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2.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 四年级
目
录
01.聚焦
02.探索
03.研讨
04.拓展
05.总结
导入
是谁,把食物转变为我们人体的养料和能量?
聚焦
食物在口腔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食物吃进去后,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
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索1
观察目的:观察馒头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变化过程。
观察准备:馒头、镜子。
观察方法:
1、咬一口馒头,咀嚼1次,对着镜子先观察馒头的变化,接着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将口腔中的馒头咀嚼3次,对着镜子观察馒头的变化,并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3、再将口腔中的馒头再咀嚼5次,对着镜子先观察馒头的变化,并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索1
咀嚼一次 咀嚼三次 咀嚼五次
食物 图片
食物的状态 嘴里的馒头被咬开,有一些湿润 完整的馒头被分成许多的小碎块,碎块黏在一起了,又湿润了一些 碎块已经变得稀烂了,很湿
我们的感觉 馒头被轻易地咬开,软软的 馒头有点硬,舌头上感觉 有许多馒头渣 跟开始的馒头完全不一样了,湿湿黏黏的,有甜味
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索1
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观察分析与结论
观察分析
总结
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在咀嚼食物时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
(1)牙齿用来撕咬、切碎、嚼烂食物。
(2)舌用来搅拌食物。
(3)唾液中有溶菌酶、淀粉酶等,除了用来清洁口腔、消化食物,还有润滑作用。
科学零距离
一分钟了解唾液
观察牙齿
探索2
1.牙齿的分类。
牙齿种类 牙齿图片 牙齿形状 牙齿作用
门齿 形状薄,就像切刀 切割食物
犬齿 形状尖利 撕碎食物
臼齿 表面宽大凹凸不平 咀嚼食物
观察牙齿
探索2
2.牙齿的功能。
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门齿:可将馒头、饼干、水果等整块的食物分次切割下来,便于在口腔里咀嚼。
犬齿:形状尖利,能将猪蹄、牛筋等多纤维的韧性食物撕裂开来。
臼齿:能将各类食物磨碎,磨细。不同形状的牙断非常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咀嚼工作。
科学零距离
了解牙齿
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比骨头还要硬),除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人一生要萌出两次牙齿。第1次萌出的叫乳牙,上下颌左右侧各5个,共20个,由出生后6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长全。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第2次萌出的叫恒牙,上下颌左右侧各8个,共32个。6~7岁时萌出第1磨牙,并开始更换乳牙;至13~14岁乳牙全部换完。但第3磨牙(又称“智齿”或“尽头牙、立事牙”),在18~30岁萌出,有的不萌出或部分萌出。
模拟馒头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
探索3
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实验材料:大塑料口袋、硬纸板。
(1)用硬纸板模仿门齿和犬齿的外形,用大塑料口袋装满空气模仿臼齿。
(2)学生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
(3)观察“馒头”在口腔里发生的变化。
模拟馒头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
探索3
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实验步骤:
吃“馒头”时,门齿和犬齿会将“馒头”切断撕碎,让“馒头进入口腔,舌将它送到白齿处磨碎,并搅拌食物。
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实验结论:
牙齿的功能是切割、撕碎、咀嚼食物,舌的功能是传送和搅拌食物。
研讨1
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经历了哪些过程?
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食物在口腔里的牙齿、舌和唾液共同作用下变成湿软细小的食物糜[mí]。
①在口腔里经过牙齿撕咬、切碎、嚼烂;
②舌配合传送和搅拌食物;
③唾液使食物湿润,并通过溶菌酶、淀粉酶等初步消化食物。
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需要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变小、变软、水分变多等变化。
研讨2
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模拟活动,说一说牙齿和舌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牙齿中的门齿切割食物、犬齿撕碎食物、臼齿咀嚼食物,舌起到传送和搅拌食物的作用。
我把食物切
碎、嚼烂。
我把食物充
分搅拌。
研讨3
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还有其他
参与者吗?
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口腔会在咀嚼的过程中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多种消化酶将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水解为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素。
研讨4
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
便利条件?
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咀嚼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是预先消化一部分食物,减轻消化道的负担。唾液分泌还有利于食物的湿软,不至于伤害到食道,有利于下咽。
科学零距离
吃东西要“细嚼慢咽”
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我们知道,胃是身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但食物要在口腔里经过咀嚼并加入适量唾液初步处理之后才能进入胃,实验表明,食物只有转化成液体状态才有机会被人体吸收,固体食物是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我们所吃的食物大多数是固体的,因此需要咀嚼将其磨碎,咀嚼得越碎,食物越容易转化成液体状态,人体对其营养吸收的比例就越高。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每口能咀嚼30次最好。
拓展
牙齿会生病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在口腔内细菌的作用下,牙齿硬组织脱钙和有机质分解使牙齿组织破坏、崩解,在牙齿上形成龋洞的一种疾病。龋齿的患病率在儿童中可达90%以上。
拓展
蛀牙是怎样形成的
拓展
保护牙齿的方法
(1)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不要过多地吃甜食。
(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拓展
如果长期不刷牙会怎样
拓展
正确刷牙的方法及步骤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总结
牙齿
舌头
唾液
门齿:切割食物
犬齿:撕碎食物
臼齿:咀嚼食物
传送、搅拌食物
初步消化淀粉
练习
一、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口腔中有32颗牙齿。( )
2.门齿、大齿、白齿分工明确,互相之间没有联系。( )
3.口腔里的唾液会把食物磨成小块。( )
4.食物要靠牙齿咬碎,所以口腔中只有牙齿最重要。( )
5.经常刷牙可以预防龋齿。( )
6.牙齿可以帮助消化,所以它也是消化器官。( )
7.牙槽脓肿会使牙髓坏死,所以要讲究口腔卫生。( )
8.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蛙牙,保护牙齿,所以每天要刷一次牙。( )
练习
二、选择题
1.食物进入口腔后,和( )充分混合,开始消化。
A.舌头 B.唾液 C.牙齿
2.我们说,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主要是指( )。
A.牙齿切碎食物 B.舌头搅拌食物 C.唾液分解食物
3.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会( )。
A,消失 B.有甜味 C.越来越硬
4.当米饭进入口腔时,( )。
A,要充分咀嚼 B.要快速下咽 C.咀嚼多少无所谓
C
B
B
A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