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统计图表 学案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统计图表 学案1(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8-16 17:3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统计图表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四种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茎叶图)的功能及其特点.
2.能针对实际问题和收集到的数据的特点,选择科学的统计图表.
3.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重点
难点】
选择一种适当数据表示方法;
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学习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
复习回顾
1.四种常用的统计图表为

2.绘制频数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阅读课本16-22页并回答课本中的问题.
自学检测
分析绘制四种统计图表的方法及优缺点
达标训练
1.关于频率直方图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方图的高表示取某数的频率
B.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
C.直方图的高表示取某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D.直方图的高表示取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与组距的比值
2.某地一种植物一年生长的高度如下表:
高度(cm)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棵数
20
30
80
40
30
则该植物一年生长在[30,40)内的频率是(  )
A.0.80
B.0.65
C.0.40
D.0.25
3.如图表示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情况的茎叶图,则甲和乙得分的中位数的和是(  )
4.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视力从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则a,b的值分别为(  )
A.0.27,78
B.0.27,83
C.2.7,78
D.2.7,83
5.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减去80,得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81.2,4.4
B.78.8,4.4
C.81.2,84.4
D.78.8,75.6
6.(2008年上海卷)已知总体的各个体的值由小到大依次为2,3,3,7,a,b,12,13.7,18.3,20,且总体的中位数为10.5.若要使该总体的方差最小,则a、b的取值分别是________.
7.(15分)下图是某个人口为90万人的县城人口年龄分布:
(1)年龄大于60岁的有多少人?
(2)年龄小于20岁和在40~60岁间的共有多少人?
(3)年龄在20~40岁的人口比大于60岁的人口多多少?
8.(15分)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中女生的身高(单位:cm)情况,某中学对九年级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率分布表如下:
组别
频数
频率
145.5~149.5
1
0.02
149.5~153.5
4
0.08
153.5~157.5
20
0.40
157.5~161.5
15
0.30
161.5~165.5
8
0.16
165.5~169.5
m
n
合计
M
N
(1)求出表中m,n,M,N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全体女生中身高在哪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估计九年级学生中女生的身高在161.5以上的概率.
9.(16分)对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m/s)的数据如下表:

27
38
30
37
35
31

33
29
38
34
28
36
(1)画出茎叶图,由茎叶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分别求出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最大速度(m/s)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并判断选谁参加比赛更合适.
【作业布置】习题1-3
3,4,5
【学习小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