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8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18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第一课时
情 境 导 入
今天将有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给我们讲述大雁的趣事!
你注意过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吗?你了解大雁吗?你知道大雁为什么会排成这样整齐的雁阵吗?
情 境 导 入
横跨大洋横跨海,越过树木黝黑的森林,
穿过山谷,我们依然不敢喘歇,只为能在你身边。
越过变幻莫测的沙漠,越过燃烧着火焰的山脉,
穿过狂风和暴雨,只为能在你身边。
——大型纪录片《鸟的迁徙》主题曲《To be by your side》
学习目标
学 习 目 标
1.把握该观察手记的基本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2.通过文字感受作者人文情怀,理解思想内涵。
3.培养尊重自然生命的价值观,深化生命意识。
学习目标
写 作 背 景
本文节选自《沙乡年鉴》。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处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和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沙乡年鉴》就是他在这里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研究和探索、观察和思考的结晶。《沙乡年鉴》的样式让人耳目一新。在一年12个月的季节更替中,利奥波德细致地观察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生长及生活习性,从1月的“冰融”、3月的“大雁归来”,到4月的“春潮来临”、7月的“大草原的生日”,以及11月的“如果我是风”、12月的“雪上的松树”,都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图画。《沙乡年鉴》是一部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是一部关怀人类在自然家园的命运和万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命运的博爱之书。
文化文学
利奥波德(1887--1948年)
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位造诣极深的文学家。《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
文化文学
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语言的通俗性: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知识链接
大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形状略似家鹅,有的体型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
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发出警报。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
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又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
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多以六只或六只的倍数组成。
基础知识
雾霭( ) 缄默( ) 迁徙( )
沙洲( ) 沼泽( ) 夜幕( )
埋伏( ) 水洼( ) 盘旋( )
香蒲( ) 喧嚷( )凋零( )
环颈雉( ) 频繁( ) 忧郁( )
沙锥鸟( ) 蹼鸡( ) 弥漫( )
zhǎo
zhì
pú
mái
mù
diāo
pǔ
wā
jiān
zhuī
xuán
ǎi
xǐ
tān
xuān rǎng
pín fán
yù
mí màn
基础知识
迁徙:
缄默:
沼泽:
雾霭:
弥漫:
窥探:
坚定不移: 目空一切:
迁移。
闭口不说话。
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雾气。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暗中察看。
(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初步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3.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
初步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5):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
第三部分(11--13):写大雁的联合迁徙的观念,值得人类借鉴学习。
初步感知
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①飞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②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③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就喧嚷;
④十一月的大雁一声不响;
⑤爱寻食玉米遗穗;
⑥常成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⑦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时间顺序
品读课文
示例: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句话通过大雁和主红雀的对比,说明大雁对春天感应的准确性,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大雁的生动语句,读一读,并体会其作用。
品读课文
“拐来拐去”“低语”“问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
1.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不再埋伏的岬角和小岛,向每个沙洲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品读课文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雁的聪慧,以及它们对同类的热情友善。
2、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3、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闲谈。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大雁的集会,从而表现出大雁的聪明和社会性,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课 堂 小 结
人是大自然中普通的一员,不是优越的征服者。我们不能把自然、动物作为我们征服和榨取的对象,否则我们将失去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热爱自然
尊重生命
拓 展 延 伸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谁能说说和大雁相关的古诗词?
布 置 作 业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选择并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小伙伴”——蚂蚁、蝉的活动轨迹,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风雨雷电的物候现象……把观察记录制作成小报,至少设计4个板块,并配以恰当插图,进一步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