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课时分层训练(十四) 14 回忆我的母亲 语文 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8 课时分层训练(十四) 14 回忆我的母亲 语文 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09:4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四) 14 回忆我的母亲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  ,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zhóu娌相处都很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jì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zhóu( 妯 )娌   相处( chǔ )
周jì( 济 )     亲戚( qi )
(2)依次给语段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和睦 和气 管教
B.和蔼 和谐 管束
C.和谐 和气 管教
D.和蔼 和睦 管束
(3)下列与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破折号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D )
A.“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B.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C.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D.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解析: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项,表示声音的延长;B项,表示意思的转折;C项,表示意思的转折;D项,表示解释说明。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排比 的修辞手法。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志愿者们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B.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C.有些生意人为富不仁,靠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生财致富,实在可恶。
D.母亲不仅吃苦耐劳,还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妇女,她鼓励孩子去开创新的生活。
解析:“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不符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通过手工制作课程,学生们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B.近日,全国铁路公安机关集中整治“霸座”“阻挡车门”“强行进站”等扰乱车站秩序。
C.《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
D.给孩子什么样的现在,他们就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以遏制学校甲醛超标、问题跑道等事件为切入口,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这是道德底线。
解析:缺少宾语,应在“秩序”后加上“的行为”。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母亲的浪漫
张亚凌
①我一直觉得,母亲从骨子里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人。
②记得小时候,切面条时,母亲总会把我喊到案板前问:“凌娃,想吃啥样子的面条?”我呢,歪着脖子仰着脸蛋,边瞎想边瞎说。母亲就按我说的样子来切: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我说啥她就切成啥样的。父亲总责怪母亲说:“大人没大人样,你就跟着娃贪玩吧,吃一顿饭都吃得乱七八糟。”
③父亲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我的参与、我的瞎想瞎说,我才嬉戏般吃完没油水、没菜的杂粮面条,还吃得有滋有味。
④用糜子面、玉米面、红薯面蒸馍馍时,母亲更民主。我们兄妹没事,都可以趴到案板上参与。洗干净的各种豆子就放在旁边,馍馍的形状随便捏,可以在里面放进自己喜欢的豆子。母亲只是强调说:“自己捏的馍馍,蒸熟后就是自己的了,得吃完,不许耍赖的。”已经说好了,我们就没有抱怨地吃着其实并不喜欢吃的各种馍馍。不过就因为有几粒豆子包在里面,且是自己包进去的,吃的时候感觉就好多了。
⑤想想看,几个箅子上,东倒西歪着不同形状的馍馍,谁家会这么开明?只有浪漫的母亲才会想到用这种方式刺激孩子们的味蕾,唤起孩子们的食欲。
⑥母亲的浪漫,当然不止这些。
⑦上小学时,吃个苹果都像过年一样隆重的年月,院子里的苹果树上结了多少苹果,都在母亲反反复复中数得清清楚楚,我们绝对没有机会偷吃的。摘苹果是母亲亲自做的事情。A高处的母亲会站在梯子上小心地摘下来,绝不会不小心撞掉一个苹果的。不过,母亲每次都会留一个苹果在树上,说是给鸟雀的。
⑧树上是结了好些苹果,可一条巷子好歹也有二十几户人家,每家送两个,也留不下几个让我们吃。我们自然也不会空手回来的,我们不过是用苹果一种味儿,换来了很多味儿。
⑨呵呵,人都吃不饱,还给鸟雀留。一棵苹果树让我们吃到了许多味儿。这都是母亲的浪漫啊。
⑩记得那年,我要外出求学了,母亲把我和父亲送到村口。我们准备走了,母亲又喊住了我,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后面还挂着一个小绒球。“把大门钥匙带上,我娃走得再远,都会觉得像在自家屋里一样舒坦。想家了就看看钥匙,家门就推开了。”我和父亲已经走了老远,母亲还在叮咛。
还别说,想家了,我就掏出钥匙。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就被慢慢地稀释了。
