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成果展示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én) 粘轻怕重(zhān)
B.劳碌(lù) 鄙薄(bó)
佃农(diàn) 漠不关心(mò)
C.妯娌(zhóu) 不辍(chuò)
淫慢(yín) 血雨腥风(xiě)
D.纯粹(cuì) 旌旗(jǐn)
捷报(jié) 取义成人(rén)
解析:A项,“粘”应为“拈”,“拈”应读“niān”;C项,“血”应读“xuè”;D项,“旌”应读“jīng”,“人”应为“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我们提倡创新精神,提倡标新立异、见异思迁,坚决反对狭隘保守思想。
B.他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大家称他是人民的老黄牛。
C.为富不仁只会让你失去朋友和尊重,而真正能够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尊重和信任。
D.倡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刻苦钻研精神,匠心筑梦,才能培养出更多揽月潜洋、勇于挑战的科研人才,以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
解析:“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贬义词,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
A.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
B.虽然目前科学上尚无证据表明微塑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但其潜在影响也无法让我们不容忽视。
C.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D.人的一生约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失当,应删去“不容”;C项,搭配不当,应删去“和范围”。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 , ,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③②⑤
解析:前文中说“为什么”,后边应该是说明原因,应接第④句;后面围绕“修身”来说明第④句中的衣是“身份的体现”。先用第①句古人的言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引出“修身”,指出“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这”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第⑤句应排在第①句后;第②句进而说明“修身”需要“对身体的包装行为”,第③句是对第②句的解释说明。所以正确顺序为④①⑤②③。
5.(2024·济宁汶上县期末改编)整本书阅读及语言运用。(13分)
(1)为增强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动力,班主任选择了下面这幅作品作为宣传海报,请用简洁、通顺的语言概括公益海报作品的寓意。(4分)
(示例)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强大我们的内心,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在人生的赛道上奋勇奔跑,勇往直前!
(2)2024 年 1 月 6 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报道,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当日 9 时上线运行,这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请结合下面三张邮票上的故事情节及孙悟空的形象特征,说说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得名的原因。(4 分)
邮票上的故事分别为“悟空拜师”“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这一系列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孙悟空的聪明、活泼、忠诚、疾恶如仇,他富有个性,敢于打破常规,是机智、勇敢的化身。“本源悟空”其名取义于孙悟空之灵动与智慧,寓意我国量子科技前景美好。
(3)读完《西游记》,子涵同学发现,孙悟空一路走过很多山,这些山代表着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的成长和突破。请结合作品中有关“山”的故事情节,谈谈你从中悟到的“成长真经”。(5分)
(示例一)孙悟空最初在花果山称王享乐,后来离开花果山,划着木筏,漂洋过海去拜师学艺。我感悟到: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
(示例二)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经过五百年修行,才被唐僧救出,随其西天取经。我感悟到: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
(示例三)取经路上,路阻火焰山,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才得以通过。我感悟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才能克服。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 志向 )
(2)非宁静无以致远( 达到 )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淫慢则不能励精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
B.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C.夫君子之行
逝者如斯夫(《〈论语〉十二章》)
D.夫君子之行
曲肱而枕之(《〈论语〉十二章》)
解析:A项,都是副词,就;B项,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介词,凭借;C项,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D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胳膊。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没办法成就学业。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9.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
用意: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启发:(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年老时后悔。
(二)(2024·石家庄行唐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3分)
江姐,我一生的榜样
张桂梅
①江姐的艺术形象,大家都很熟悉,蓝布旗袍、红色毛衣、洁白围巾。她是我一生的榜样。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
②读小学时,我是班长,学会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我成了少先队员,戴上了红领巾。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们一路哼唱的歌是:“翻过小山岗,走过青草坪,烈士的墓前来了红领巾……”
③读中学时,学校排练歌剧《江姐》,选了我做主演,我别提多高兴了。我们的首场演出在一家俱乐部,观众是附近的学生、老师、农民和工人。观众席上,父亲得意地向身边人介绍我这个“江姐”:“这是我的姑娘!这是我的姑娘!”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很热烈。他们不敢相信,一群中学生会把这个歌剧演得这么好。
④江姐的形象,又美又忠诚纯粹,我很佩服。她的唱段和台词,我倒背如流。一开始孙明霞送江姐上船时,江姐唱的是:“看长江,看长江,战歌掀起千层浪;望山城,望山城,红灯闪闪雾茫茫。一颗心似江水奔腾激荡,乘江风破浓雾飞向远方。”孙明霞唱:“祝你像江上白帆乘风破浪,祝你像山间青松傲雪凌霜!”
