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专项突破提升(三) 语文 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4 专项突破提升(三) 语文 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09:4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突破提升(三)
文学文化常识 整本书阅读 名句默写
一、文学文化常识(12分)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的《狼》,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文中成功刻画了贪婪、狡猾的狼的形象。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章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作者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和强烈的求知热情,以及对莎莉文老师的无限感激之情。
C.郑振铎的散文《猫》叙述了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三只猫结局相同,作者对三只猫的情感也一样。
D.《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谆谆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解析:三只猫的结局不一样,作者对三只猫的情感也不一样,尤其是对第三只猫更多的是歉疚。
2.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杜甫,字子美,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C.“狼狈为奸”“如狼似虎”“狼心狗肺”都是与狼有关的成语,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不好的。
D.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现存《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散文体著作。
解析:《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C.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D.泰戈尔,美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解析: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
4.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如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令”等谦辞。
C.“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端午节的风俗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等。
解析:“令”是敬辞。
5.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课文所选两则《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方正》篇和《言语》篇。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家君”“舍妹”属谦辞类,“令堂”“贵庚”则属敬辞类。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如朱自清先生的《春》,细腻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迎春图四幅图画,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古代兄弟的排行分别为伯、叔、仲、季。
解析:A项,《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课文所选两则《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C项,《春》依次描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D项,正确的排行顺序为伯、仲、叔、季。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中国古代大多以“右”为尊。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
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D.古代对年龄都有特定的别称,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为“襁褓”。
解析:“贵姓”属于敬辞,“家父”属于谦辞。
二、整本书阅读(30分)
1.你为同学荐读《朝花夕拾》,下面是荐读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3分)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书中,有描述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AF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IJ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DE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两个)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2.(2024·岳阳经济开发区期末)小兴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发现可以通过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探索他的心路历程,于是绘制了相应的思维导图,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4分)
(1)从“选择”的角度给思维导图中横线处填空。(1分)
(2)仔细阅读思维导图,从“变”的角度来阐释你对鲁迅的“选择”的理解。(3分)
 三次求学三次出走,同时也是三次成长。从为了躲避衍太太流言的中伤选择逃离家乡去南京求学,到为了医治国民肉体的疾病而选择去日本学医,再到弃医从文,这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为个人前途到为家国命运而奋斗的选择变化。这一次次的变化,就是鲁迅不断探索与追寻,最终成长为一名有担当、有民族责任感的战士的过程。 
3.回忆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的几个妇人,完成下面的小题。(4分)
(1)下列句子中的“她”分别是谁?(2分)
①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②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①阿长(或长妈妈) ②衍太太 
(2)任选上题中的一位妇人,写出她与“我”相关的一件事情及“我”对她的看法。(2分)
 (示例一)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
(示例二)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4.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4分)
观音菩萨查唐僧所受之灾,见距九九八十一难之数尚缺其一,故令揭谛再生一难。之后,老龟驮四众渡河,但因唐僧忘记向如来问他所托之事,而将师徒四人和白龙马抛入水中。至此,唐僧师徒一行才取得有字真经,终成正果,一一受封佛号。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为 ① ,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受封为 ② ,白龙马受封为八部天龙。
(1)请写出①②两处对应的内容。(2分)
① 斗战胜佛  ② 金身罗汉 
(2)经常有人说,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云就能翻越十万八千里,唐僧取经却走了十万八千里,经历了八十多次磨难,为什么不直接让孙悟空背唐僧去呢?说说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示例)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凭借自身努力去战胜困难,这样取得的成功才是最有意义的。 
5.(2024·济南历下区期末)灵山雷音学院要评选“最美西游人”,请你根据《西游记》内容,帮孙悟空填写申请表。(5分)
“最美西游人”申请表
6.整本书阅读。(6分)
(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填空。(2分)
 A 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hàn)天炽地。 B 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我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A指 红孩儿(或圣婴大王) (填人名),
B指 猪八戒 (填人名)。
(2)根据《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的故事情节,简析孙悟空的形象特征。(4分)
 ①自尊心强:嫌弼马温官小,毅然弃官。②有反抗精神:敢于挑战天庭,自号“齐天大圣”。③尽职尽责:尽心养马,使马膘肥体壮。④神通广大:在对阵巨灵神等天兵天将时展示出各种变化。 
7.整本书阅读。(4分)
作品名称 名著片段
①《A》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
②《琐记》   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B)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③《西游记》   裙钗(C)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选段①A处填入的作品名称是《 阿长与?山海经? 》。(1分)
(2)选段②B处“她”指的是 衍太太 。(1分)
(3)选段③C处“裙钗”指的是 罗刹女(或铁扇公主) ,她为何“为子怀仇恨泼猴”?(2分)
 因为她的儿子红孩儿想吃唐僧肉,被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对孙悟空怀恨在心。 
三、名句默写(48分)
(一)直接默写。(26分,每空1分)
1.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3.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4.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6.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7.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8.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9.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0.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1.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2.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
13.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4.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15.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6.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17.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8.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
19.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20.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1.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3.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2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25.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6.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二)理解默写。(22分,每空1分)
27.谭嗣同的《潼关》中表现诗人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诗句是: 河流大野犹嫌束 , 山入潼关不解平 。
28.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全曲在大背景中画龙点睛地写出了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29.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跨越现实去写未来,盼望在未来团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30.《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诗句是: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31.《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
32.《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3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不义而富且贵 , 于我如浮云 。
34.《夜上受降城闻笛》中“ 不知何处吹芦管 ,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句,正面写情,表现出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深沉。
35.你想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话激励自己要志存高远,应当选择: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36.《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3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是: 夜阑卧听风吹雨 , 铁马冰河入梦来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