我一直觉得,给我钥匙是母亲做的最最浪漫的事。
母亲真是个浪漫的女人。田地分到各家各户了,人家种庄稼,都磕着边种,母亲倒好,地前面种一溜向日葵。只是为了好看——不等熟好,就被路人摘了。在父亲嘟哝不合算时,母亲说:“咱看了芽儿拱出地面,看了叶子变宽变大,还看了多日的葵花盘;人家就图了个嘴快,还是咱划算。”
瞧瞧母亲,算得失都算得如此浪漫!说实在的,我成长的快乐得益于母亲的浪漫。
也记得三十多年前去赶集的事。8分钱一碗香喷喷的踅面,娃娃们围着吃,大人们乐呵呵地看着,不吃也香。而我的母亲则是将我拉到书摊前,慷慨地给我两毛钱,并嘱咐道:“好好看。”
母亲信奉“嘴瘾一过就消化了,眼瘾一过就留心里了”,当别的母亲给自己孩子带回来吃的东西时,她给我带回来的多是本子、笔,或者书。三十多年前的关中农村,连吃饭都是问题,母亲却给我订了一本少年阅读的杂志。
巷子里别的女人不理解我的母亲,说她“不会过日子”,B 可我知道,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里,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
(有改动)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文中通过“我”的观察来回忆母亲的浪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B.第②段中母亲按照“我”说的样子来切面条,父亲却责怪母亲,通过对比表现出父亲的冷漠、自私。
C.文中多次出现“浪漫”,既表明母亲生活的智慧,又暗示她对美的追求,洋溢着敬佩之情。
D.本文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蕴含至爱深情,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
解析:根据第②段中“父亲总责怪母亲说:‘大人没大人样,你就跟着娃贪玩吧,吃一顿饭都吃得乱七八糟’”可知,父亲责怪母亲只是因为吃一顿饭都吃得乱七八糟,并没有表现“父亲的冷漠、自私”。
5.请依次概括文章记叙有关母亲“浪漫”的事情。
(1)小时候,母亲用各种方式唤起孩子们的食欲,“我们”吃得有滋有味。
(2)上小学时,母亲将自家苹果送给邻居,让“我们”吃到很多味儿,还留一个给鸟雀。
(3) 外出求学时,母亲给“我”家里的大门钥匙,并叮嘱“我”想家了就拿出来看看,化解“我”想家的难受劲。 
(4) 田地分到各家各户的年代,母亲却在地前面种一溜向日葵,认为好看很划算,她把得失算得很浪漫。 
(5) 三十多年前,母亲慷慨买书,为“我”订阅少年阅读的杂志,让“我”过眼瘾,丰富“我”的心灵。 
6.阅读全文,概括作者母亲的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①关爱子女,充满智慧。为了唤起孩子们的食欲,母亲会想到各种方式刺激孩子们的味蕾。②心地善良,有爱心。摘了苹果,母亲会给每家送两个,并且每次都会留一个苹果在树上,说是给鸟雀的。③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田地分到各家各户后,母亲会在地前面种一溜向日葵,被路人摘了以后,母亲却认为看到了花开的过程很划算。④目光长远,有见识,重视教育。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慷慨买书,让“我”过眼瘾,并且给“我”订少年阅读的杂志。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③~⑤段相关内容可知,母亲关爱子女,且母亲充满了智慧。根据第⑦段和第⑧段相关内容可知,母亲心地善良,有爱心。根据第 段可知,母亲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根据第 段和第 段相关内容可知,母亲目光长远,有见识,重视教育。
7.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进行批注。
 (示例一)选A。“小心”写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母亲摘苹果时动作的小心翼翼,“绝不会不小心”双重否定是为了强调母亲摘苹果时动作的谨慎、仔细以及对苹果的珍视,同时引出下文留一个苹果在树上给鸟雀这一细节,引起读者思考,进而表现了母亲的浪漫。
(示例二)选B。在当时艰苦的生活中,母亲的浪漫体现在对生活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子女富有智慧的教育上,这些不仅使“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而且培养“我们”获取生活的快乐与幸福的能力,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与认可。 
(二)综合性学习。
8.学完本课后,语文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以“感受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经典再现】
①请写出连续的两句与母亲有关的诗句。
 (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②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示例一)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示例二)儿行千里母担忧。 
③请写出一部与母亲有关的文学作品。
 (示例)高尔基的小说《母亲》。 
(2)【品味母爱】
活动中,某同学唱了一首《母亲》,歌中唱道:“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儿,有人给你擦。”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歌词。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日常生活中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读来让人为之动容。 
(3)【抒写我心】
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制作一张贺卡送给母亲,你准备把贺卡设计成什么形状?为什么?你想要写些什么话向妈妈倾诉你对她的情感?
 (示例)心形。用一颗心表示对妈妈的爱。妈妈,我们的心永远相连,无论走到哪儿,我都能感受到您的牵挂。妈妈,我爱您,祝您永远健康、快乐!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