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故乡 第3课时 课件 --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故乡 第3课时 课件 --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13:5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情 境 导 入
15 故 乡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人物形象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其命运也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小说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环境描写的分析。
学 习 目 标
15 故 乡
第 3 课 时
1.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2.概括并理解小说的主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小说题为“故乡”,请根据文本思考,小说共写了几个故乡?
现实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请从小说中找出对故乡进行的环境描写,并简要概括其特点。
现实中的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特点:阴晦、萧索、没有一丝生气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记忆中的故乡
特点:神奇、美丽、五彩缤纷、辽阔鲜活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理想中的故乡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特点:神奇、美丽、五彩缤纷、辽阔鲜活、充满希望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小说中对故乡的描写有何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为人物提供背景;
(2)渲染氛围;(3)烘托人物心理;(4)推动故事情节;(5)暗示社会背景;(6)深化小说主旨。
点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描写现在的故乡的作用:渲染凄凉的氛围,烘托“我”凄凉的心境,为全篇奠定了感情基调;暗示当时农村的荒凉、穷困、没有生机,深化小说主题。

(2)描写过去的故乡的作用:对比。用过去故乡的神奇与现在故乡的荒芜对比,暗示社会背景,深化小说主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描写理想中的故乡的作用:再现过去故乡的美丽画面,表达“我”的美好希望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讨论交流,从关键词、表达方式、句子的含义等角度理解小说主题。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自我安慰,将之前激荡的情感平息下来,还引出下文“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推动情节的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结构上统领下面的三段文字
内容上提示下文
走在离乡去异地谋生的路上。
这里的“路”也指“我”想的内容,也就是“希望”。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他们指的是水生和宏儿,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是新一代关系的回归。
为社会付出、奔波的人。
辛勤劳动的木偶人。
穷极无聊的市井小民。
希望他们不要像我们一样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而走一条崭新的幸福大道。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当时并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因而“我”对路的憧憬不免朦胧。
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
通过回乡的经历,“我”认识到要追求新的生活,仅仅具有美好的意愿、崇高的理想是不够的,需要创造新的社会现实,需要无所畏惧地行动。

象征
行动
作者认识到,要打破旧社会、创造新社会,仅靠个别的少数人也是不够的,需要许许多多人共同的努力。
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
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5.对于小说主题,人们有多种理解,请根据本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主题
丰富
深刻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造成了底层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
闰土成了被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
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人
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
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和阶层问题。
课 堂 小 结
15 故乡
精神家园的失落
对比
议论、抒情:“我”与故乡的隔膜
自我反省:渴望新生活
农村经济日益凋敝、
农民生活日益困苦
故 乡
作 业 设 计
9 论教养
比较阅读《故乡》与《社戏》,体会两篇小说在写作手法和思想内容上的差异。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