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活动“自我管理小能手”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册《信息科技》西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跨学科主题活动“自我管理小能手”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册《信息科技》西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9-13 08: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跨学科主题活动“自我管理小能手”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单元/主题 跨学科主题活动:自我管理小能手
课名 自我管理小能手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时长建议 3课时
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 能够思考不同类型数字设备的用途,并根据不同活动需求,合理选用数字设备;2. 能够利用数字设备进行时间提醒与自我管理;3. 掌握保护与管理数字身份的方法;4. 形成综合运用信息科技、数学、道德与法治等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如下:1. 以学习者常用的数字设备入手,探讨其功能与应用,帮助学习者建立探索意识,并举一反三去了解更多的数字设备。2. 可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设置利用数字设备的自我管理任务,让学习者在做中学,并锻炼其跨学科学习能力。3. 强调保护数字身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保证学习成果的落实、检验和展示,确保学习者具备初步的数字身份保护意识和能力。4. 结合实际需要,教师可将教材中的“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更换成贴合当地教学情况的相关比赛,更替学习任务时注意契合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
4.教学方法建议 在学习引入方面,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呈现的“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情景,联系学习者的生活实际,对引入的三个问题做一些解释说明或集体头脑风暴,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一,对于“认识与选择数字设备”的知识内容,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选择一些数字设备进行深入的介绍。同时注意了解学习者当下的数字设备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帮助学习者掌握如何合理选用数字设备。最后利用教材所设置的情境,学以致用,在做中学。(1)对于“思考与讨论”的知识内容,表1前的两个设问可用作教师的引入,学习者不需要在这一步就有明确的回答。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法”,唤起学习者的旧知,使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同时为学习者完成表2做准备。教师在介绍各种数字设备时,可以多多利用多媒体手段或实物进行展示,在教授时注意解释教材中的书面用语,增加实用例子,便于三年级的学习者理解。在指导学习者完成表2时,可以鼓励其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降低任务难度。(2)对于“填一填”任务,面对学习程度较差的学习者,教师可以带领其先找出图中所呈现的数字设备,共同讨论其用途,并引导学习者进行独立表述。面对学习程度较好的学习者,教师可以要求其在完成该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思考在不同现实场景中的数字设备使用情况。(3)在“活动实施”环节,教师可以先为学习者展示一份中国优秀故事,提前说明评价的标准,鼓励学习者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故事搜集,并在收集过程中及时提供帮助。最后,学习者分小组展示所选择的数字设备、搜集方式和搜集成果,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小组互评或教师评价。任务二,对于“利用数字设备进行自我管理”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学情,引出管理数字设备使用时间的话题,引发学习者共鸣。(1)对于“思考与讨论”的知识内容,学习者可以先尝试根据表3独立完成4个问题,结束后教师引导所有学习者共同讨论正确答案,并学习博士所给出的视力保护建议。(2)对于“选一选”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回归教材情境,对选项中的活动进行判断,帮助学习者养成自我时间管理的良好习惯。(3)在“活动实施”环节,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校条件选择合适的软硬件(移动端安卓系统和ios系统自带的“日历”应用;PC端微软系统和MacOS系统自带的“日历”应用)。面对学习程度较差的学习者,教师可以先示范锁屏时间和日程提醒的设置方法,学习者一步步模仿,教师注意在这个环节中答疑解惑。面对学习程度较好的学习者,教师可以设置学习者分组活动,组内自行探索设置锁屏时间和日程提醒的方法,最后向全班展示。教师要注意及时评价学习者成果并总结学习内容。任务三,对于“加强对数字身份的保护与管理”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回忆并联系前课所学的网络安全知识,并结合本课的情境进一步学习保护与管理数字身份的方法。