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雁归来 第2课时 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大雁归来 第2课时 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14:4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18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18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第二课时
情 境 导 入
明天,我将继续飞翔
从最深的海洋到最高的山峰
穿过了你睡梦中的疆界
飞进令我不敢言语的山谷
只为了回到你的身边
——《To be by your side》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接着去迎接归来的大雁。
体会情感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1、说说你从哪里读出了作者对大雁的情怀。
体会情感
这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珍视。
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至愤恨。
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体会情感
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方,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体会情感
“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等称呼,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
2.对大雁的称呼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方法探究
1.拟人手法的运用。
作者较多地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这种写法不单单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他喜欢观察它们,研究它们,知之愈多,爱之愈深。因此,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
方法探究
2.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形神兼备。无论是描写大雁归来,还是描写大雁觅食、集会,作者按照大雁行为的过程,有层次地加以细致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关于大雁的知识,作者介绍了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如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让读者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
另外,文中还洋溢着浓郁的抒彩。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为大雁担惊受怕,为声调忧郁的孤雁的不幸而悲哀伤痛,对大雁的种种鸣声由衷地喜爱,并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地钦佩,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笔墨中也饱含深情。
课堂练习
仿写句子: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一片落叶的飘零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层层叶子沐浴在金黄的大地的怀抱时,秋天就来到了。
一只鸣蝉的死亡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片麦田更换了十月的新衣时,秋天就来到了。
一棵树的叶子落光说明不了冬天,但当一片树林承受不住11月寒风的折磨时,冬天就来到了。
一股刺骨的寒风说明不了冬天,但当漫天的凛冽的风夹杂着雪花时,冬天就来到了。
拓展延伸
捕杀藏羚羊716只 青海三名非法盗猎者被判刑
  近日,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检察院提起公诉,一起非法捕杀藏羚羊大案的3名非法盗猎者受到了法律制裁。
  法院经审理查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马金华,伙同该县德加乡马尔海买、二塘乡杨有云等6人结成盗猎团伙,经预谋后,于今年7月10日非法进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太阳湖一带,大肆进行盗猎藏羚羊的犯罪活动。
  7月14日,上述3人被玉树州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干警抓获(另有3人脱逃),当场缴获藏羚羊皮716张和作案工具小口径步枪3支、子弹5 252发、汽车3辆。
  据《检察日报》报道,法院经审理认为,3人的行为均已构成非法捕杀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马金华、马尔海买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2 000元;杨有云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5 000元。
拓展延伸
触目惊心!丹麦1天捕杀近300头鲸鱼和海豚,现场血流成河
据每日邮报20日报道,7月15日,一年一度的传统捕鲸节在法罗群岛附近海域举行。一天之内,252头长鳍鲸和35只大西洋白海豚遭杀害,现场血流成河、触目惊心。
报道称,该活动是北欧前丹麦殖民地法罗群岛每年都会举行的集体捕鲸活动,是一项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每年要猎杀超过800只海豚和鲸鱼。
拓展延伸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希望我们都能敬畏自然,保护自然。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如何理解本文的思想价值?
作者在《沙乡年鉴》中提出,要建立“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伦理观”,这使得他成为环境生态伦理学的先驱。
伦理学本来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者由人间的伦理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从这种观念出发,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还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善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自然的一个平等成员,可以克服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弊病,让人类在心灵上获得提升。这就是本文的思想价值。
文 章 结 构
报春使者
大雁归来
保护动物
热爱自然
春雁:低语 辩论
大雁习性
全球一体
大雁联合
孤雁:忧郁 伤心
大雁归来
群雁:喧闹 谈论
欣喜
赞美
喜爱
课 堂 小 结
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飞行、鸣叫、觅食、群居等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尊重生命、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布 置 作 业
在《沙乡年鉴》中,作者分12个月,记录了他那贫瘠荒凉的沙乡农场一年四季的物候风景、生活趣事,细致描摹了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思考。有兴趣的话,可以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