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二)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随着各地景区惠民政策的实施,吸引了更多人走出家门,拥抱自然。今日秋风送爽,我们结伴来到重峦叠zhàng、云雾缭绕的国家森林公园。liáo阔的森林里,松tāo阵阵,鸟鸣声声,恍若进入一个童话世界。我们站在山巅之上,看到了大片树叶翩翩起舞,看到了沉甸甸的谷suì,看到了果实累累,真是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云雾缭绕( rào ) 山巅( diān )
沉甸甸( diàn ) 果 实累累( léi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重峦叠zhàng( 嶂 ) l iáo( 辽 )阔
松tāo( 涛 )阵阵 谷suì( 穗 )
(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案:各地景区惠民政策的实施,吸引了更多人走出家门,拥抱自然(或随着各地景区惠民政策的实施,更多人走出家门,拥抱自然)。
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 B (A.驶 B.流)在深冬的风里……/总理, B (A.亲爱 B.敬爱)的周总理,/泪眼,看不清你的遗容,/却只见你胸前/没有绶带,没有勋章,/只有一枚/你长年佩戴的像章,/像你一颗 A (A.火热 B.热情)的心,/跳动,跳动,/永不 A (A.停息 B.休息)。
3.下列对句中破折号作用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C)
A.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表示解释说明)
B.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表示声音的延长)
C.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表示意思的转折)
D.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表示声音的延长,这里指回音,渐弱)
解析:表示声音的延长。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 , , 。
①就在于党在百年历程中构筑起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谱系
②它们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
③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之所以能够代代传承
④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解析:通读所给语句可知,第③句中的“之所以……”与第①句中的“就在于……”形成逻辑关系,故第③句应在第①句前面;第②句中的“它们”作为第④句的主语,意为“它们凝聚着……”,同时“它们”又具体指代第③句中的“红色基因、革命薪火”。所以正确排序应为③①②④。
5.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A.《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纪念周总理的叙事诗,通过叙述周总理遍及全国的足迹,凸显了他为国为民的光辉业绩。
B.诗中“——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等句子运用的是连续反复的修辞手法。
C.诗人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来回答人民的发问,既展现了周总理为革命、为人民辛勤工作的生动画面,又深化了主题,营造出山水有情的动人意境。
D.单句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例如: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解析:《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抒情诗。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棠花祭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
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
你住了整整二十六年,我比你住得还长,到现在已经是三十八年了。
你在的时候,海棠花开,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几分钟散步观赏;夜间你工作劳累了,有时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树前,总是抬着头看了又看,从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后又去继续工作。
你散步的时候,有时约我一起,有时和你身边工作的同志们一起。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
我们在并肩欣赏我们共同喜爱的海棠花,但不是昨天,而是在十二年以前。十二年已经过去了,这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偶尔我感到是漫长的。
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爱,但是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满地。有人说,落花比开花更好看。龚自珍在《己亥杂诗》里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你喜欢海棠花,我也喜欢海棠花。你在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开,因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开着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压在书本里头,通过鸿雁带到日内瓦给你。我想你在那样繁忙的工作中,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这样也是一种享受。
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在花下树前,大家一边赏花,一边缅怀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你离开了这个院落,离开它们,离开我们,你不会再来。
你到哪里去了啊?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你经过春风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你,不仅是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国家的人民服务,而且你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为世界的和平,一直在那里跟人民并肩战斗。
曾记否?遥想当年,我们之间通过鸿雁传书,我们之间的鸿雁飞过欧亚大陆,越过了海洋,从名城巴黎,到渤海之滨的天津。感谢绿衣使者把书信送到我们的手里。
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寄给我的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像的明信片,你在明信片上写了“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这样英勇的革命的誓言。那时我们都加入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行列。宣誓的时候,我们都下定决心,愿为革命而死,洒热血、抛头颅,在所不惜。
我们之间的书信,可以说是情书,也可以说不是情书,我们信里谈的是革命,是相互的共勉。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
革命的前进,建设的发展,将是无限光明的、美好的。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我们无数的英雄儿女和爱国革命志士,为了挽救祖国,被敌人的屠刀、枪弹杀害。他们的忠骨埋在祖国一处处青山下,他们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大地山河。无数的战士倒下了,我们这些幸存者,为继承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双肩上的任务很重很重。
我与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我们是经过无意的发展,两地相互通信的了解,到有意的、经过考验的结婚,又经过几十年的战斗,结成这样一种战友的、伴侣的、相爱始终的、共同生活的夫妇。
每当我遥想过去,浮想联翩,好像又回到青年时代并肩战斗的生活中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我现在老了,但是我要人老心红,志更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努力为人民服务。
同志、战友、伴侣,听了这些你会含笑九泉的。
我写的这一篇,既不是诗,又不是散文,就作为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和随想吧。
邓颖超
一九八八年四月
(有改动)
6.海棠花在文中有特殊的意义,结合全文内容,理解题目《海棠花祭》的含义。
答案:一方面是关于西花厅海棠花美好的回忆,另一方面是作者借海棠花表达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
7.本文回忆了作者与周总理之间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至少答三点)
答案:①两人一起散步,并肩欣赏海棠花;②把海棠花压在书本里,通过鸿雁带到日内瓦给周总理;③周总理寄给作者明信片,用英勇的革命的誓言鼓励两人一起战斗;④回忆了两人的相识、交往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注意是作者与周总理之间发生的事,是两人共同参与的事。
8.试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的表达效果。
(1)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
答案:用第三人称是对周总理去世、周总理离开“我们”的直观的叙述。
(2)你离开了这个院落,离开它们,离开我们,你不会再来。
答案:用第二人称,好像在和周总理对话,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周总理不会再回来的难过、遗憾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人称代词的表达效果。从不同人称的表达效果的角度回答,第三人称便于直接客观地展示,第二人称往往可以拉近距离,便于抒发情感。(1)用一种直接平常的语气,虽然有深深的情感,但还是较内敛,直接陈述周总理离开的事实。(2)用第二人称,好像在和周总理对话,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深深的思念之情和不会再回来的难过、遗憾之情。
9.文中画线的句子看似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这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偶尔我感到是漫长的。
答案:不矛盾。“短暂”的意思是“这十二年”在作者忙碌的一生中不算太长,而且作者与周总理感情深厚,虽然周总理不在了,但对作者来说,两人相处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漫长”在于作者对周总理的无限思念,现在没有周总理在身边,因此觉得时间漫长。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深切的怀念之情。
(二)综合性学习。
10.学习了《周总理,你在哪里》,九年级(1)班拟举行以“爱党爱国,爱我中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精选名句】班级准备举行“爱我中华,天下国家”主题朗诵会,下列名句中符合该主题的两项是(AB)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推荐景点】同学们推荐了三处红色研学旅行景点,请你选择其中一处,仿照示例,写一句推荐语。
推荐景点:①井冈山 ②遵义 ③延安
推荐语示例:韶山,伟人故里,我们在这里探寻伟人成长的足迹。
答案:(示例一)井冈山,革命摇篮,我们在这里体会星星之火的无穷力量。
(示例二)遵义,转折之城,我们在这里探寻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
(示例三)延安,革命圣地,我们在这里感受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
(3)【书写感悟】下面是毛泽东和周恩来青年时期创作的诗歌。认真品读,写出你的感悟。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答案:(示例一)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坚定信念,以顽强的毅力,积极进取,奋斗不息,为社会创造价值。
(示例二)我们要有济世情怀,矢志不渝,为祖国贡献力量。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