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科学(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16 08:1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科学(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题
姓名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50分)
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A.
调查
B.
实验
C.
观察
D.
阅读
2.小涛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科学》课,小涛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 
B.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C.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认真思考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要经常背诵
3.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35毫米
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
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米
4.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25.81
B.25.82dm
C.25.82cm
D.25.816cm
5.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
有毫米刻度的学生用尺
B
有厘米刻度的三角板
C
有厘米刻度的皮卷尺
D
以上三种工具都适合
6.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
)
A.零下5度
B.负摄氏5度
C.零下5摄氏度
D.零下5度
7.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
两手的感觉是
(
)
A.右手热,左手冷
B.右手热,左手热
C.右手冷,左手热
D.右手冷,左手冷
8.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9.下图是用木制的厚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10.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
…………………(

A
0.3千克
B
3千克
C
30千克
D
300千克
11.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

A
100毫升
B
50毫升
C
200毫升
D
10毫升
12.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

13.下图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14.下面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应为(
)
①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③取出温度计;④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⑥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②①⑤⑥③
C.④②①⑤③⑥
D.②①③⑥⑤④
15.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A
37.3℃和38.4℃
B
37.1℃和38.4℃
C
37.1℃和37.4℃
D
37.3℃和37.4℃
16.酒精灯燃烧时,应用哪个部位进行加热
(
)
A
外焰
B
内焰
C焰心
D任何部位
17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许多时候需借助仪器进行测量
D.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
18.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0.5厘米=10.5厘米×10毫米=105毫米;
B.10.5厘米=10.5厘米×10=105毫米;
C.10.5厘米=10.5×(1/100)米=0.105米;
D.10.5厘米=10.5÷100厘米=0.105米。
19.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20.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9℃,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7.9℃,第二个为38.6℃,由此可以确定:


A.两个病人都在发烧         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
C.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 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
21.℃的水与0℃的冰相比较:(
)
A.
0℃的冰比0℃的水冷
B.
0℃的水比0℃的冰冷
C.
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60毫升,则此液体的真
实体积比60毫升:(
)
A
.

B.小
C.一样
D.都有可能
2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某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4cm,放在沸水中时,
水银柱长度为24cm,把它插入20℃的水中,则水银柱长度为:


A.20cm
B.8cm 
C.4cm
D.以上都不对
24.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以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  )
A.-173℃
B.-100℃
C.273℃
D.100℃
2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31.请补上下列各测量中的单位。
⑴某同学的身高为160___
⑵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__
⑶一枚壹角硬币的直径是22.5__
⑷一瓶娃哈哈纯净水的体积为596__
32.
完成下列换算
(1)2厘米=
微米 
⑵15千米=
毫米
33.测量液体体积一般用
,使用时,首先应将该仪器放在
,读数时,如果液面是凹形的,应将视线与
相平。
34.测量温度的仪器是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可用符号表示为

35.实验室中用来给物质加进行热的是
,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
,常用来搅拌的是

36.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_cm;乙______cm;丙______cm.
37.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铜丝铜丝的直径是
毫米。
38.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厘米。
39.如右图所示,小石块的体积是
毫升.
40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是把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41请读出甲体温计、乙温度计的读数。甲读数是
℃;乙读数是
℃。
42.有一天早晨,李明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甩就顺手将体温计放在客厅的桌子上
傍晚回到家,他注意到体温计的读数为35.5℃,他以此判断当天的最高气温是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35.5℃,他的理由是

43.小台和小州两位同学在探究人的脚印长度与人的身高时,统计了整个班的情况,得出的
结论是:人的身高大概是脚印长度的7倍左右。某罪犯在现场留下的脚印经过测量,它的长度是23.5厘米,则侦测人员利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    ,该罪犯的身高大约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44.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所示,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
(填“高”或“低”)。
45、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A、B、C、D四幅图中哪些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
答: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石蜡的体积是

46.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A.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B.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C.
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



、合作与交流,上文中A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

(2)本实验结果
(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说明假设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3)步骤B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
方法。
47.阅读下文并谈谈你的想法:
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有一天,有7个孩子突然病倒了,并伴有腹泻、胃痛、发烧、呕吐等症状。数日后,又有43人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化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都感染了一种能够通过染菌的肉或蛋传播的细菌。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感染上病菌的呢?为什么有些孩子感染了,而另一些孩子却没有?研究员认为这些细菌来自某些染菌的食物。他们对孩子们进行了询问。但孩子们说:“他们没有一起吃饭!”
那么孩子们一起参加过什么活动呢?调查发现:他们去过动物园参观过蜥蜴展览。研究员经检查发现了一只蜥蜴的确是此病菌的携带者。但展览的动物是不许触摸的,又怎么会感染到孩子们身上的呢?
于是,研究员仔细询问了孩子们在展区的活动,并将他们提供的信息与那些没有得病的孩子进行比较,发现洗过手的孩子没得病,而没洗手的孩子则得病了。
对信息的进一步筛选和分析发现,凡是接触过木栅栏又没洗过手的孩子都病了。而对木栅栏的检验的确发现了该病菌。原来孩子们得病的过程是这样的:他们的手接触了围护蜥蜴的木栅栏,没有洗手就直接吃东西,病菌就由口腔进入了他们的体内。
(1)提出的问题是
(2)建立的假设是
(3)收集的证据是
(4)作出的结论是
48.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柯发玑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昵?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柯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柯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柯按照实验设计完咸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回答:
(1)小柯设计实验的变量是

(2)小柯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3)小柯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4)针对
“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请你再做一个合理的假设:

10cm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