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星球版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第3课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人地协调观:认识中国河流、湖泊的区域分布,以及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的区域特征,提升区域认知水平。
综合思维:通过分析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开发利用及问题治理,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区域认知:通过读图、探究活动,提高从地图和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如分析河流流量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等 。
地理实践力:理解河流、湖泊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湖资源的意识,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学习目标
02
认识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03
分析黄河多泥沙及“地上河”的成因和危害,认识到“黄河之患”并探讨其综合治理措施。
01
运用地图,说出黄河发源地、注入海洋、流经省级行政区与地形区、上中下游分界点的基本情况。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中国最第二长的河流
描出黄河干流,指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巴颜喀啦山脉
渤海
形状:“几”字
描绘黄河的主要支流,说出最大支流。
水
湟
河
洮
河
渭
河
汾
黄河最大支流
河
泾
泾渭分明
JING WEI FEN MING
泾河
渭河
说出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说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海
宁夏
甘肃
四川
内蒙古
陕西
山西
河南
山东
青海
甘肃
内蒙古
宁夏
四川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南
入海口
发源地
说出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温度带,河流是否结冰。
主要流经的温度带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 带和 带。
结冰期。
暖温
有
中温
结合中国降水分布图,说说黄河流域的降水特点,流量如何。
黄河流域降水特点
黄河干流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量主要在 mm以下,降水 。
黄河的流量 。
800
较少
较小
找到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
河口
桃花峪
上游
中游
下游
黄河的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
上游
黄河的作用——水能开发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落差大,水流急,沿途支流汇入,水量大增,水能丰富。
小
浪
底
龙
羊
峡
龙羊峡水电站
LONG YANG XIA SHUI DIAN ZHAN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位置,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它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黄河洪水和下游泥沙淤积。同时它还可以有效调节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和发电。
黄河流出青铜峡后,流速减缓,冲积形成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在下游塑造了华北平原。
黄河的作用——塑造平原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
NING XIA PING YUAN
塞上江南
河套平原
HE TAO PING YUAN
塞上米粮川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说出乌梁素海所在地区的干湿状况。
简析乌梁素海水域面积萎缩对黄河干流水量的影响。
简述乌梁素海的变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合作探究
了解乌梁素海的变迁
材料:乌梁素海位于河套平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曾一度急剧减少,水体污染严重,栖息其中的鱼类、鸟类锐减。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全流域系统治理,实行水陆联动、河湖统筹,整体优化水污染治理、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今,当地居民反映,“湖水清了,鱼多了,鸟也多了,十几年未见的鸿雁也来湖区过冬了”。
任务一
说出乌梁素海所在地区的干湿状况。
干湿状况
乌梁素海所在的河套平原属于干旱区。
乌梁素海水域面积萎缩,其对黄河干流水量的调节作用会减弱。丰水期时,乌梁素海储存黄河水量下降,黄河流水量增大,枯水期时,乌梁素海补给黄河水量下降,黄河流水量减少,导致黄河干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变得更为明显。
任务二
简析乌梁素海水域面积萎缩对黄河干流水量的影响。
湖水变清,渔业资源恢复,渔业生产得以发展;
生态环境改善,吸引鸟类等生物回归,生态旅游资源得到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水资源得到更好涵养和保护,有利于农业灌溉等生产活动,也保障了居民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需求,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任务三
简述乌梁素海的变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黄河的作用——供水灌溉
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为当地提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黄河的作用——观光旅游
国家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壶口瀑布
龙门石窟
黄河的“忧患”
黄河自古多忧患,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就存在严重的水患问题
分析黄河的忧患及解决措施。
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那些
这些忧患能产生哪些影响 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土地荒漠化
上游
忧患——上游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
土地荒漠化
原因
治理
自然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
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植树种草,退耕还草
合理放牧,控制畜牧业的规模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忧患——中游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在穿越黄土高原时,黄河把大量的泥沙带了下来,于是就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说法。据统计,黄河每年要从黄土高原带走约16亿吨泥沙。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水土流失
原因
治理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修建梯田等)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
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毁林开垦
过度放牧
不合理开矿
忧患——下游
暴雨
水土流失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流速减慢
地势低平
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
中 游
下 游
地上河
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
DI SHANG HE
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决堤改道,形成方圆25万平方千米的泛滥区,每遇洪灾,民不聊生。
“地上河”的治理
加固河堤
修复湿地
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形成冰坝,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凌汛多发生在河水由较低纬流向较高位的河段。
根据凌汛的定义,说出黄河发生凌汛的河段及季节
上游
下游
初冬、初春(主要在初春)
季节
上游、下游
河段
凌汛的治理
凌汛
炸冰疏水
1.下列四幅水系图中,黄河水系图是( )
2.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角度解读“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 )
A.巫山、黄海 B.长白山、南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巴颜喀拉山、渤海
B
D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 )
A.宜昌 B.湖口 C.桃花峪 D.河口
4.“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给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带来的好处主要是提供了( )
A.丰富的水能 B.充足的灌溉水源 C.便利的航运 D.丰富的旅游资源
5.“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黄河中下游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有结冰期 B.含沙量大 C.水位高 D.流量大
6.黄河中游的忧患是( )
A.地上河 B.荒漠化 C.洪涝 D.水土流失
D
B
B
D
7.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 )
A.兰州-青铜峡 B.青铜峡-河口 C.河口-陕县 D.陕县-利津
8.为促进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在上游退耕还林还草②在中上游开垦陡坡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④在下游修建堤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多年来,黄河流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变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