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一单元生态系统 课题 2 从吃与被吃说起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能说出食物链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知道食物链通常从生产者开始,到顶级消费者结束。 科学思维目标:能基于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分析、推理出食物链的构成,培养逻辑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能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找出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绘制简单的食物链,提高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 态度责任目标:树立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认识到食物链中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明白破坏其中某一环节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理解掌握 练一练 ☆☆☆ 预估时间
1.“草→兔子→狐狸”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初级消费者是( )、次级消费者分别是( )。 2.判断:食物链中的生物一定是动物和植物,不包括微生物。( ) 3.请列举出一条你知道的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4.解释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 预估时间
5.模拟小生态瓶(包含水草、小鱼、河沙等),观察并记录小鱼和水草之间的食物关系,尝试写出食物链。 6.用卡片分别代表不同生物(如小麦、蝗虫、青蛙、蛇、鹰),通过小组合作,排列出正确的食物链,并说明排列依据。 6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 预估时间
7.某片森林里,大量砍伐树木(生产者),分析这会对依赖树木的昆虫(初级消费者)以及以昆虫为食的鸟类(次级消费者)等生物产生什么影响,结合食物链知识说明。 5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 预估时间
8.想象一个未来的生态场景,由于环境变化出现了新的生物,尝试设计一条包含新生物的食物链,并阐述该食物链的合理性。 5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9.小组合作,调查学校周边的小公园或绿地的生态情况,绘制出其中的食物链网,制作成海报并在班级展示,介绍其中生物的相互关系以及保护建议。 10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草、兔子、狐狸
×
水稻→害虫→青蛙(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因为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 - 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如果食物链超过5个营养级,到最高营养级时,能量会少到不足以维持生物的生存,所以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实验探究 做一做
5.水草→小鱼
6.小麦→蝗虫→青蛙→蛇→鹰
实践应用 固一固
7.大量砍伐树木(生产者),会使依赖树木的昆虫(初级消费者)的食物来源减少,昆虫数量会随之减少;而以昆虫为食的鸟类(次级消费者),由于昆虫数量减少,食物不足,其数量也会受到影响而减少。因为在食物链“树木→昆虫→鸟类”中,生产者树木减少,导致后续营养级的生物因能量和物质来源减少而数量下降。
迁移创新 试一试
8.示例:未来生态场景中,出现新生物“光叶”(能利用特殊光线合成有机物),设计食物链:光叶→新型食光叶虫→未来鸟。合理性:“光叶”作为生产者,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新型食光叶虫以“光叶”为食,是初级消费者;未来鸟以新型食光叶虫为食,是次级消费者,符合食物链中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和捕食关系逻辑。(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9.调查与绘制:小组同学先观察学校周边小公园或绿地里的生物,记录植物(如小草、树木等)、动物(如蝴蝶、蚂蚁、小鸟等)。然后梳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绘制食物网,比如小草被蝴蝶的幼虫吃,蝴蝶被小鸟吃;树木上的蚜虫被瓢虫吃等,将这些关系用箭头连接成食物网。
海报展示与介绍:在海报上呈现食物网,介绍其中生物的相互关系,比如生产者(小草、树木等)为消费者(蝴蝶、蚜虫等)提供食物,消费者之间又存在捕食关系,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保护建议可以是不随意破坏植物,不捕捉小动物,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因为食物网中任何一种生物的减少或增多,都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