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知识点1 中和反应
1.(广西贵港覃塘区一模)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C )
A.CO2+2NaOH===Na2CO3+H2O
B.H2SO4+CuO===CuSO4+H2O
C.H2SO4+Mg(OH)2===MgSO4+2H2O
D.2HCl+CaCO3===CaCl2+H2O+CO2↑
2.(山东聊城冠县一模)如图所示,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开始时左、右两边溶液都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红色,右边溶液呈无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开始滴加时,左边的酚酞由于接触到氢氧化钠溶液而由无色变为红色,右边的酚酞接触到稀盐酸,仍为无色,A错误、B正确。充分反应后,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溶质有NaOH、NaCl,溶液呈碱性,U形管中溶液呈红色;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则溶质有NaCl,溶液呈中性,U形管中溶液呈无色;若氢氧化钠溶液不足,则溶质有NaCl、HCl,溶液呈酸性,U形管中溶液呈无色。因此,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不一定呈红色,C错误。根据C选项的分析,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不一定呈无色,D错误。
3.(广西南宁青秀区二模)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HCl+NaOH===NaCl+H2O__;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酸中氢离子和碱中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__;
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溶质为__HCl__(写化学式)。
4.向盛有10 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 盐酸的 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 溶液的 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10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 mL时,溶液显__红__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 mL时,溶液显__无__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NaCl和HCl__。
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减小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放热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NaCl__(填化学式)。
知识点2 中和反应的应用
6.(广西柳州城中区模拟)下列做法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B )
A.将熟石灰撒在泄漏的浓硫酸上
B.用石灰乳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
C.被有些蚊虫(能分泌蚁酸)叮咬后,涂氨水可减轻痛痒
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用石灰乳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是利用了熟石灰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碱和盐,不属于中和反应。
7.如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药品名称]胃酸完全抑制剂 [主要成分]每片内含碳酸钙800 mg,氢氧化镁116 mg。 [适应证]用于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每日2次。
(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__Mg(OH)2__(填化学式)。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Mg(OH)2+2HCl===MgCl2+2H2O__、__CaCO3+2HCl===CaCl2+H2O+CO2↑__。
8.(山东泰安期末)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中和反应一定无明显现象,都需加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D.中和反应的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A错误;中和反应不一定无明显现象,如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属于中和反应,现象是氢氧化铜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B错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等,如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C错误;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水属于氧化物,则中和反应的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别(酸、碱、盐、氧化物),D正确。
9.(四川攀枝花模拟)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
B.加入b g 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C.加入c g 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
D.NaOH溶液由a g递增到b g,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水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水的质量仍在增加;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A正确;加入b g NaOH溶液时,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恰好完全反应,B正确;加入c g 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中阴离子为Cl-、OH-,C错误;NaOH溶液由a g递增到b g,稀盐酸的质量逐渐减少,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D正确。
10.(科学探究与实践)(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月考)项目式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后,对中和反应的现象、能量变化、酸碱度变化等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任务一】探究酸和碱反应的现象
(1)小明进行如图1实验,有明显现象是__①③__(填试管序号),对无明显现象的试管,取其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__溶液不变色__现象,可以证明发生了反应。
图1
【任务二】探究酸和碱反应的能量变化
(2)小红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即可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__。
【任务三】探究酸和碱反应的酸碱度变化
(3)小玉向稀盐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3,其中a点对应的溶液含有的微粒是__H2O、H+、Na+、Cl-__(用化学符号表示);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H++OH-===H2O(或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__。
图3
【拓展迁移】工厂在处理废气、废液时,有很多反应都无明显现象。如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适量的氨水中和废液中的硫酸,请依次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NaOH+CO2===Na2CO3+H2O__、__2NH3·H2O+H2SO4===(NH4)2SO4+2H2O__。
(1)①中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实验现象是蓝色固体慢慢溶解,溶液变成蓝色;②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发生;③中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实验现象是白色固体慢慢消失;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取其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不变色,说明氢氧化钠消失了,即可以证明发生了反应。(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所以此方法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其中a点对应的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溶液中含有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含有的微粒是水分子、氢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符号分别为H2O、H+、Na+、Cl-;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表示为H++OH-===H2O。【拓展迁移】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氨水吸收废液中的硫酸,生成硫酸铵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H2SO4===(NH4)2SO4+2H2O。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知识点1 中和反应
1.(广西贵港覃塘区一模)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O2+2NaOH===Na2CO3+H2O
B.H2SO4+CuO===CuSO4+H2O
C.H2SO4+Mg(OH)2===MgSO4+2H2O
D.2HCl+CaCO3===CaCl2+H2O+CO2↑
2.(山东聊城冠县一模)如图所示,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左、右两边溶液都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红色,右边溶液呈无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3.(广西南宁青秀区二模)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 __;
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溶质为__ __(写化学式)。
4.向盛有10 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 盐酸的 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 溶液的 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 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 mL时,溶液显__ __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 mL时,溶液显__ __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 __。
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 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 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 __(填化学式)。
知识点2 中和反应的应用
6.(广西柳州城中区模拟)下列做法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将熟石灰撒在泄漏的浓硫酸上
B.用石灰乳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
C.被有些蚊虫(能分泌蚁酸)叮咬后,涂氨水可减轻痛痒
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7.如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药品名称]胃酸完全抑制剂 [主要成分]每片内含碳酸钙800 mg,氢氧化镁116 mg。 [适应证]用于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每日2次。
(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__ __(填化学式)。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__ __。
8.(山东泰安期末)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中和反应一定无明显现象,都需加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D.中和反应的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9.(四川攀枝花模拟)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
B.加入b g 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C.加入c g 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
D.NaOH溶液由a g递增到b g,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10.(科学探究与实践)(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月考)项目式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后,对中和反应的现象、能量变化、酸碱度变化等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任务一】探究酸和碱反应的现象
(1)小明进行如图1实验,有明显现象是__ __(填试管序号),对无明显现象的试管,取其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__ __现象,可以证明发生了反应。
图1
【任务二】探究酸和碱反应的能量变化
(2)小红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即可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 __。
【任务三】探究酸和碱反应的酸碱度变化
(3)小玉向稀盐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3,其中a点对应的溶液含有的微粒是__ __(用化学符号表示);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 __。
图3
【拓展迁移】工厂在处理废气、废液时,有很多反应都无明显现象。如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适量的氨水中和废液中的硫酸,请依次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