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课时分层训练(五) 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语文 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05 课时分层训练(五) 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语文 九年级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11:4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五) 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的美,在于嫩柳初放的pīnɡ婷,在于百花齐放的鲜yán,在于春风吹拂的轻línɡ……目之所及,花红柳绿,燕子呢喃,让每一颗心都被润泽,每一种情感都被晕染。那些远的、近的,那些白的、粉的、红的、紫的、黄的……令人目不xiá接,只好赞叹,这就是四月的灿烂。
(1)根据拼音写汉字。
pīnɡ( 娉 )婷   鲜yán( 妍 ) 
轻línɡ( 灵 )   目不xiá( 暇 )接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嫩柳( nèn )   吹拂( fú )
呢喃( nán )   晕染( yùn )
(3)下面短语的结构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
A.嫩柳初放  B.百花齐放
C.花红柳绿  D.燕子呢喃
解析:C项是并列短语,其余三项为主谓短语。
(4)根据上下文,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润泽”的意思是 滋润;不干枯 。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D)
A.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B.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C.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D.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解析:A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C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C)
四月美在燕子安了新家, ;四月美在高飞蓝天的风筝, ;四月美在春耕的身影, 。最美人间四月天,请细细品味,让它与你一起美丽。
①田野有了动人的春色 
②开始温馨的生活 
③那是理想在翱翔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解析:本题可根据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选择。“新家”与“温馨的生活”相吻合,“风筝”与“翱翔”相吻合,“春耕的身影”与“田野”相吻合。所以正确的顺序应为②③①。
4.下列诗句与本课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不符的一项是(B)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析:A、C、D三项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象,符合本课诗歌所描绘的景象。B项,描写边陲大漠的雄奇风光,与本课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不符。
5.下列对本课诗歌的鉴赏及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林徽因,建筑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九十九度中》等。
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是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建筑美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结合起来,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C.这首诗的句式富有跳跃感和音乐性,词语的选取都非常考究,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渲染气氛。
D.“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如今在竞赛中保住上次的冠军称为“卫冕”。
解析:本诗的选词比较柔和、中性,结合“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等词可知,“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的说法有误。
(一)(2023·潍坊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 隼
南 翔
①“妈妈,妈妈……”
②母亲正在厨房准备午饭,隐约听到儿子在叫,一把关了水龙头。豌豆立在阳台上,盯着东墙边的鸟巢,并没有回头找妈妈的意思。随着两只红隼倏忽而至,豌豆的目光顿时又倾注在它们身上。
③妈妈见豌豆不停地舔手指,猜他担心红隼吃不饱。确实,在城市里喂养五只雏鸟,这对红隼父母真有点儿力不从心。“下午挖些蚯蚓,给它们解解馋吧。”豌豆给了妈妈一个难得的向日葵般的微笑,这是儿子能捧出来的最高奖赏。妈妈心里瞬间有了暖意。叮嘱他去洗手,他居然也答应了。洗过手,豌豆进了书房,铺开画本。
④豌豆是四岁时才被归到“星星的孩子”一类的。豌豆被确诊自闭症后,父母很长时间没回过神来。一直以来,豌豆行走迟、言语迟、表情也不丰富。希望的火苗点燃过无数次,又熄灭过无数次。在求医问药的途中,妈妈辞了职。爸爸出差变得多起来,时间也一次比一次长。爸爸虽然在家日少,但每月打来的钱足以让母子衣食无忧。
⑤趁煲汤的空儿,母亲溜到儿子身后看他画画。以前,她总想纠正一下儿子的线条、布局及设色,豌豆不听。好长一段时间,山川、河流、树木、人物……儿子的绘画真是天马行空。
⑥两个月前,一个雷雨天,家里飞来两只红隼。凌乱的阳台上,塞了碎画纸的矮胖旧花盆竟成了鸟儿温暖的避难所。从此,豌豆凡事坚持不久就转移注意力的状态也有所改变,观察鸟儿时的专注令人惊讶,常常一站一个钟头。绘画内容也万宗归一:只画阳台上的鸟儿。
⑦听中学的田老师说这是红隼,一种猛禽,母亲心里一紧,担心豌豆受到伤害。父亲安慰她:“万物有灵,你没见猫啊狗啊,也喜欢跟小朋友玩耍!”
