以小钱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引领传统产业重新出发的挑战精神。
(二)(2024·西安莲湖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22分)
纸飞机里的爱
黄 顺
①我曾做了一件错事,以至于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回见到姑姑,我都故意躲着她。
②那时的我还小,见桌上有个写满了字的本子,以为无用,便把姑姑辛苦手写了整个暑假的教案全撕了。那本教案是唯一的原件,没有副本,据说还是姑姑新学期用来评职称的重要材料。等姑姑午睡起来,当她发现阳台上的我时,那些材料已经差不多都变成了纸飞机。它们惨白的机身上印着工整的笔墨,或是随风飞翔在五楼阳台的广阔天空中,或是以不规则的降落姿势滑进楼下的池塘里。
③爷爷奶奶大惊失色,父亲和母亲则诚惶诚恐地望着姑姑,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谁知姑姑不但没有责备我,还一边说着没事,一边夸我手工好,只字不提需要重新挑灯补写材料的困难。虽然姑姑什么也没说,我却羞愧了。上了小学,在学校远远望见她,我总会下意识地赶紧躲开,就像躲避漫天的纸飞机一样。
④那时我刚上一年级,姑姑在更高的年级当班主任。有一天课间,我听到教室外有人喊我,声音很温柔,轻轻地叩响窗户:“妹呀,妹呀。”是姑姑的声音。我茫然抬头,便看见她正用夸张的手势向我招手,示意我出去,动作诙谐得就像家里柜台上摆着的那只招财猫一样。
⑤那天,姑姑牵着我的手,先是走进了高年级班里,那里也有她的学生。姑姑笑眯眯地同她的学生们打招呼,学生们第一次见老师家的小孩,纷纷围着我七嘴八舌。我的脸蛋被那些姐姐轻轻地揉来又揉去。耳朵里听得最多的话就是“老师,您侄女真可爱”。姑姑一个劲儿地点头:“这可是我们家的小公主……”
⑥那一刻,我幸福得快要晕了,晕在了哥哥姐姐们的热情里。后来,我们又一起去了中年级班里。姑姑是要将我从突然换了一个陌生环境的惶惑不安中解脱出来啊。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我是姑姑家的小孩了,从此无论是在学校的走廊还是操场,甚至是教学楼后面的小花园,我都不再害怕“恶作剧”了。
⑦长期以来,因为纸飞机的事,我都觉得和姑姑好像离得很远。可是现在,我忽然发现她其实早就踏过了那些纸飞机,正悄悄地向我靠近,近到成为第一个听见我心中的呐喊的亲人。是啊,她可不就是我最亲的家人吗!
⑧姑姑送我回去上课时,将一只纸飞机轻轻地放在我手上,说:“这是我从教案本上撕下来的,你可以把它放出去。”说完,她调皮地对我眨眨眼。那天,我们一起在走廊上放飞了那架横亘在我心中许久的纸飞机。它轻如蝉翼的身子在风中,颤颤巍巍。我紧张地抓着姑姑的手,她拍了拍我的肩膀。终于,那架飞机很争气地打着旋儿,飞向远方。
⑨直到现在,在我的藏宝箱里还有一只纸飞机。已经发黄的薄纸片,无论搬过多少次家,去过多少个异乡,总会被我小心地带在身边。就像姑姑对我的爱,总是那么轻盈,不显山,不显水,却又一直都在。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11月2日,有改动)
11.阅读文章,梳理“我”与姑姑之间的往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1) “我”把姑姑的手写教案撕了并做成纸飞机,但姑姑没有责怪“我” →上小学后,“我”因羞愧总是有意躲着姑姑→(2) 姑姑拉着“我”跟她的学生们打招呼,帮“我”适应新环境 →姑姑用心良苦,与“我”放飞横亘在“我”心中的纸飞机。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根据第②段中“那时的我还小,见桌上有个写满了字的本子,以为无用,便把姑姑辛苦手写了整个暑假的教案全撕了”“等姑姑午睡起来,当她发现阳台上的我时,那些材料已经差不多都变成了纸飞机”,第③段中“谁知姑姑不但没有责备我,还一边说着没事,一边夸我手工好,只字不提需要重新挑灯补写材料的困难”可知,“我”把姑姑的手写教案撕了并做成纸飞机,但姑姑没有责怪“我”。根据第⑤段中“那天,姑姑牵着我的手,先是走进了高年级班里,那里也有她的学生。姑姑笑眯眯地同她的学生们打招呼,学生们第一次见老师家的小孩,纷纷围着我七嘴八舌。我的脸蛋被那些姐姐轻轻地揉来又揉去”,第⑥段中“那一刻,我幸福得快要晕了,晕在了哥哥姐姐们的热情里。后来,我们又一起去了中年级班里。姑姑是要将我从突然换了一个陌生环境的惶惑不安中解脱出来啊”可知,姑姑拉着“我”跟她的学生们打招呼,帮“我”适应新环境。
