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一起去揭秘
你是如何听到外界的声音,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的?
手指不小心被刺扎到,你最先感觉到疼还是先缩手?
在短跑测试等待发令枪响时,为什么心跳会加速?
当传染病来袭时,如何有效预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你看,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滑雪赛场上,我国运动员正在奋力拼搏!
持两支雪杖,踏一双雪板,在冰天雪地中疾速滑行,全部身心与皑皑白雪融为一体,勇气、激情、风驰电掣,身体在重心不断切换中保持平衡,避障、转向、穿越旗门……运动员是怎么做到的呢?
从事这项运动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同时可以强健骨骼、肌肉,增强心肺功能,还能让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将获得人体的运动、神经和激素调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懂得如何保持健康、增进健康。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
·探究自己和同学的膝跳反射
·测定自己和同学的反应速度
·探究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关系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
一起去探究
一起做项目
·开展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活动。
例如,通过展示自己制作的、
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宣讲
保护眼健康的方法;通过自制
的实验装置,模拟香烟烟雾对
呼吸道的危害,宣讲吸烟有害
健康的道理。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课时
课程目标
视觉、听觉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眼球和耳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分别是怎样的
如何科学用眼和用耳
新课导入
科学故事 一位因眼疾失明16年的患者,戴着一副奇特的眼镜,坐在一块印有黑白条的硬纸板前,用手指准确地指向黑白条的交界处。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来,这副眼镜上安装了一个视觉编码器,编码器上有微型摄像头和图像处理器,患者的大脑中则植入了微电极。编码器扫描硬纸板,将图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发送到微电极,刺激大脑,让她“看”到了硬纸板上的黑白条。
想一想,议一议:
根据上述科学故事,结合已有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这副奇特的眼镜模拟了身体的哪些结构
2.除了视觉和听觉,外界刺激引起的感觉还有哪些
你在用吃饭时,会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
的香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还能听到同学的说话声。这些感觉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些部位?·感觉对你完成吃饭这个活动具有什么意义?
视 觉
嗅 觉
味 觉
触 觉
听 觉
·鼻(嗅觉细胞)、舌(味觉细胞)、皮肤(神经末梢)
·获取外界信息:(主要)视觉、听觉
·感觉器官/感受器 感觉 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适应环境而生存
感受器
感受器:感受刺激的结构。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
感觉器官: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称它们为感觉器官
视觉
听觉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
味觉
嗅觉
触觉
感受器
读书、 看报、 看电视、看电影
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
发现并避让从远处疾驶而来的汽车
眼和视觉
瞳孔
巩膜
虹膜
脉络膜
睫状体
视网膜
角膜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神经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构成
眼球壁
眼球壁
内容物
房水
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顺序:由外到内
眼球
角膜
巩膜
无色,透明,可以透光线,折射光线
眼球壁
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巩膜(眼白)
角膜
外膜
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
眼球壁
虹膜
有色素
睫状体
内含平滑肌,
可调节晶状体曲度
中膜
绿色
蓝色
黑色
红色
脉络膜
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
眼球壁
视网膜
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内膜
感光细胞
瞳孔
光线的通道
虹膜中央的小孔
虹膜(眼珠)
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
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
球壁,并折射光线。
透明,有弹性,像双
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视神经
内容物
房水
维持眼压
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课本P4
现象
原因
结论 减少进光量,保护视网膜不受强光的刺激
增加进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的刺激。
瞳孔不仅是光线的通道,还可以调节进光量。
明亮环境/近物
黑暗环境/远物
瞳孔扩大
瞳孔缩小
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
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与思考——猫瞳孔的变化
眼和视觉
光线强弱对瞳孔大小的影响?
学以致用
瞳孔能调节进入眼睛内的光线量。
光线太亮时,为减少过多光线进入,瞳孔缩小。
光线太暗时,为增加更多光线进入,瞳孔放大。
光线强弱对瞳孔大小的影响?
