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生活中的水溶液 教学设计--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科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3生活中的水溶液 教学设计--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科学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23 13: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3 生活中的水溶液 (第3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4.2.3生活中的水溶液
教学 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溶液配制的基本流程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理解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浓度的定量方法,建立“溶液浓度与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关系”的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能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定量分析与数学建模相结合”的科学思维;能结合实验数据验证溶液浓度的准确性,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探索实践:通过实验探究溶液的配制步骤,规范使用托盘天平、量筒等仪器的操作要点;通过对比不同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结果,掌握控制变量法和定量实验的操作规范。 态度责任:通过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尊重客观数据,避免因操作误差或主观判断导致的偏差;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完成溶液配制任务,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溶液的配制
学情 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2节《生活中的水溶液》(第3课时),主要学习溶液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学生在前两课时已经学习了溶液的形成、溶解性、饱和溶液等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如使用天平称量、用量筒量取液体等,这为本课进行定量配制溶液的实验探究奠定了操作基础。他们对医院输液用的生理盐水浓度、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等生活与科技情境充满兴趣,能激发其对“如何准确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探究欲望。然而,在认知层面,学生虽然理解溶液浓度的粗略概念,但对“溶质质量分数”这一定量表示方法的内涵掌握不牢,容易混淆溶质、溶剂与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稀释计算或误差分析时思维容易混乱。对于“称量时砝码生锈”“俯视量筒读数”等实验操作误差如何影响最终浓度,缺乏系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学习能力上,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但在将数学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时,迁移能力较弱,且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严谨性仍需加强。他们正处于从定性思维向定量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的完整实验流程,结合误差分析表格,帮助其建立“控制变量”“定量分析”和“误差溯源”的科学思维,强化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从而真正理解溶液配制的科学本质。
教学 准备 课件、课本、视频、活动器材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人们平常在医院输液用的氯化钠注射液浓度是0.9%,又称生理盐水。氯化钠注射液太浓或太稀都不利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因此在配制溶液时,必须准确地控制溶液的浓度。 利用医院输液生理盐水浓度实例,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自然引出溶液浓度的定量表示需求,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新知讲授 溶液的配制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定量表示溶液的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0.9%的生理盐水就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的溶质相对含量就越大,溶液的浓度也越大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直接套用公式或变形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一定温度下,固体的溶解度越大,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溶液稀释或浓缩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0.9%的生理盐水就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例题:为了配制 2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0 . 9 % 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解:= × 溶质质量分数= 200 g×0.9% = 1.8 g = -= 200 g-1.8 g = 198.2 g 答:需要 1.8 g 氯化钠和 198.2 g 水。 溶液的配制 目标 1.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方法。 2.练习称取、量取、溶解、滴加、取用固体和液体等基本实验操作。 器材 大烧杯、电子天平、500mL量筒、玻璃棒、药匙、滴管、细口瓶、标签纸、氯化钠。 过程 1.计算: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300g,需要氯化钠__g、水___mL。 2.称量:用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向量筒内倒水,等接近规定刻度线时停止倒水,改用滴管滴加,量取所需的水。 3.溶解:将称取的氯化钠放入大烧杯,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待氯化钠完全溶解时,0.9%的氯化钠溶液就配制完成了。 4.转移:把大烧杯中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在标签纸上写上“氯化钠溶液/0.9%”,贴在细口瓶上。 问题讨论 请分析上述探究实践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其中哪些误差会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质的质量增大或溶剂的质量减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溶质的质量减小或溶剂的质量增大 →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溶液,其密度也往往不同。生产上常把某溶液的密度和其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列成对照表,以便快速地查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对某溶液进行稀释或浓缩,例如实验室所用的稀硫酸就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来的。 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溶液,其密度也往往不同。生产上常把某溶液的密度和其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列成对照表,以便快速地查询。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对某溶液进行稀释或浓缩,例如实验室所用的稀硫酸就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来的。 溶液稀释时不变的量是什么 溶液浓缩时不变的量又是什么 例题:实验室备有溶质质量分数为98% 的浓硫酸,现需要配制 1000 mL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请完成以下计算: (1)需要配制的稀硫酸质量。 (2)所需浓硫酸的质量。 (3)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解释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建立“浓度与溶质、溶液质量关系”的科学观念,强化定量思维。 详细说明配制溶液的操作流程(计算、称量、溶解、转移),规范实验操作要点,培养严谨的实践能力 展示计算公式及变形,训练定量分析能力,强化“数学建模与科学问题结合”的思维方法。 分析配制中可能的误差原因,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操作,培养数据严谨性与逻辑推理能力
课 堂 练 习 【典例1】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克,结果所得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8%,请你帮助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是(  ) A.氢氧化钠固体不纯,含有杂质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C.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时,没有放在玻璃皿中称量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水面刻度读数 【答案】D 【解答】A、氢氧化钠固体不纯,含有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若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若没有使用游码,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C、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时,没有放在玻璃皿中称量,会腐蚀托盘,不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水面刻度读数,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故选:D。 【典例2】小灵同学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NaCl)溶液50g。其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实验步骤均操作无误 B.溶解时部分氯化钠固体从滤纸中撒落,将会影响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用量筒量取所需的45mL的水时,如果仰视刻度线,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等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如有液体从烧杯中溅出,将会影响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B 【解答】解:A、图中的实验步骤中,瓶塞没有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解时部分氯化钠固体从滤纸中撒落,会造成实际取用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将会影响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等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如有液体从烧杯中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将不会影响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典例3】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正确的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答案】C 【解答】解:A、①→②,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②→③过程中,为恒温蒸发过程,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②是恰好饱和的溶液,在②→③,恒温蒸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②是恰好饱和的溶液,在②→③,恒温蒸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温度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大,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典例4】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6g氢氧化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30g 【典例5】在进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中,科学老师需要配制1000克生理盐水。 (1)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其中“0.9%”表示的含义为 。 (2)通过计算说明,配制1000克生理盐水,需要10%的食盐溶液和蒸馏水的质量各多少? 【解答】解:(1)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其中“0.9%”表示的含义为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氯化钠;故答案为: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氯化钠; (2)设需要10%的食盐溶液的质量为x,则: 1000g×0.9%=x×10%,解得x=90g,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1000g-90g=910g 答:配制1000克生理盐水,需要10%的食盐溶液90g,蒸馏水910g。
课 堂 小 结 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有关计算: 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或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液稀释或浓缩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同时要注意进行误差分析。
板 书 设 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