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叶县昆阳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叶县昆阳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5 18:1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基础知识(共20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
(zè)
B
要塞(shāi)
尴尬(ɡān) 
惊骇
(hài)
歼灭(jiān)
C
颠沛(pèi)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āi

D震悚(sǒnɡ)
荒谬(miù)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ànɡ)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张皇失措
蹒跚
鞠恭
狼藉
B
情郁于中
荒谬
憧憬
惨淡
C
月明风青
杀戮
絮说
揣摩
D
眼花嘹乱
央求
阴惨
闪烁
3、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班的李梦远同学又获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他的丰功伟绩得到了我班老师的高度赞扬。
B、总而言之,请设想人类所幻想的某种令人应接不暇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C、老师对学生严肃的说教有时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朋友式的交流往往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层层叠叠的山峦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仿佛在地平线上升起了奇丽的梦幻。
4.下面句子中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今年高级中学的择校生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在校生的10%以下。另据上级的要求,禁止在择校生外不能以借读生、代培生、旁听生等名义招生并收费。学校按照规定收取择校费后,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学费。学生中途转学或者退学时,学校要按学期退赔相应的择校费。严禁向择校生收取赞助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等。
(1)第
句的修改意见:

(2)第
句的修改意见:

(3)第
句的修改意见:

5.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芦花荡》是现代作家孙犁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老英雄护送女孩子、痛打敌人、讨还血债的故事,赞颂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B、《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报道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苏联红军烈士的事迹,赞颂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
C、《阿长与<山海经>》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小说,文中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重、感激和怀念之情。
D、《背影》作者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文章刻画了父亲感人至深的“背影”,在淡淡的忧郁中歌颂了父子深情。
6.古诗文默写。(6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__。(崔颢《黄鹤楼》)
(2)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3)杜甫在《望岳》中通过两个细节描写表达对泰山的无比热爱之情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最能表现作者超尘脱俗,鄙弃追逐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5)《大道之行也》中写“大同社会”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7、名著阅读。(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结合作品内容,简谈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什么称祥子为“骆驼祥子”?
(2)结合作品内容,简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意义。
8、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新快报讯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昨晚在南京市奥体中心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闭幕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南京青奥会闭
幕。巴赫称赞“本届青奥会的组织工作完美无缺。”他表示,组委会在利用遗产的同时又为人们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树立了可持续赛事组织的优秀典范。“我要感谢中国主办方。你们的高效举世闻名,你们的友好举世无双,你们让我们在这座古都,现代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感受到家的感觉。”巴赫说。
  本届青奥会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青奥会,来自世界各地的3700余名运动员在13天里参加了28个大项222个小项的比赛。
  东道主中国此次派出123名运动员参加28个大项、30个分项、91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37金、13银、13铜,共计63枚奖牌,超9项世界青年纪录和1项世界少年纪录,金牌数和奖牌数继新加坡青奥会之后再次位居榜首。中国选手还参加了12个大项15个小项的混合编组或混合团体比赛,获得2金2银1铜。
(1)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2)消息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
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
”结构。
(3)请简要说明南京青奥会会徽(见右图)的内容,或者分析一下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含义。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3题。
①1944年7月底的法国北部农村地带,那些茂密的葡萄园里的果实大都已经成熟了,还有麦田里的小麦金黄色的麦穗也沉甸甸的俯首垂向大地,仿佛虔诚的乡民在礼拜日的动作一样。西蒙村的让·格力杜满面怒容的看着一堆堆的德国佬盘踞在他的农庄里,没错,这些德国佬随意的喝着从酒窖里偷来的葡萄酒,一堆堆的像苍蝇一样围拢在葡萄藤下乘凉。
②“这都是些孩子呢,亲爱的。”格力杜太太站在丈夫身后胆怯而又不失怜悯的说道:“他们基本上只有十六七岁而已……”
③“噢,不管是十七还是七十岁,他们都是些该死的德国佬!”格力杜是个二十八岁的法国农夫,长着淡黄色的头发和红彤彤的面庞,这是由于长期的在田野中劳动才能获得的健康而土气十足的相貌。他听见汽车的马达轰鸣声从村头传来,接着一辆弹痕累累的大众轿车蹒跚着开了过来。格力杜一把将妻子推进房门内,自己冷眼看着几个德国人在自己的房前下了车。
④“我们想要一些清凉的饮料。”党卫队中校阿希姆·派佩尔穿着黑色的装甲兵军官制服神气活现地向着法国人说到:“还有一些面包和牛奶,你这里有肉吗?”
⑤“没有牛奶也没有肉,只有清水和面包,家禽和奶牛都被昨天的空袭炸成碎片了。”农夫铁青着脸说道。他的妻子则小心翼翼的将一些小麦面包和水壶端出来。派佩尔中校很失望的皱皱眉,他的司机像蛇一样的溜进法国人的房子,过了几分钟手里举着几枚鸡蛋走出来:“长官,我找到这个。”
⑥“哦,求求您,孩子才6个月,他需要这些鸡蛋。”农妇哀求起来。派佩尔中校眯着眼睛盯着她,他拿过一个鸡蛋检查一下,感觉还比较新鲜。“太太,我们也很需要这些食品,所以你们要慷慨一些。我们消灭敌人之后你们会拥有一切的。”
⑦让·格力杜夫妇满怀愤恨的走进屋子去抚慰嚎哭的婴儿。派佩尔中校则匆忙的吞下食物之后开始指挥他的手下在农庄各处修建野战工事。(《泥泞中的老虎》节选)
9、语段所叙述的事情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主要事件是

