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读材料完成1—2题。
1、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 )
A.1年 B.1月 C.1天 D.1小时
2.下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有 ( )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地的生存法则。读昼与夜示意图及劳作景观图,完成3—4题。
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规律是 ( )
A.物影变化 B.四季更替
C.昼夜更替 D.纬度差异
4.图中四地正迎来日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年是中国载人航天20周年。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据此,完成5—6题。
5.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高度400多千米,其在轨运行绕转中心是 ( )
A.地球 B.月球
C.北极星 D.火星
6.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时,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五区)的测控站正值夜晚。这是因为 ( )
A.纬度差异 B.气候差异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下图示意地球的昼与夜,在图上标注了模拟算出的某年1月1日我国四地迎来第一缕阳光的北京时间。读图完成7—9题。
7.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的是 ( )
A.抚远 B.北京
C.台州 D.海马滩
8.以下与1月1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1月1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
A.极昼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昼夜平分
南通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观测夏至日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同学们在前一天为观测查看天气预报,并做物品准备。下图为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南通夏至日旗杆影子变化简图(阴影示意该日旗杆影子经过的区域)”,据此完成10—11题。
10.同学们应从地理实验室挑选 ( )
①风速风向仪 ②指南针 ③地质锤
④温度计 ⑤卷尺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11.当旗杆影子为ON时 ( )
A.太阳东升 B.日落西山
C.影子最短 D.影朝东南
我国光伏发电技术世界领先。下图示意鲁西平原某地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实现电能“自发自用、多余上网”。理论上讲,要达到最佳集热效果需让太阳光垂直照向集热管面。为保证发电效益最大化,光伏板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自动调整与顶棚的夹角α。读图完成12—13题。
12.在屋顶和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可以 ( )
A.增加降水量 B.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C.增加居民负担 D.增强太阳辐射
13.夹角α达到最大值时,该地所处的节气是 (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举行。读图完成14—15题。
14.开幕式举行时(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B.地球运行至③附近
C.济南昼长夜短 D.北京落叶纷飞
15.空间站是在距地面397千米的高度可供多名航天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访的载人航天
器。从空间站上能看到地球 ( )
A.实际的大小 B.地轴倾斜的角度
C.是旋转的球体 D.海陆分布的全貌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 000多年。读图,完成16—18题。
16.2024年元旦期间,地球运行至图中的 ( )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①之间
17.2024年元旦期间,我们的祖国——中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夜现象
18.全球昼夜等长的时刻,地球运行至图中的 (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③ D.③或④
下图示意北京(40°N)某房地产商品房平面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为了采光效果好,该商品房阳台朝向是 ( )
A.东 B.西 C.南 D.北
20、一年中,该商品房正午室内太阳光照面积最小的时间是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1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1、遂宁某中学生小明同学从智能手机天气预报APP中了解到某日四川遂宁、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截图如下。据此可判断 ( )
A.当天位置越偏北,白昼时间越长
B.该日三城市昼夜长短情况均为昼短夜长
C.该日遂宁正值冬半年中某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D.当天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H)的关系为:H遂宁观察下图地球立体结构模型图(局部),回答22~23题。
22.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甲→乙 B.乙→丁
C.丁→丙 D.丙→甲
23.甲、乙、丙、丁四点均在(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24.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办。中国的球迷要看比赛需要注意比赛的时差。造成中国和卡塔尔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转运动 B.地球自转运动
C.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D.昼夜长短的变化
25.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
A.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不停地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
(2)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甲处时,太阳光直射在_____(填“赤道”或“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_____(填“春分”或“秋分”)日。
(3)5月28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之间,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____(填“长”或“短”)。
27、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带,B是_____带,C是____带,D是_____带,E是_____带。
(2)A温度带与B温度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C温度带与D温度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3)C温度带有_________现象,A温度带有极昼和_____现象。
(4)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温度带是____。(填字母)
(5)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填字母)
28.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航天梦。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9月2日0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务组首次约6小时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
材料三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2为济南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示意图。图3为济南市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和夏至日时,正午射入窗户的太阳光线图。
(1)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时,地球位于图1所示公转轨道中的 (填序号)位置,当天济南昼夜长短情况为 ,此时为济南的 季。
(2)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发射时,济南的树影情况对应图2中的 (填字母)。此后一个月内,济南的正午树影逐渐变 。航天员出舱活动当天,济南的正午太阳入射光线最
接近图3中的 。
(3)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太阳直射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北极圈以内出现 现象,南半球的悉尼此时为 季。
“哇,感觉地球就在我的眼前这么近,向我扑面而来啊。”
“神舟十四号,快出舱欣赏更多的美景吧。”“让我们以美
丽的地球为背景,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
(4)航天员出舱后看到地球,感叹它“不停地旋转,美到令人窒息”。“不停地旋转”是指地球的 (地球运动方式),运动方向是 。
答案
1-5CDCAA 6-10DDDCB 11-15ABDBC 16-20DACCB 21-25AACBA
26.(1)太阳 一年(约365天)
(2)赤道 春分
(3)甲—乙 长
27.(1)北寒 北温 热 南温 南寒
(2)北极圈 南回归线
(3)太阳直射 极夜
(4)C (5)B
28.(1)② 昼短夜长 秋
(2)a 长 2
(3)北回归线 夏至 极昼 冬
(4)自传 自西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