学以致用
1.地震后从废墟中救出幸存者,为什么要遮住他的眼睛
幸存者长期在黑暗中,瞳孔扩大,不遮眼,阳光会伤害他的眼睛
2.警察可以利用瞳孔的变化。使用能发出强光的特殊炸弹使歹徒暂时失明,同时不伤害人质
眼和视觉
外膜
中膜
内膜
角膜
巩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视网膜
晶状体
玻璃体
(中间小孔为瞳孔)
(透光、折射光线)
(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调节晶状体曲度)
(提供营养,形成“暗室” )
(含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并成像 )
(能折射光线 )
(支撑,折射光线)
其内含有各种色素,俗称“黑眼珠”
俗称“眼白”“白眼球 ”
光线的通道,调节进光量
小结
房水
(维持眼压)
眼和视觉
眼和视觉
视觉的形成
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神经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光线
形成物像
(视觉感受器)
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
折射
形成视觉
(倒立缩小的实像)
透光、折射
透光
折射
折射
传导
镜头
光圈
胶卷
(调节物距)
(控制光线)
(感光)
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球的什么结构?
晶状体—— 镜头
瞳 孔——光圈
视网膜——胶卷
脉络膜——暗室壁
眼和视觉
视觉的形成
↓(贫血)
1. 某位12岁的男同学,痴迷手机游戏,连续几晚躲在黑暗的房间,熬夜玩手机,右眼剧痛,眼前一片漆黑,紧急就医后发现,右眼视网膜发生动脉阻塞,医生进行溶栓处理后,在发病4小时后保住了他的右眼。但其右眼视力也发生了不可逆的下降。请回答:
链接生活
1
眼球的完好
2
视神经完好无损
3
大脑功能正常
视觉形成三要素
请分析男孩失明是由于什么结构出现问题? 如果视觉要保持正常,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初中生物
2.有个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
可能是视神经或大脑发生了病变
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①眼球完好无损伤
②视觉神经完好无损伤
③大脑相关区域完好无损伤
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觉神经
大脑的特定区域
形成物像
(形成视觉)
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视觉感受器)
视网膜
物像的调节
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
缩小
扩大
睫状体控制晶状体调焦
眼睛是如何看清物体的?
睫状体控制晶状体示意图
看近处物体
晶状体变厚
睫状体收缩
看远处物体
晶状体变薄
睫状体舒张
眼和视觉
视觉的形成
正常眼
近视眼
远视眼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眼和视觉
视觉的形成
透镜是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镜片。一般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远视镜的镜片。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近视镜的镜片。
学科交叉
近视镜片
远视镜片
-眼球前后径-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
①角膜、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
②眼球前后径过长
如何矫正近视?
近视眼镜
中间薄,边缘厚
凹透镜
近视镜
(凹透镜)
凹透镜具有使光发散的特点
近视及其预防
-眼球前后径-
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
①角膜、晶状体曲度过小
②眼球前后径过短
如何矫正远视?
远视眼镜
中间厚,边缘薄
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使光会聚的特点
远视镜
(凸透镜)
近视及其预防
晶状体、角膜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凹透镜
晶状体、角膜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老花眼)
矫正:凸透镜
口诀:近前凹,远后凸。
眼镜起雾
近视的危害
压迫视神经
高度近视
白内障
(晶状体浑浊)
青光眼
(眼压增高)
近视及其预防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读写或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要适当休息、远眺。
要定期检查视力
近视后要及时到医疗机构验光,配合适的眼镜。
近视及其预防
“四要”
预防近视
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不要躺卧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不要在走路、乘车时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四不要”
近视及其预防
预防近视
在眼睑的内面、部分眼球的表面有一层黏膜组织,称为结膜。结膜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容易发炎。
小资料
近视及其预防
视觉的形成
做到“四要”“四不要”
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觉神经
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
传导
透光
折射
成倒像
形成视觉
过程:
物象调节
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____,瞳孔_____;
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____,瞳孔_____。
大
缩小
小
扩大
近视及其预防
近视与远视:
预防:
比较项目 角膜、晶状体曲度 眼球前后径 物像位置 矫正方法
近视
远视
过大
过长
视网膜前方
佩戴凹透镜
视网膜后方
过小
过短
佩戴凸透镜
小结
1.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仁”,实际上分别指的是(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巩膜和虹膜 D.巩膜和视网膜
2..晚上突然停电,你眼前一片漆黑,过一会儿又隐约看见一些东西,此过程你的瞳孔变化为( C )
A、不变 B、由大变小 C、由小变大 D、无法判断
c
3.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至关重要,如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③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若结构②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的物体
C.结构⑧在成像过程中起到了折射作用
D.结构⑥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