10、第①段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1、第②段中格力杜太太“胆怯”的原因是
,“不失怜悯”是因为

12、第⑦中加点的“嚎哭”一词有什么作用?
13、根据你对语段的阅读体会,描述第段“让·格力杜夫妇满怀愤恨的走进屋子去抚慰嚎哭的婴儿”时的心理活动。
(二)阅读《父亲的半瓶酒》,完成14-
17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②去年,父亲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丁宁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③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惟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
④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头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又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⑤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丁宁爱人,把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总是说着小女儿的可爱,逗着小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⑥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了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让叫我们爸爸,妈妈。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⑦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彤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唰唰地流下来了。
⑧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14、文中的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分)
15、第④—⑦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
慌恐

→“

→“


“感动”的变化过程(4分)
16、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分)
(1)“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分)
(2)从第五段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中,分析“我”和父亲的不同性格。(分)
17、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父亲的半瓶酒”具体含义和作用。(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18
—21题
(甲)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昨梦录·穴中人语》
18、解释加点的字

便要还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⑶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



迫暮,与老人同出(

1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20、两段选文所描绘的社会在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21、“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单的语言回答。(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2
—23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2、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23、请展开想像,描述尾联所展现的人物形象。
四、作文(50分)
以下题目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1、题目:那一刻,我真的很
要求:选取“感动”、“幸福”、“快乐”、“受伤”、
“失落”、“纠结”……等词语中的一个,填到横线上,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读下面几则名言,然后作文
①越是别人都羡慕我的幸福,我就觉得这幸福更有滋味。——巴尔扎克
②承担更大的责任,他们就更加幸福。——雨果
③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幸福画一条最浅的底线,去学会从最平常的日子、最琐碎的事情里品尝幸福的滋味。——谷禾《幸福的底线》
要求:(1)请根据你对上面某一名言含义的理解,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2)除诗歌外,问题不限,不少于600字。
答案:1、A
2、B
3、D
4、①
删去“以下”;②
删去“不能”;④
“退赔”改成“退还”
5、C
6、⑴
芳草萋萋鹦鹉洲

牧人驱犊返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⑸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示例:⑴一是说祥子曾以35元大洋就把3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头儿,从中发了一笔“小财”,“骆驼祥子”就成了绰号;二是称他骆驼是因为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⑵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的材料。作者所以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做书名,象征着保尔这样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永不颓废。(答出关键点即可)
8、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闭幕

递减
倒金字塔
⑶青奥会会徽图形由三部分组成:以青奥会英文名称(YOUTH
OLYMPIC
GAMES)及视觉标志(五环及“YOG
DNA”字样)为基础,以举办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以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的艺术组合,勾勒出英文“NANJING”字样,寓意欢迎、交流的青春之门,象征欢聚、健康的青奥之家。
9、1944年7月底的一天
法国北部农村西蒙村的一个农庄里
一个德国装甲兵军官带着几个德国士兵闯进让·格力杜的家里索要食品,并拿走了他家抚育婴儿的鸡蛋
10、描绘了一幅丰收在望的图景,暗示西蒙村的农民们本可以凭着自己的劳动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反衬了德国侵略者即将在这里发动一场大战,毁坏这里的一切的罪恶。
11、害怕那些德国兵来找麻烦
心地善良的格力杜太太觉得那些十六七岁的孩子都出来给德国纳粹充当炮灰实在可怜。
12、照应了前面“孩子才6个月,他需要这些鸡蛋”,反衬了德国佬拿走婴儿的鸡蛋的惨无人性。
13、(想象合理,表述通顺即可。示例:这些德国佬可真可恶,简直没有人性,他们竟然连我们预备抚育孩子的鸡蛋都要拿走,可怜我们才六个月的孩子可怎么活下去啊,这叫我们可怎么办呢!)
14、①父亲写信叮咛“我”好好写作,劝“我”不要喝酒。②父亲带小女儿进城,为“我”暗自担忧。③父亲陪“我”喝酒,并鼓励“我”。15、难受
纳闷
16、⑴动作(细节)描写,“悄悄流泪”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暗自担忧,“装着眼花”“揉”表现了他不愿意让儿子看到自己的担心,以免儿子难过。⑵小女儿吵闹时,“我”的态度是:忍不住斥责,并动手去打屁股,体现“我”的粗暴,遇事不顺就迁怒孩子的性格;父亲的态度是:不能打孩子,走过来抱孩子哄着出去了,衬托父亲的慈爱,遇事镇定。17、含义:①因为“半瓶酒”是父亲担心“我”思想压力过大,主动为“我”买来消解烦闷并陪“我”一起喝剩下的。②父亲的半瓶酒让“我”从中获得鼓励,不再沉沦,感受到亲情的慰藉。③父亲的那一席话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得失,“我”也学会了怎样做人。④父亲的半瓶酒更寄予了浓浓的父爱。(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用:①以“半瓶酒”为题,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结尾处画龙点睛,暗示“父爱”的中心。③“酒”是文章线索(父亲一开始劝“我”戒酒,后来买酒陪“我”喝,喝剩下的半瓶酒激励着“我”)
18、要:通“邀”,邀请
乃:竟,竟然
属:类
迫:接近
19、⑴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清朝时的战乱,带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2)只按照各家的人数分给他们土地,用来耕地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
20、社会和平安定,大家平等相处,安居乐业,民风纯朴,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
21、因为“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否定和批判。
22、一方面是在这春天里
“望”中所见的国都长安破败荒凉惨景,另一方面则寄托着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23、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