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物质的分类及其变化 课件(共27张PPT)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1.1.1物质的分类及其变化 课件(共27张PPT)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22:1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课时
人教版(2019版·第一册·第一章)
1、从生活中寻找物质的分类
问题1:大型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
超市按照商品的用途将商品进行了分类
任务1:在超市找到你想吃的薯片
1、从生活中寻找物质的分类
食 品
服 装
办公用品
……
水果
膨化食品
饮品
粮食
……
分类的标准
决定
分类的结果
决定
分类的目的
方便寻找物品
按用途功能分类
讨论1:生活中应用分类的例子
1、从生活中寻找物质的分类
快递机器人快速分拣
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2、认识物质的分类
讨论2:没有分类的世界模样会怎样?
乱七八糟的衣柜
分类的目的与意义:
更好地认识物质,创造物质
思考: 面对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可以分类认识和研究物质,那么,怎样分类才能更有效地帮助我们认识和研究物质呢?
2、认识物质的分类
一些含碳元素的物质
分类的目的
分类的标准
决定
分类的结果
决定
全面研究物质
基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等多角度分类
①根据元素组成分类

1. 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哪些?
2. 你能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将这些物质分类吗?
物质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Na、Mg、Fe
C、H2、O2、O3
CaO、Na2O、CO、CO2、SO3
H2SO4、H2CO3
NaOH、Fe(OH)3
Na2CO3、K2CO3
Na Mg Fe NaCl NaOH Fe(OH)3 CO CO2 C H2 O2 O3 Na2CO3 CaO Na2O SO3 K2CO3 H2SO4 H2CO3
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上下从属关系,不重复,按照一定逻辑)
按物质种类数目
按元素组成
按物质性质

3. 上面列出了一些含碳元素的物质,如何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梳理?
单质
氧化物



C
Na Mg Fe NaCl NaOH Fe(OH)3 CO CO2 C H2 O2 O3 Na2CO3 CaO Na2O SO3 K2CO3 H2SO4 H2CO3
①根据元素组成分类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①根据元素组成分类
如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如白磷、红磷、黑磷是磷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①根据元素组成分类

3. 上面列出了一些含碳元素的物质,如何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梳理?
单质
氧化物



C
CO
CO2
H2CO3
Na2CO3
Na Mg Fe NaCl NaOH Fe(OH)3 CO CO2 C H2 O2 O3 Na2CO3 CaO Na2O SO3 K2CO3 H2SO4 H2CO3
K2CO3
钾盐
钠盐
碳酸盐
交叉分类法
——对同一个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Na2SO4
K2SO4
K2CO3
碳酸盐
硫酸盐
钾盐
Na2CO3
钠盐
以所含阳
离子不同
进行分类
以所含阴
离子不同
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
交叉分类法举例
注意:标准应具体化,不能含糊,树状分类中不能有交叉的情况出现。
思考:如何对氧化物进行分类?
Na Mg Fe NaCl NaOH Fe(OH)3 H2 CO2 C H2O O2 Fe2O3 Na2CO3 CaO Na2O SO3 K2CO3 H2SO4 H2CO3
①根据元素组成分类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CaO Na2O Fe2O3
CO2 H2O SO3
已知:盐酸可以除铁锈
已知:CO2能用NaOH溶液吸收
有同学提出:同一类物质应该有相似的性质
①根据元素组成分类
②根据物质性质分类
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多数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
CO2 + H2O == H2CO3
CO2 + Ca(OH)2 == CaCO3↓+ H2O
CO2+CaO == CaCO3
酸性氧化物
能与某些氧化物化合成盐
SO3 + H2O == H2SO4
SO3 + Ca(OH)2 == CaSO4↓+ H2O
SO3+CaO == CaSO4
SO3
同类物质性质相似
如SiO2(石英砂)属于酸性氧化物,但实验证明SiO2不能与水反应
②根据物质性质分类
能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化合成盐
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少数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CaO
CaO + H2O == Ca(OH)2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 + CO2 == CaCO3
碱性氧化物
Fe2O3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思考: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之间的关联
组成
性质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CaO Na2O Fe2O3
H2O CO2 SO3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在选择分类标准时,要从组成与性质两个方面综合考量
其他氧化物: CO、Al2O3、H2O等
不成盐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
思考:如何吸收烟气中的SO2?
SO2
酸性氧化物
预测SO2的性质
依据酸性氧化物的共性
类比CO2性质
SO2 + H2O == H2SO3
SO2 + NaOH ==Na2SO3+ H2O
SO2 + CaO == CaSO3
基于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
确定物质类别
预测物质性质
确认物质性质
依据类别通性
类比典型代表物
分析物质组成
实验验证
类比推理
3、认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问题:为什么CaCO3能制备CaO?
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
组成相似
微观
酸——均含有H+
碱——均含有OH-
碳酸盐——均含有CO32-
可以推理一类物质是否能与某物质反应
守恒思维
组成决定性质
分类思维
任务:回顾酸碱盐的性质

物质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按物质种类数目
按元素组成数目
按物质性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按物质性质
……
3、认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
……
酸(如H2SO4) 碱(如NaOH) 盐(CuSO4、Na2CO3等)




×
×
×
×
×
×

×



×


×
×

与金属
与酸
与碱
与某些盐
与酸性氧化物
与酸
与某些盐
3、认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H+) 与活泼金属
与碱性氧化物
与碱
与某些盐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OH-)
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问题1:为什么要强调某些盐?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需要生成物是沉淀↓ 、气体↑ 、水(离子的浓度会减少)
分类思维
转化思维
问题2:为什么要求是“可溶性物质”?
为了更利于反应的进行,使反应物充分转化成产物
问题3:转化的最终产物有什么?

建构各类物质转化路径模型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的转化
转化过程中,元素不变
教材P11 思考与讨论
Ca →CaO→Ca(OH)2 →CaSO4
2Ca+O2=2CaO
CaO+H2O=Ca(OH)2
Ca(OH)2+H2SO4=CaSO4+ 2H2O
C→CO2→H2CO3 →CaCO3
C + O2 = CO2
CO2+ H2O =H2CO3
H2CO3+ Ca(OH)2= CaCO3↓+ 2H2O
思考:分别属于什么物质类别?
建构各类物质转化路径模型
任务1:模仿Ca、C单质的转化路径,尝试书写Na、S单质的转化路径
任务2:你觉得还可以怎么完善上述路径转化关系图?
思考:在Ca、C守恒过程中,除了物质类别不同,还有什么不同?
元素价态
金属
碱性氧化物

非金属
酸性氧化物


CaO
Ca
Ca(OH)2
CO2
C
H2CO3
CaCO3
课后思考:如何用Cu制备CuSO4 ?
(少 数)
建构各类物质转化路径模型
注意:转化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练习册P9 八圈图
(多 数)
建构各类物质转化路径模型
讨论:为什么要学习物质的转化?
确定制取某类物质的可能方法(制备物质)
工业生产还要综合考虑:
原料来源、成本、环保、能耗、反应条件、设备条件……
思考:工业上如何制备NaOH?
①先想元素组成
②再想物质类别、反应类型
③思考可行性
Na2O
H2O
(化合:某些金属氧化物+水→碱)
Na2CO3
Ca(OH)2
(复分解:可溶性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
Na2O来源少,成本高
以前的方法
现代的方法:电解饱和NaCl溶液(H2O)——氯碱工业
课堂巩固
C
C
B
课堂巩固
B
C
课后习题P12 第1题、第8题
课堂小结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