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回忆我的母亲 第2课时 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回忆我的母亲 第2课时 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14:4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4 回忆我的母亲
朱 德
14 回忆我的母亲
朱 德
第二课时
情 境 导 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对儿女的爱深沉、博大、无私。请大家朗读完孟郊的《游子吟》后说说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我们接着学习《回忆我的母亲》。
精 读 课 文
第二部分
1.请在各段落中试着找出中心句,并用铅笔标注出来。
第二段:我家是佃农。
第三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第四段:母亲是个好劳动。
第五段:母亲这样地整日忙碌着。
第六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七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八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家庭环境
劳动能手
(爱憎分明)
精读课文
小结: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
精读课文
2.分析写作手法:
  
在写法上运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请画出有关议论的句子。
例如第8段,在叙述乙未年退佃搬家的悲惨遭遇这件事之后,就写了下面的议论:“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这议论起到了赞扬母亲的坚韧顽强性格和爱憎分明情感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后来支持儿子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
精读课文
3.课文分析了作者回忆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为什么选材只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这正是本文在选材方面的高明之处。
精读课文
4.通过对这些琐事的回忆,表现了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美德?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爱憎分明等美德
精读课文
 5.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和支持的呢?
研讨第9段注意写作方法:
前后呼应的写法
提问:(1)这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送子读书。
(2)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
明确:支撑门户、被逼迫。
精读课文
6.这种前后内容相联系、相照应的写法就是前呼后应。其好处是交待了因果关系,使文章严密。
精读课文
7.研讨第10—13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
  (提示:概括大意时注意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
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12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第13段,一生不曾脱离劳动,到老仍然热爱生产。
综上分析,母亲另一方面的美德是什么?
深明大义,坚持劳动,理解儿子,支持革命。
精读课文
齐读14、15段,思考:文章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
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实际上也是从侧面来刻画母亲的形象。
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8.研讨分析第三层(第14、15段)
精读课文
钟太夫人是一个伟大的人,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教会了朱德很多事情、很多做人的道理。
精读课文
母亲勤劳吃苦,作者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作者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作者生产的知识。
母亲聪明能干,教给作者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母亲对地主劣绅的抵抗,对作者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作者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优秀的传承:母亲的高尚成就儿子的伟大
9.朱德从母亲那里学到了什么?
精读课文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1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2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3
10.放声朗读第十六、十七节。思考: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品 析 语 言
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品 析 语 言
“创造了”和“创造着”能互换位置么?
“创造了”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
“创造着”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历史,二者有时态上的差别。
2.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会在一起,升华了主题。
品 析 语 言
3.“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将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革命事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思想深化,感情升华,表现了革命家博大的胸襟。
启示:要博爱,要有为天下人服务的意识。
写 作 手 法
选材:
语言:
语言简洁,质朴无华
选材典型,以小见大
学习本文文风纯朴、语言平实和选材精当的特点,以及叙事、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以时间为序(纬线)、以“勤劳一生”为线(经线)进行布局谋篇的巧妙的写作方法。
课 堂 小 结
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
拓 展 延 伸
悼念朱德母亲的挽联
党中央的挽联是:
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的挽联是: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恩来、刘少奇、陈云诸人的挽联是:
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饮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拓 展 延 伸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 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 不见丁宁嘱早归。
布 置 作 业
阅读于振坤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用本文所学的阅读方法分析母亲的品格、“我”的情感,以及文章的语言特点。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