(1)对于“思考与讨论”的知识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文字自行完成填空。事后教师为学习者介绍并拓展各种各样的密码,可以适当介绍设置密码的原则,接着引导学习者针对图示四种密码形式的优缺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集体讨论,教师要注意及时答疑和总结。(2)对于“说一说”环节,教师应鼓励学习者畅所欲言。面对不同权限设置的选择不是固定的,学习者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需在这个环节做出正确引导,帮助学习者补充理由和不同权限选择的后果。(3)对于“展示分享”环节,教师可以举办一场分享会,鼓励学习者以各种形式生动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补充知识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的补充) 无
补充内容 无
补充知识来源(提供网站链接或按参考文献格式提供) 无
三、对应需要的软件、硬件说明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使用软件、硬件) 无
软件名称(最好提供开源软件) 无
基本功能说明 无
硬件名称(选择性价比高、中小学能用得起的) 无
基本功能说明 无
四、任务一解答参考
思考与讨论【允许多种答案,理由充分即可】 场景数字设备选择理由(1)例:智能手机例:智能手机便于携带,适合快速浏览信息。例:笔记本电脑例:笔记本电脑屏幕较大,可以同时浏览多个网页,便于浏览和讨论。(2) 例:笔记本电脑例: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足够大,便于二人浏览信息、共同讨论。(3)例:台式电脑例:台式电脑性能强大,整理大量材料时不容易“卡顿”。(4)例:平板电脑例:利用平板电脑可以在开展线上会议的同时用笔进行标注。例:智能手机例:智能手机非常便携,小智可以随时参加线上会议。(5)例:智能电视例:智能电视的屏幕最大,可以方便所有团队成员同时观看讨论内容。例:笔记本电脑例:使用笔记本电脑可以记录团队成员的讨论意见,同时还可以进行各种搜索,有利于讨论。
填一填【允许多种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智能手表)小智在跑步时会佩戴智能手表,以记录自己运动时的身体数据,比如步数、心率、能量消耗等。(平板电脑)小智正在利用平板电脑的绘图软件绘制logo。(台式电脑)小慧正在使用台式电脑录入文字。(智能手机)小慧可能正在使用手机查阅书籍中的生僻字。
活动实施 教师可以先为学习者展示一份中国优秀故事,提前说明评价的标准,鼓励学习者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故事搜集,并在收集过程中及时提供帮助。最后,学习者分小组展示所选择的数字设备、搜集方式和搜集成果,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小组互评或教师评价。学习者参考网站:中国好故事 (https://www.chinastory.cn/) ( https: / / www.chinastory.cn / )(学习者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个人计算机等数字设备访问该网页)教师参考网站: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_中国网 (.cn) ( http: / / zggsds..cn / 2019-08 / 16 / content_40865283.shtml" \l ":~:text=%E4%B8%BB%E9%A2%98%E9%80%82%E5%90%88%E6%80%A7%E6%98%AF%E6%8C%87%E6%95%85,%E5%8F%97%E4%BC%97%E7%9A%84%E6%83%85%E6%84%9F%E5%85%B1%E9%B8%A3%E3%80%82 ) (教师可根据学情设置适合的评价指标)(http://zggsds..cn/2019-08/16/content_40865283.shtml#:~:text=%E4%B8%BB%E9%A2%98%E9%80%82%E5%90%88%E6%80%A7%E6%98%AF%E6%8C%87%E6%95%85,%E5%8F%97%E4%BC%97%E7%9A%84%E6%83%85%E6%84%9F%E5%85%B1%E9%B8%A3%E3%80%82 ( http: / / zggsds..cn / 2019-08 / 16 / content_40865283.shtml" \l ":~:text=%E4%B8%BB%E9%A2%98%E9%80%82%E5%90%88%E6%80%A7%E6%98%AF%E6%8C%87%E6%95%85,%E5%8F%97%E4%BC%97%E7%9A%84%E6%83%85%E6%84%9F%E5%85%B1%E9%B8%A3%E3%80%82 ))
五、任务二解答参考
思考与讨论 玩游戏网页搜索备赛资料34小智和小慧单次使用数字设备的时长应该缩短,并注意及时放松眼睛。另外,小智和小慧应该在备赛上安排更多的时间,减少玩游戏和看娱乐视频的时间。
选一选 必须要做的事情:①、③、⑥需要合理控制时间的事情:②、④、⑤
活动实施 具体实施方法参考教材中所示的步骤即可。
六、任务三解答参考
思考与讨论 (从左至右,从上到下)数字、手势、指纹、人脸识别
说一说【允许多种答案,理由充分即可】 例1:在设置位置权限时,我会选择“使用App时允许”,因为我不介意使用软件时读取我的位置信息,但我也不愿意一直允许该权限。例2:在设置通讯录权限时,我会选择“不允许”,因为我不希望软件通过通讯录信息,把我推荐给可能认识的人。例3:在设置相册权限时,我会选择“好”,因为我经常会给朋友发送相册里的照片
展示分享 学习者集体展示所选择的数字设备、搜集方式和搜集成果,根据先前教师公布的评价标准进行小组互评或教师评价。学习者注意为自己在数字设备上设置的时间与日程管理拍照或截屏,教师可以收集后在班上集中展示。允许多种答案,理由充分即可,可参照【任务三解答参考】中【说一说】的答案示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