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2.1 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教学课件45张)-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2.1 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教学课件45张)-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2 11:5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星球版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人地协调观: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特征,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 、丘陵及这些地形区的特点。
综合思维: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水能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多维度理解地理事物联系。
区域认知:开展山区考察、辩论赛等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学会收集、分析地理信息。
地理实践力:理解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理念,认识山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学习目标
航拍中国
川藏铁路—史诗级超级工程
被誉为史诗级超级工程的川藏铁路从四川盆地一直延伸到青藏高原,全程要穿过100多座桥梁以及200多个隧道,建设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为什么川藏铁路投资巨大,以及它的修建为什么如此艰难?
01
运用地图及相关材料,概括我国的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地势特征,分析我国地势在气候、河流、交通、水能方面的影响。
02
运用地图及相关材料,概括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表示地表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
陆地表面主要有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地势的定义
地形的定义
识别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
盆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海拔(米)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上 无固定标准 500米以下 200米以下
特征 顶部较平坦,边缘陡峭 相对高度大于200米,边缘陡峭 中间低,四周高,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 相对高度200米以下,坡度较缓,起伏不大 宽阔平坦,起伏较小
画出36°N经过我国的地形剖面图,描述我国的地势特征。
36°N
画出36°N经过我国的地形剖面图,描述我国的地势特征。
西高
东低
中国地势 高 低,按海拔的明显变化,大致可分为 。
西

三级阶梯
画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说出分界线的组成。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辨识图中三大阶梯的不同颜色,分别说出每级阶梯的海拔范围及主要地形特点。
4000米以上
以高原、山地为主
1000-2000米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辨识图中三大阶梯的不同颜色,分别说出每级阶梯的海拔范围及主要地形特点。
500米以下
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辨识图中三大阶梯的不同颜色,分别说出每级阶梯的海拔范围及主要地形特点。
第一级阶梯 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 分界线 第三级阶梯
海拔范围(米)
地形特点
三级阶梯的海拔范围、主要地形特点及阶梯间的分界线
小结
小结
4000米以上
以高原、山地为主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1000-2000米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500米以下
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合作探究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联系亚洲季风,简析我国地势对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的影响。
简析地势对我国大江大河流向和水路交通的影响。
说出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任务一
联系亚洲季风,简析我国地势对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的影响。
湿润气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任务二
简析地势对我国大江大河流向和水路交通的影响。
活动①:赏析古诗,说出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
任务二
简析地势对我国大江大河流向和水路交通的影响。
活动②:联系我国地势,说出我国地势对河流流向和水路交通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得众多河流自西向东流,便于东西之间的水上交通。
任务三
说出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活动①:分析建立大型水电站(形成丰富水能)的有利条件。
河流的水量大小是影响水能丰富程度的基础条件。从降水来看,处于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的区域,河流的补给水源充足,径流量大。
地势起伏大,河流在流经区域内高度变化显著,是水能丰富的关键条件之一。山区或地势阶梯交界处,往往是水能富集的区域。
任务二
说出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活动②:找出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集中地区,说出原因。
集中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尤其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因为这里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三峡水电站
位于长江干流,是世界最大水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兼具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全部建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工程和水利枢纽。
龙羊峡水电站
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有“黄河龙头电站”之称。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量约60亿千瓦时。1989年建成,水库库容247亿立方米,对黄河中下游防洪、灌溉及西北电网调峰意义重大。
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水能的影响
小结
小结
气候
河流
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使得众多河流自西向东流。
便于东西之间的水上交通,方便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交通
水能
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说说我国有哪些地形,并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析我国的地形特点。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地形面积排列
山地(33%) 高原(26%) 盆地(19%) 平原(12%) 丘陵(10%)
地形特点1
地形复杂多样
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说说我国有哪些地形,并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析我国的地形特点。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山区的范围
山区=山地+丘陵+高原(崎岖)
山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地形特点2
山区面积广大
正方
反方
辩论: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山区利大于弊
山区弊大于利
基础建设难度大
交通不便
地质灾害频发
根据山区的优势,说说山区的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
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
森林、矿产丰富的地区
丰富的植物资源和高山草地
河流因地势落差产生的急流
药材种植—种植业
森林资源—林业
矿产资源—采矿业

畜牧业
旅游业

水力发电—水电站
桂林山水甲天下
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如漓江、象鼻山、银子岩等众多知名景点,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
天山牧场
天山牧场草原广袤且植被多样,牧草品质高,能满足牲畜不同生长阶段需求。我国山区普遍拥有丰富草场资源,气候垂直差异适配不同畜种养殖,且生态环境优良,利于培育优质畜产品,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乌金高原
黄土高原煤炭储量大、品质优,分布集中便于开采,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该地区地形构造利于矿产富集,且依托山区地形可构建能源运输通道,为能源产业提供资源保障与发展空间,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
大兴安岭白桦林
大兴安岭白桦林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桦木材材质较好,可用于建筑、家具制造、造纸等行业,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林下生长着多种可利用资源,如蓝莓、蘑菇、药材等,可进行采摘和加工,创造经济价值。白桦树汁可加工成饮料,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1.下列地势剖面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
A B C D
2.我国第一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和海拔分别是 (  )
A.山地,1 000—2 000米 B.高原,4 000米以上
C.平原,500米以下 D.丘陵,4 000米以上
D
B
3.我国沿32°N线地势特征是  (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4.图中甲处的地形特征是 (  )
A.地势险峻 B.地表崎岖 C.沟壑纵横 D.地势低平
A
“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读“我国沿32°N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题。
D
5.下列对我国地形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平原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多样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低平
C.地形类型单一,以山区为主 D.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6.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各地采取多种举措振兴乡村,其中山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是 (  )
①旅游业 ②林业 ③种植业 ④牧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C
7.我国和辽宁省地形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
A.地势起伏较小 B.平原面积最小 C.地形类型单一 D.山区面积广大
8.辽宁省的耕地面积比例高于全国,据图分析主要原因是 (  )
A.辽宁省山地面积比例高于全国 B.辽宁省丘陵面积比例高于全国
C.辽宁省平原面积比例高于全国 D.辽宁省其他用地少
D
读“我国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和“辽宁省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回答下题。
C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