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作业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夏、商、周时期,社会尚武思想一直贯穿始终,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思想提出,如“天赋意
志”的“倚天”思想、巫术行为的神鬼思想、辩证方法的阴阳思想、形而上的五行思想等等。
这些思想反映出该时期
A.神权政治色彩浓厚
B.诸子百家学说的异变
C.国家战备需求紧张
D.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
2.西汉时期,无论贵贱均重厚葬,否则后人将被视为“不孝”。汉武帝的茂陵曾遭到后世军队
的三次大型盗掘,但挖走的黄金不及茂陵所藏的一半;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中也有丰富的
陪葬品,出土了378枚、总重达100千克的金器。据此可推知,西汉的厚葬风气
A.巩固了中央集权B.改变了货币结构C.彰显了国家富强D.激化了社会矛盾
3.北魏孝文帝曾说:“圣人之大宝,惟位与功,是以功成作乐,治定制礼”,“营国之本,礼
教为先。”他在推行改革时又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依
《周礼》制度,班之天下。”这说明孝文帝
A.以儒家礼制重构北魏政治秩序
B.借助中原文化推动鲜卑族汉化
C.倚重高门士族维护自身的统治
D.认识到北魏迁都洛阳的重要性
4.下表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规定的各道州赴京省试名额。这一规定
每道/州名额(人)
道/州
进士科
明经科
东监、同州、华州、河中府
30
50
凤翔、山南西道、山南东道、郑滑、廊坊、陕虢等
15
20
江南、浙东、浙西、荆南、湖南、江西、淮南、西川、东川等
15
20
福建、黔府、桂府、岭南等
7
10
A.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实现了录取的地域平衡
C.大幅削减教育考试开支
D.推动了科举规范化发展
5.宋代设置馆阁作为国家藏书机构。真宗以后,在三馆和秘阁外,增设龙图阁等11个宫廷殿阁
以收藏先帝的“御书”和“御制文集”,并置学士、直学士等以职掌校订图书等工作。馆阁
之职要求很严,一般文士要经过考试才能授职。宋代高级官员多带有馆阁学士头衔。据此可
知,馆阁制度
A.加剧了官條队伍的膨胀
B.保障了官员的政治素质
C.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完善了科举取士的制度
6.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京师、湖南各接纳江西籍移民57万,湖北约有55万,河南有万余,
合计江西迁出及在外人口约有220万。此时,江西境内人口约为816.4万。这可用来说明,
明初
A.江西地区成为主要战场
B.湖南经济居于全国前列
C.赣商具备有利发展条件
D.移民需由政府强制推动
7.有学者称:“(晚清)中国政治腐败,非根本变法,殆无复兴之望…中日战后,识者益信
维新之效,倡言变法者益多。”也有学者称:“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崛起而导致的
樟树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作业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