12.阅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6分)
(1)爷爷奶奶大惊失色,父亲和母亲则诚惶诚恐地望着姑姑,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大惊失色”指大为震惊,以至于脸色都变了,形容非常惊恐;“诚惶诚恐”形容惶恐不安。这两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爷爷奶奶和父母对“我”做错事的反应,表现出他们紧张不安和担忧的心理。
(2)示意我出去,动作诙谐得就像家里柜台上摆着的那只招财猫一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姑姑的动作比作招财猫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姑姑的亲切幽默,表现出姑姑对“我”的关爱。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1)“大惊失色”指大为震惊,以至于脸色都变了,形容非常惊恐;“诚惶诚恐”形容惶恐不安。联系第②段中“那时的我还小,见桌上有个写满了字的本子,以为无用,便把姑姑辛苦手写了整个暑假的教案全撕了。那本教案是唯一的原件,没有副本,据说还是姑姑新学期用来评职称的重要材料”可知,“大惊失色”写出了爷爷奶奶看到“我”撕碎了姑姑的教案吓得脸色都变了,“诚惶诚恐”写出了父母对“我”做错事的紧张不安和担忧的心理。(2)句中把姑姑的动作比作招财猫的动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姑姑的亲切幽默,表现出姑姑对“我”的关爱。
13.文章中的姑姑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4分)
答案:(示例)①姑姑是一个宽容和蔼的人。“我”把姑姑辛苦手写了整个暑假的教案全撕了并做成纸飞机,姑姑不但没有责备“我”,还夸“我”手工好。②姑姑是一个教育有方的人。为了让“我”适应新环境,她便牵着“我”的手去参观中高年级教室,让大家都知道“我”是她的侄女,呵护了“我”敏感的心,驱散了“我”内心的惶恐。
14.文章中不同阶段的“纸飞机”包含了“我”的不同情感,请你说说第⑧⑨两段中的纸飞机分别蕴含着“我”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第⑧段中,横亘在“我”心中许久的纸飞机,蕴含着“我”对姑姑的一份愧疚,而随着“我”和姑姑放飞了纸飞机,这份愧疚也消逝了;第⑨段中,珍藏在“我”的藏宝箱里的纸飞机,则蕴含着“我”对姑姑的感激之情。
15.文章中的“我”想要写一段文字以表达对姑姑的感激之情,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帮“我”拟写。(4分)
答案:(示例)姑姑,记得那一年,我因为贪玩,把您的教案全撕了,还折成纸飞机,本以为您会发火,可您却只字不提。还记得,您为了让我适应学校的新环境,便牵着我的手参观中高年级教室。您对我的关爱,我一直铭记于心。谢谢您,我亲爱的姑姑!
解析:本题考查拓展延伸。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能表达出对姑姑宽容自己、帮助自己的感激之情即可。
三、写作(50分)
16.请以《我想清楚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略。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