⑧开始,红隼对靠近的人“鸟”视眈眈,发出咕咕的叫声。急得豌豆拦阻:“别靠近!”就为儿子多讲几句话,父母便觉得很值。何况豌豆还不时对着鸟儿自言自语。
⑨待到两只红隼不停地衔来树枝、草茎垫窝,一家人才顿悟,它们想在此安营扎寨了。一天,豌豆突然指着其中一只红隼连叫了两声:“翅膀,右边!”寻声看去,体形略大的雄鸟右翅受了伤,略带拖曳,收束也比左翅慢两三拍。
⑩“还是我儿子眼尖!”父亲一高兴,便拉着儿子进书房。未料豌豆搬动砚台时,砸伤了爸爸的脚背。豌豆吓得脸色发白,逃跑了。父亲在家养伤时,越想拉豌豆过去,豌豆离他越远。为此,他变得有些急躁不耐。母亲把怨艾藏在心中,一个人全力照顾豌豆。
见妈妈过来,豌豆俯身压住画本。妈妈佯做夺取,儿子抱着画本边跑边笑。当他躲在椅子后面时,妈妈抓拍了一张面部特写。看看他的眼睛、笑脸……豌豆跟正常的孩子有什么两样?他爸爸看到也会这样想的。
为了感谢妈妈带他去挖蚯蚓,豌豆忽然端出画本给她看。一幅是红隼妈妈在孵蛋;另一幅是五只雏鸟伸着粉红小嘴,争抢妈妈衔来的一条虫子;再一幅是红隼爸爸耷拉着右翅,在一旁昂着头守护着母子。母亲夸赞画得好。又道:“豌豆怎么帮它们啊?”豌豆说:“挖好多蚯蚓,妈妈吃,爸爸也吃。”母亲一愣,恍然道:“对,对!”
有时,豌豆在睡梦中连叫爸爸。母亲设法录下发给父亲。他却犹疑地回了一句:“是叫自己的爸爸吗?”母亲扑哧一笑:“你不觉得自己跟红隼爸爸很像吗?一个地上跑,一个天上飞。”
车子驶过几条街,路边一片绿意深深的菜园。守园人的小孙女蹦蹦跳跳跟过来:“哥哥,我帮你拿桶子好吗?”豌豆想了想,把桶递给了她。
小妹妹问一片像蝴蝶的菜花名字,豌豆平淡道:“蚕豆花。”母亲暗暗称奇,他只从绘本或电视中看过,就能毫不犹豫地与现实生活对上号!俩小朋友边挖蚯蚓边对话,豌豆有问必答。母亲发现,儿子跟同龄人比跟成人交流流畅许多。妈妈希望时光慢一些,好细细品味儿子的思维与表达。也真想让孩子的爸爸听一听。
田老师提醒,红隼受保护,不能人工投喂。豌豆有些沮丧。田老师安慰说:“红隼生存能力很强,不用担心。它们属于天空和森林,自由自在最好。”豌豆笑了。
母子二人走到阳台,发现红隼爸爸妈妈正在喂孩子,面前竟有十几只新捉的虫子,红隼的生存能力真的很强。豌豆风卷残云地吃着香蕉,眼睛一刻也没离开鸟巢。
饭后,母亲走进书房时,豌豆趴在桌边睡着了。母亲轻轻从他肘边抽出画本,这是儿子的新作:一只大鸟嘴里衔着一只虫子,另一只大鸟一旁侧脸看着它。衔着虫子的大鸟,右翅张开着。旁边写了五个字:爸爸喂孩子。
母亲一手捂着嘴,眼里和喉咙,顿时有几股热流同时汹涌而出……
(选自《人民文学》2023年第3期,有改动)
6.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文章开头,豌豆妈妈隐约听到儿子叫,就一把关了水龙头,体现了妈妈对患自闭症儿子的关心。
B.文中多处运用插叙,交代了红隼到来时的情形、豌豆的病情,以及豌豆一家的情况等,丰富了文章内容,构思巧妙。
C.“他爸爸看到也会这样想的”是妈妈的心里话,看到豌豆的状态,她很高兴,也渴望与豌豆爸爸分享。
D.豌豆将桶递给小妹妹,边挖蚯蚓边与她对话,由此可以看出豌豆很愿意与人分享,能与他人正常交流了。
解析:D项,“由此可以看出豌豆很愿意与人分享,能与他人正常交流了”表述有误,根据下文可知,仅表明豌豆刚开始愿与同龄人分享交流,不一定能与所有人正常交流。
7.从豌豆图画内容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他有了哪些变化?
答案:①豌豆的注意力变得专注;②能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想法;③开始用文字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8.文中两处画线句意味深长,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请综合两句赏析。
答案:豌豆对红隼一家的关心;对妈妈、爸爸的关心;呼唤爸爸回家,希望家庭团圆。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由“豌豆说:‘挖好多蚯蚓,妈妈吃,爸爸也吃’”可以看出,既表现出豌豆对红隼一家的关心,也间接表现出对妈妈、爸爸的关心。 由“旁边写了五个字:爸爸喂孩子”可以看出,豌豆呼唤爸爸回家,希望家庭团圆。
9.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①表现了母亲惊喜于儿子表达的显著变化,欣慰于辛苦付出终见回报,共鸣于儿子对父爱的强烈渴望等,丰富了文章内容。②收束全文,戛然而止又意味深长,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③通过描写母亲,集中表现了对信任、尊重等的理解和支持,对爱、和谐等的期盼,深化了文章主题。
(二)综合性学习。
10.班级举行朗诵会,李华同学在朗诵本课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忙解决。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1)在韵律上, 鲜 字和 莲 字押同样的韵。
(2)朗诵的整体节奏不应是( D )的。
A.舒缓 B.明快 C.和畅 D.深沉
解析:这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人间的四月天”的灿烂景象,表现了生命的希望和活力。因此D项不合适。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