⑤演江姐,学江姐,她的坚强,她的忠诚,她的坚定信仰,她的无畏,成了我一生的楷模。当时,我便暗下决心,要以她为榜样,做她那样的人。
⑥18岁那年,我追随姐姐来云南支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今香格里拉)林业系统工作,一头扎进了大山里。我到工段熟悉工作,记得那里满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我参加了养路段的大会战,任务是保证运木材的便道畅通。一天山坡塌方,把我整个人埋了起来,幸亏工人们手脚麻利,把我从土里救出来……
⑦后来,我阴差阳错地成了林业局子弟学校的老师。我当时没读过师范,也没进过大学,中学出来教中学,心里真有点发怵。初为人师的种种不适应,并没有压倒我。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给他们洗衣服、缝扣子,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革命精神始终滋养着我。与“江姐”们比,我差得远呢!我心里一直想着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形象和情节,下决心把工作干好,默默向他们看齐。
⑧再后来,我调到丽江华坪工作,健康出了问题,又遭遇家庭变故。在同事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走出了人生低谷。工作中,我体会到教育对山区女性的重要性,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了免费的女子高中,为此吃了些苦。在持续家访中,我更加坚定了办好女子高中的信念。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些?这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
⑨每周一,我们女子高中全体师生在大操场上宣誓,面对着“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的红色大字。每周六上午,我们全体上思想政治课,讲革命前辈、红色故事。课间操,学生们一起跳“南泥湾”。我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我希望孩子们记住江姐,也记住在女子高中的那“一抹红”,这将是她们终生受用的财富。
⑩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有学生和我说:“我上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入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我们在学生心中深埋一颗颗红色种子,帮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改动)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文章围绕着江姐是“我”一生的榜样这一中心选择材料,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江姐是怎样影响“我”的一生的。
B.第①段通过一组四字短语勾勒出江姐的艺术形象,突出江姐在“我”心中的地位。
C.文章中写中甸县“满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旨在表现山区风景宜人。
D.文章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丰富情感,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无私奉献的情怀。
解析:文章第⑥段中“记得那里满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一方面表现中甸县地处偏僻,生活条件艰苦,表现“我”不怕困难、坚强无畏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运送木材的大会战的内容作铺垫,并不是为了表现山区风景宜人。
1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出父亲为“我”出演《江姐》并且做了主演而感到激动和自豪。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第③段画线句中“得意”是神态描写,“这是我的姑娘!这是我的姑娘!”是语言描写,这两句话连用了两个叹号,运用感叹的语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我”有幸能够出演《江姐》,并且做了主演,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12.江姐具有坚强无畏的精神、忠诚信仰的品德。文章通过哪几件事表现了这种精神和品德对“我”的影响?请简要概括。(3分)
①冒着死亡危险参加养路段大会战;②顶住压力当山区学校教师;③克服困难创办免费女子高中。
13.文章结尾处引用了学生的话,其中蕴含了哪些深意?(3分)
①说明高中办学理念已初见成效;②红色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产生了深远影响;③表明红色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20分)
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
葛 闪
①小区门口有个补鞋的老者,头发被风霜染得花白,脸上满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出的千沟万壑,年轻时还折了一条腿。老者虽身残,却心善,坚持良心做人,修补一双鞋只收两元钱。小区里的人看他可怜,也都极为照顾他。
②上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染着黄发的小伙子,把自己的运动鞋送给他补。无论老人怎么尽心尽力,他却总是嫌老人补得不好,不停地让老人返工。我站在旁边实在气愤不过,张口欲为老者抱不平,但老者仿佛看出我的心思,用一个温暖的眼神阻止了我。就这样,老者反反复复为小伙子修补了好几次。小伙子这才心满意足,丢下了十元钱,说:“反反复复补了这么多次,十元钱就不找了。”说完,便吹着口哨离开了。
③小伙子转身离开的时候,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给了我一个狡黠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他是故意找借口来帮助补鞋的老者。这样,既能帮助老者于无形,又能维护老者的尊严。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
④前不久吃早餐时,我被邻桌的一对母女吸引住了。她们雍容华贵的穿着、优雅的吃态,着实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⑤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孩放下筷子,向早已吃完的母亲娇声说:“妈,我饱了,剩下的三个包子我不吃了。”母亲点着她的额头,笑嗔她是个败家女,示意她打包带走,女孩却表示,区区几个包子,不值得打包。
⑥母亲笑了:“刚才你还拼命喊饿,现在又说吃饱了。以前你说我花钱大手大脚,你看现在你也开始败家了。”
⑦母女俩优雅地离开了餐厅,出门时,女孩回头望向刚才吃饭的地方,眼神里满是温暖。餐厅里一个衣着褴褛的颇像拾荒者的老太太,迅速地把三个小笼包当珍宝似的放进碗里。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
⑧也是那一瞬间,在这个极冷的早晨,我的心一片明媚,春暖花开。
⑨去年夏夜,我和看护桃园的三叔公聊天,突然听到窸窸窣窣声。我马上提醒三叔公,肯定是偷桃的蟊贼,并拿起了一根木棍。
⑩“不,”三叔公阻止住我,“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缺一口桃子吃?这么晚偷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你要是猛地过去了,孩子们一慌,万一从桃树上给摔下来怎么办?随他们吧。”三叔公眉眼里爬满的都是慈祥。
那一晚,我觉得整个天与地间都是那么美好。
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会遇到诸多苦难的字眼,但在这个尘世里,也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宛如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
(有改动)
14.题目《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中的“美好”在文中具体指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6分)
第一件事:染着黄发的小伙子让老人补鞋时,故意让老人返工,实际想让老人多挣钱。第二件事:一对母女吃饭时,小姑娘故意剩下三个包子让衣着褴褛的老太太吃。第三件事:看护桃园的三叔公不阻止孩子们偷桃,怕孩子们一慌从树上摔下来。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通读全文,从第②③段、第⑤~⑦段、第⑨⑩段,筛选提炼关键信息,归纳概括即可。
15.“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这句话属于 环境 描写,其作用是 衬托出作者明白小伙子的善良举动后的一种美好、愉悦的心情 。(4分)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抓住关键词,把握环境特点,联系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16.第⑦段“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中的“良苦用心”指什么?(4分)
指女孩将剩下的三个包子有意留给像拾荒者的老太太的做法。
17.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请抄写在横线上。(2分)
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会遇到诸多苦难的字眼,但在这个尘世里,也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宛如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
18.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写一例。(4分)
遇到过。(示例)烈日中或暴雨中为交警撑起一把伞。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理解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用简练的语言记述个人经历即可。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上的故事,凝聚着无尽的人生,或令人感动振奋,或引人慨叹深思;舞台上的人物,折射出多样的人格,或有着动人的风采,或有着可憎的面目……
请以“舞台”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500字以上。
答案:略。
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