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突破提升(三)
文学文化常识 整本书阅读 名句默写
一、文学文化常识(18分)
1.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D)
A.《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范文正公集》
B.《行路难》(其一)——李白——唐代——青莲居士
C.《水调歌头》——苏轼——北宋——东坡居士
D.《醉翁亭记》——欧阳修——唐代——“唐宋八大家”之一
解析: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刘禹锡,宋代文学家,有《刘宾客集》传世。
C.《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作者是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D.《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是曹文轩,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等。
解析: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D)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C.余光中的《乡愁》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时代、特殊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
D.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永叔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描写阴晦之景,对仗工整,富有文采和诗意。
解析:《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欧阳修,字永叔。
4.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三顾茅庐》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叙述了求贤若渴的刘备寻访诸葛亮的故事。
B.鲁迅被国人誉为“民族魂”,《社戏》《故乡》《藤野先生》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解析:《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D)
A.《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的作者均为我国著名思想家梁启超。
B.古代汉语在数量表达上,一般不用量词,而是数词和名词直接结合,如“余拏一小舟”“又用篆章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加“有”字,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D.酒杯,在古代有不同的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筹”,“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
解析:“筹”指的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6.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卿”是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B.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社会,心系百姓,《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C.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社交用语,如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说“久违”,请人帮忙用“劳驾”,赞人见解说“高见”,中途先走用“失陪”。
D.雨果是19世纪享誉世界的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解析:“等候客人说‘久违’”表述错误,等候客人一般说“恭候”,久别重逢一般说“久违”。
二、整本书阅读(29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因在东京卖宝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被监禁于死囚牢中;后受梁中书赏识押运花石纲,在黄泥冈失陷花石纲,只好投二龙山落草。
B.《水浒传》中的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体现了其人的本质特点,例如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
C.“我是大火中的一点火星/趁生命之火没有熄灭/我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把‘一’和‘无数’融合在一起/为真理而斗争”出自艾青《光的赞歌》。
D.艾青因创作长诗《向太阳》《火把》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解析:应将“花石纲”改为“生辰纲”。
2.根据《艾青诗选》思维导图,填入图中①~④处的诗篇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①《我爱这土地》 ②《大堰河——我的保姆》 ③《鱼化石》 ④《礁石》
B.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鱼化石》
③《我爱这土地》 ④《礁石》
C.①《我爱这土地》 ②《大堰河——我的保姆》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D.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我爱这土地》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解析:《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于1933年,当时艾青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诗人以“假如”领起,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表达了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礁石》写于1954年,以“礁石”象征了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是诗人对光明的赞颂。
3.给艾青诗歌《刈草的孩子》做一个批注。(2分)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答案:(示例一)以草原的阔大,反衬出孩子的渺小。
(示例二)全诗色调鲜明,语言简练,耐人寻味。
(示例三)“燃”用字独特,写出了草原一片通红的景象。
4.(2023·广安中考改编)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语段中(3分)(C)
《水浒传》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几十个。即使是同类性格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精神特质。如同样是粗鲁,鲁智深是 ,史进是 ,李逵是 ,武松是 。
A.豪气难羁 朴厚鲁莽 性情急躁 年少轻狂
B.年少轻狂 豪气难羁 朴厚鲁莽 性情急躁
C.性情急躁 年少轻狂 朴厚鲁莽 豪气难羁
D.朴厚鲁莽 性情急躁 年少轻狂 豪气难羁
解析:鲁智深在野猪林见林冲要被公差用水火棍打死,马上准备打死公差,表现出他性情急躁;史进是史家庄史太公长子,年少轻狂;李逵斗浪里白跳,表现出他朴厚鲁莽;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表现出他豪气难羁。
5.九年级(2)班最近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同学们阅读名著后,从图书馆或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分小组对不同的作品进行了探究。(7分)
(1)第一小组举行了关于《艾青诗选》的问答赛。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请作答。(2分)
问题一:20 世纪 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土地 ”和“太阳”。
问题二:艾青的成名作是《 大堰河——我的保姆 》。
(2)第二小组读名著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典型情节作者用“三……”来概括,如《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请你在《西游记》中找出一个也用“三……”来概括的情节: (示例)三打白骨精(或三调芭蕉扇) 。(2分)
(3)第三小组探究的是科普作品《昆虫记》,请你以该小组成员的身份,写几句话,把这部作品推荐给大家。(3分)
答案:(示例)《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6.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4分)
A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1)A为何人?选段所叙何事?(2分)
答案: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2)此事直接给A带来怎样的后果?(2分)
答案:牢狱之灾(或杀身之祸,若将之具体化亦可,比如答“被黄文炳告发”“被蔡九知府捉拿”)。
7.阅读下面几则有关《水浒传》人物的选段,回答问题。(7分)
【甲】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乙】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丙】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丁】仰天长叹道:“不想我今日被高俅那贼陷害,流落到此,直如此命蹇时乖!”
(1)以上情节中,【甲】【乙】【丙】【丁】四个人物分别是(3分)(A)
A.武松 鲁智深 宋江 林冲
B.武松 鲁智深 吴用 林冲
C.李逵 宋江 鲁智深 武松
D.鲁智深 晁盖 林冲 吴用
(2)从【甲】【乙】【丙】【丁】中,任选一个人物,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与之相关的事件。
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如:吴用智取生辰纲(不超过20字)。(4分)
答案:(示例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示例二)武松景阳冈打虎。
(示例三)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示例四)林冲误入白虎堂。
三、名句默写(43分)
(一)直接默写。(15分,每空1分)
1.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
5.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8.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9.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11.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12.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13.有桃花红, 李花白 , 菜花黄 。(秦观《行香子》)
14.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二)理解默写。(28分,每空1分)
15.《岳阳楼记》中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传达的精神相似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16.《醉翁亭记》中表明“醉”与“乐”之间关系的画龙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 。
17.《醉翁亭记》中“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 ”为全文写景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
18.《行路难》(其一)一诗中借用典故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 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
19.《行路难》(其一)中以“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喻指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发展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21.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22.《月夜忆舍弟》中“ 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 ”两句诗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23.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溯古思今,把自己的遭遇同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化了咏叹主题的诗句是: 汉文有道恩犹薄 , 湘水无情吊岂知 ?
24.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将衰朽惜残年 !
25.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因思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
26.许浑《咸阳城东楼》中表达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变化沧桑的诗句是: 鸟下绿芜秦苑夕 , 蝉鸣黄叶汉宫秋 。
27.李商隐《无题》中既写自然环境,又表现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写主人公心境的诗句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28.秦观的《行香子》描绘的是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质朴自然,语言生动清新。其中“ 树绕村庄 , 水满陂塘 ”两句既写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又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作铺垫。
29.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上片的核心句是: 少年不识愁滋味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