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16:2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1.读准擎苍、貂裘等字音,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词;理解文学常识。
2.结合注释把握大意,赏析词句,感受词作豪迈风格。(重点)
3.紧扣“狂”字,把握词人的爱国情感。(难点)
学习目标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擎苍( qínɡ ) 貂裘( diāo qiú ) 酒酣( hān )
千骑( jì ) 平冈( gāng )
2.解释词语
聊:姑且,暂且 擎: 举着 尚: 还 开张: 开阔雄伟
鬓微霜: 鬓角稍白 会: 终将
天狼:星名。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预习反馈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共称文坛“三苏”。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作者简介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这首词是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冬天和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创作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整体感知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qíng
diāo qiú

gāng
hān
熟读诗词
“江城子”是本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表明了写作内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解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猛虎给大家看看。
诗词释义
豪情
名词作动词:
戴锦帽,穿貂裘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
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诗词释义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怀才不遇、不得重用的情绪。
1.苏轼时年四十,为什么要以“老夫”自称?
诗词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一个“卷”字,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面,表现了出猎队伍行走之快,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2.赏析“卷”字的表达效果。
诗词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苍鹰,头戴锦绣帽,身着貂皮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跃山岗。好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
3.用自己的话描述太守出猎的壮观场面。
诗词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借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比,表现自己打猎时的英勇形象,抒发“少年狂气”。
4.这一句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诗词赏析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诗词赏析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借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西汉魏尚自比,含蓄表达了渴望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建功立业的情感。
诗词赏析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这一句词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
“天狼”即天狼星,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作者运用天狼星主侵略的典故,这里代指西夏军队,表达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诗词赏析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天狼”有什么特殊含义? 尾句再次用典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全词表现了词人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
7.“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以“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词的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场合下作者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狂”字贯穿全篇,统领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深度探究
8.本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刻画了一个虽鬓已微霜却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欲保家卫国、征战沙场,充满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深度探究
全词写出狩猎的壮阔场面,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诗词主旨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上 阕叙 事
下 阕
抒 情
出猎
场面
抒发情怀
借孙权射虎的典故,表现作者的少年狂气。
运用冯唐持节的典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能建功立业。
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板书总结
理解性默写
1.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
2.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3.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4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理解性默写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习题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
B.“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C.“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
D.“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
A。“老夫”一句中,从出猎时的状态来看,词人虽已年迈,但并未体衰。
习题
1.(2017唐山路北区二模)与“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
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B
习题
2.(2016年徐州市中考题)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狂、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
C.“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C
习题
3.(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下列对本首词中“狂”内涵的分析不得当的项是( )
A.“狂”在外在。身着锦帽貂袋,手中左牵黄犬,右擎苍鹰。
B.“狂”在行为。率千骑“卷平冈”,“亲射虎”“射天狼”。
C.“狂”在姿态。尽兴“酒酣”,“胸胆开张”,不惧鬓霜。
D.“狂”在志向。期盼着朝廷“遣冯唐”,早日能报效国家。
B
4.(2018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下列对本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片描写了一个冬猎场面,下片侧重抒情,全词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随从武士头戴锦帽,身着貂裘,跟随太守如疾风般驰骋在山冈上。
C.“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写太守率众人观看孙郎亲射虎。
D.本词语言风格粗犷豪放,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习题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