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科学测量(温度的测量)

文档属性

名称 1.4科学测量(温度的测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16 08:3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章节)
《温度的测量》(第一章第四节第三课时)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班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温度的概念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及种类熟练掌握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二>过程和方法利用情境展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观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及单位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用生活中的例子,培养学生对科学地热情,乐于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科学奥秘<四>STSE
通过常用温度计的认识,给学生介绍其他先进科技测量温度的仪器,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和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2、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二)教学难点:温度计正确使用应该注意的事项

具:三个烧杯、热水、冷水、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体温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环节一>复习与创设情境,引入温度1、对前一节内容体积的测量进行复习,帮助同学巩固复习,引出温度的测量。2、通过将生活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让同学们通过播报金华冬夏两季的天气预报,来描述其的特点和实验体验,并利用递进式的问题,引入此节内容中温度的概念。教师总结: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环节二>实验体会感觉的局限,进行温度计的认识实验:让学生来体会将左右手同时放入冷水与热水中之后,再放入温水中感受温度那个高或低。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到之前冷水中的手在温水中感觉温度高,而在热水中的手放入温水中时,发现温度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身体验来了解人体感觉的局限性。教师顺理成章的利用进行科学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全班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温度计的构造,讨论并总结学生总结:温度计有刻度、玻璃泡、玻璃管、和内容物(水银、酒精等)提问:同学们,有谁知道温度计为什么可以进行温度的测量呢?学生进行思考猜想
实验:现在大家用手来捂住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来观察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之后在将温度计置于冷水中观察。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进行总结:捂一段时间之后,液柱上升,之后放入冷水中液柱又下降。提问:那有谁知道为什么液柱会上升下降呢?学生回答:液体可以热胀冷缩教师总结: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灯、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单位:摄氏度、开尔文观察温度计上的单位和天气预报中播报天气时所说的话,学习温度计的单位3、温度计的种类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接触过的温度计有哪些进行总结,之后利用图片展示为学生介绍一些先进的温度测量工具<环节三>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体验中学习掌握小组进行温度的测量,讨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总结,同时让一位学生来演示利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其他学生进行观察指出其存在的错误加深影响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为学生演示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这是此节课的难点,需要在此处多加讲解,并结合图片及练习,掌握温度计正确使用的方法,注意需要注意的操作。<环节四>课堂总结与温度计使用的练习练习一: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练习二:温度计读数时,将温度计拿出被测物读数是否正确?为什么?练习三: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环节五>课外探究如果温度计没有刻度和示数,如何进行温度的测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及原理温度计的种类温度计正确使用的方法使用前,观察量程测量时,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读书时,应置于液体中不能拿出,并视线与刻度水平进行读数记录时,实验数据+单位
课后分析
自我分析:此节课是我第一次尝试不用课件,完全利用板书和讲解这种最基本的教学模式进行的,整节课整体效果还行,但是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还存在不足,例如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没有重点突出,让学生整节课听下来把握不到具体的重点在哪里,使得课堂教学效果骤减,同时在选择导课方式中,选了两种导课方式,使得整个导课环节太长,没有必要。
实习同学评议:1、教学教态好,很有教师那种气场,但是语气太尖利,缺乏亲和感,这样会拉开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2、讲解温度计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实物,这点设计的比较好,但是温度计操作演示是让学生首先来进行的演示的,教师在他操作时没有引导学生去发现操作的错误,而是直接讲出来,其实这里引导学生寻找错误更能加深学生对温度计使用这一难点知识的掌握。
实习学校教师意见:1、教学评价语言太过单一,应该丰富评价语言;2、语速太过,没有一个缓冲,让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3口语化的语言太多。
高师指导教师意见:1、导课方式选取一种就可;2、在导课中让学生模仿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情境,之后让其演示,不然学生在没有文本、演示的情况,很难当时就模仿进行天气预报的播报;3、板书要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