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9课“筑起网络安全长城”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单元/主题 第三单元:数字公民
课名 第9课:筑起网络安全长城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时长建议 1课时
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 了解网络中存在的数据安全隐患。2. 总结出防范数据泄露的方法。
3.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如下:结合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扫码领礼物”等类似情境或具体的事例促使学习者理解“个人数据”,“数据泄露”,引起学习者对于“个人数据”的重视以及“数据泄露”的防范意识、进一步引导其掌握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措施。2.引导学习者完成项目探究中“网络安全知识搜索与宣传”任务,强化并拓展学习者对“个人数据”、“威胁数据安全的事例”、对应的“避免数据泄露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习者应用相关知识,处理操作练习里的具体情境所呈现的问题。3. 通过操作练习,先向学习者介绍二维码及其功能以及二维码生成器(可结合拓展阅读),引导学习者应用二维码生成器将前面制作的宣传单生成二维码,注重体现信息科技的新成果。但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醒“恶意二维码”的存在,引起学习者必要的防范意识。
4.教学方法建议 在学习引入方面,教师应结合教材中呈现的情景,并联系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相似情境或现象,引导学习者去讨论此类“扫码领礼物”的活动背后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可能对个人数据安全造成的危害,以带领学习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在新知学习方面,对于“数据安全”的知识内容,建议教师结合、列举生活中实例去阐释“个人数据”的涵义,并引导学习者去分析“个人数据”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和意义;接着带领学习者理解何为“数据泄露”以及“数据泄露”可能会给个人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从而进一步带领学习者去探索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必要措施。对于“个人数据”的知识内容,教师在阐述概念时,可结合教材情境和操作练习中的例子,便于学习者理解,而在了解了“个人数据”的概念后,教师应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带领学习者分析讨论个人数据的重要性,促使学习者形成重视和保护个人数据的意识。 对于“数据泄露”知识内容,教师要结合生活中贴切的实例去促成学习者对“数据泄露”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创设情境(如个人隐私信被泄露),带领学习者去分析讨论“数据泄露”带来的危害,从而进一步引起学习者对防范“个人数据”泄露的重视,并引出接下来对于个人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的学习。(3)在“个人数据保护措施”知识内容,教师结合教材所给的信息进行具体的举例分析和说明,并进一步引导学习者进行头脑风暴,为项目探究做好铺垫。在“项目探究”方面,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第一个探究任务引导学习者搜索总结出有关“个人数据”的更多信息,加强学习者对“个人数据”更全面的认识,并呈现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情境即“公共Wi-Fi”的连接问题,让学习者能够意识到连接公共Wi-Fi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应对;此外,教师引导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搜索“威胁数据安全”的事例,并在班内进行分享,以最大限度促使学习者去了解并形成防范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基于系列威胁数据安全的事例,引导学习者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搜索出“避免个人数据泄露”的相关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师示例制作宣传单的方法,再鼓励学习者自主完成制作。在操作练习方面,首先,教师鼓励学习者基于所学新知独立完成“想一想”下的三个小题,再由教师引导学习者核对答案;若有题目存在歧义,则可以让学习者进行讨论分析;对于“做一做”,教师可先结合拓展阅读内容对二维码和二维码生成器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引导学习者去查找二维码生成器(或直接推荐),再向学习者示范如何通过二维码生成器将前面制作的宣传单生成二维码。最后鼓励学习者独立制作。
二、补充知识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的补充) 无
补充内容 无
补充知识来源(提供网站链接或按参考文献 格式提供) 无
三、对应需要的软件、硬件说明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使用软件、硬件) 项目探究 “网络安全知识搜索与宣传”“(1)(2)(3)”“制作‘如何避免数据泄露’宣传单”操作练习 查找并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并将“如何避免数据泄露”宣传单生成二维码
软件名称(最好提供开源软件) 学校机房PC端系统自带的浏览器,如谷歌浏览器,Edge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火狐浏览器,360浏览器。学校机房电脑自带的Microsoft中的Word进行制作。草料二维码:https://cli.im ( https: / / cli.im );码上游二维码:https:///admin/ ( https: / / / admin / )
基本功能说明 帮助学习者在网络上搜索和查找到有关“个人数据”、“公共场所Wi-Fi是否可以随便连接”、“威胁数据安全的事例”有关信息。此外“避免数据泄露方法”的查找、以及“二维码生成器”的查找也需要网络浏览器。帮助学习者完成“如何避免数据泄露”宣传单的制作。将文本、网址、文件、图片、音视频、名片、表格等上传并生成二维码。
硬件名称(选择性价比高、中小学能用得起的) 无
基本功能说明 无
四、项目探究解答参考
探究项目:网络安全知识搜索与宣传 通过网络搜索,尝试解答以下问题。个人数据包括哪些:包括个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公共场所的Wi-Fi可以随便连接吗?不可以随便连接;公共Wi-Fi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为黑客们可以通过公共Wi-Fi,向手机、电脑设备里植入病毒,获取我们的账户信息和密码。例如,有黑客可能会创建一个和真Wi-Fi名字一模一样的假Wi-Fi,而真Wi-Fi会收到大量解除认证攻击,导致设备和真Wi-Fi的连接被断开。而重新扫描的无线网络连接到的就是信号最强的假Wi-Fi,账户信息和密码由此被趁机获取。因此我们在连接公共Wi-Fi时,需要识别和确认该Wi-Fi是否安全;当我们登录银行账户,输入账户和密码时,最好断开Wi-Fi。(3)列举威胁数据安全的事例:黑客攻击:黑客通过各种手段,如钓鱼软件等获取系统或网络中的敏感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信用卡号、企业机密等。对应的措施包括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例如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和防病毒软件。恶意软件与病毒:恶意软件如木马、蠕虫等能潜入系统,破坏数据,篡改文件。对应的措施可为定期处理计算机病毒、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不将个人信息留在公共电脑上。钓鱼电话/网站:利用人的好奇心,诱骗用户透露个人信息或执行危险操作。用户个人应该提高防范“钓鱼”电话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提供的任何信息,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轻易在陌生人的指令下执行任何操作。上述问题的答案不固定,言之成理即可。制作以“如何避免数据泄露”为主题的宣传单。该任务可分为三个步骤完成。引导学习者通过小组协作方式搜索相应的“避免数据泄露”相关方法,在班内进行相互分享,并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教师示范宣传单制作。(可以通过Word或PPT文档完成宣传单制作。)学习者独立进行宣传单的制作,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
五、操作练习答案
一、知识检测 1.想一想,小智应该怎样应对以下情况?帮他出出主意!(1)不能;验证码通常是某个应用软件与手机绑定后接收到应用平台的验证信息,若将验证码发送给他人(特别是不怀好意的诈骗分子),个人的账号密码就会被轻松破解,导致账号被盗。(2)可保持自动连接;家庭Wi-Fi一般是安全的,可保持自动连接。(3)不能;该购书途径为非正规购物网站——购物付款一般在购物平台上完成,不通过卖家个人完成支付。此外,该卖家宣称通过个人支付方式可打5折优惠很明显有诱骗的嫌疑。小智应拒绝该卖家的要求,换到正规的购物平台购书。
二、技能操练 2. 做一做(将前面完成的“如何避免数据泄露”宣传单生成二维码)教师向学习者推荐二维码生成器如草料二维码,码上游二维码等,并向学习者示范如何将图片生成二维码,而后鼓励学习者自主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