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15: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数学·苏教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 级 学 期 单 元 一 1~6的表内乘法
课 题 第4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2. 熟练背诵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快速计算乘法算式。
3.感受乘法口诀的简便性,培养归纳总结与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概括并记住5的乘法口诀。
2.教学难点: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
培养数感、符号意识及“化繁为简”的数学思维。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乘法算式的连加计算(如4×5=20需5个4相加),让学生感受连加繁琐,引发对简便算法的需求,自然引出乘法口诀,激活“几个几相加”的知识基础,为新课铺垫。
知识回顾
提问:你能算出下面乘法算式的积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5= 3×6= 6×8=
4×5=20(5个4相加:4+4+4+4+4=20)
3×6=18(6个3相加:3+3+3+3+3+3=18)
6×8=48(8个6相加:6+6+6+6+6+6+6+6=48)
引导思考:用连加计算乘法算式有什么缺点?(太繁琐)
2.问题引入
揭示课题:古人发明了一种简便方法——乘法口诀,今天学习“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理解5的乘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车厢坐人情境,通过数一数、加一加、乘一乘,让学生直观感知“几个5相加”的乘法含义,建立连加与乘法的联系,为编口诀打基础,培养情境抽象能力。
教学例4:
情境分析
出示情境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节车厢坐5人,2节车厢坐10人。
问题:3节、4节、5节车厢分别坐多少人?
引导:求车厢人数就是求“几个5相加”,如3节车厢是3个5相加。
小组活动
(1)数一数:5个5个地数,得出3节车厢坐15人、4节车厢坐20人、5节车厢坐25人。
(2)加法计算:
3个5:5+5+5=15
4个5:5+5+5+5=20
5个5:5+5+5+5+5=25
(3)乘法算式:
5×3=15,5×4=20,5×5=25
怎样编制5的乘法口诀呢?
学习任务二:通过情境编制5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结合算式逐步引导编口诀,规范“得”字用法,理解口诀结构(乘数+积),通过自主编制与对比,突破口诀语言规范难点,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编制口诀
1个5是5:
算式:5×1=5
口诀:一五得五(积不满十,加“得”字)。
2个5相加得10:
算式:5×2=10
口诀:二五一十(积满十,直接连读)。
方法:把较小的数放前面。前面两个数是相乘的两个数,后面的数是相乘的积。
3个5相加得15:
算式:5×3=15 口诀:三五十五。
4个5相加得20:
算式:5×4=20 口诀:四五二十。
5个5相加得25:
算式:5×5=25 口诀:五五二十五
口诀整理
整理口诀,齐读口诀:
口诀前半部分是乘数,后半部分是积。
讨论总结
(1)在编制乘法口诀时,如果积不满十,要在积的前面加上一个“得”字。如果满十,直接把乘法算式中的三个数连读。
(2)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学习任务三:通过情境编制5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引导观察乘数递增、积的个位特征(0或5)、相邻口诀差5等规律,利用规律记忆口诀,理解“一句口诀对应两算式”(除特殊句),培养观察与思维灵活性。
规律探究
乘数规律:第一个乘数依次是一、二、三、四、五,第二个乘数都是五。
积的规律:积的个位是0或5,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5(如10-5=5,15-10=5)。
试一试:各用哪一句口诀,为什么?
5×3= 5×1= 5×4=
3×5= 1×5= 4×5=
预设:三五十五 一五得五 四五二十
算式对应:除“五五二十五”外,每句口诀对应2个乘法算式(如“二五一十”对应2×5和5×2)。
讨论总结
(1)5的乘法口诀中,结果中的个位数字不是5就是0,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5。
(2)除“五五二十五”之外,其他四句口诀,每句对应的都是2个乘法算式。
3. 记忆技巧
口诀接龙:师生对口诀(如师说“三五”,生接“十五”)。
手势辅助:用手指表示5的倍数(如1个5伸1指,2个5伸2指等)。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对口诀、计算应用等分层练习,从记忆、理解到应用强化口诀掌握,结合生活情境(春联字数、月饼数量)体现数学实用性,思维训练题培养逆向思维。
通过填写连续的5相关的乘积,强化学生对 5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巩固口诀与得数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口诀应用的准确性。
2.
通过游戏化对口诀,强化学生对 5 的乘法口诀的记忆熟练度,加深对口诀结构(“几五” 对应 “几个五相加”)的理解。
3.
建立乘法算式与口诀的直接对应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口诀是乘法算式的简化表达,巩固“口诀→算式”的双向转化能力。
5×5= 5×3= 5×1= 2×5=
强化口诀的实用功能,训练学生 “见算式想口诀”的快速反应能力,夯实乘法计算的基础。
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中的数学问题,体会乘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
6.一共有多少块月饼
通过具体物品计数,深化“乘法是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运算”的理解,训练学生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思维训练:每种图形分别代表几?
通过图形推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综合运用口诀的能力,为后续学习除法奠定基础。
四、课堂延伸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例(5天工作日、5角硬币),深化口诀应用;通过“五五二十五”对应一算式的原因思考,为后续学习其他口诀铺垫。
挑战题: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5的乘法口诀?(如5天为一周工作日,5角为1枚硬币等)
思考:为什么“五五二十五”只能对应一个算式?其他口诀可以对应两个算式?
五、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回顾口诀内容、编制方法与规律,强化知识体系,总结记忆技巧,提升归纳能力。
提问:
今天学习了哪些5的乘法口诀?
口诀中的“得”字什么时候用?
如何快速记忆5的乘法口诀?
学生总结: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口诀规律:积的个位是0或5,相邻口诀差5;除“五五二十五”外,每句对应2个乘法算式。
六、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规律:积的个位是0或5,相邻口诀差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