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特殊平行四边形 单元全优测评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九上·南岗开学考)如图,在菱形中,E、F分别是、的中点,如果,则菱形的周长是( )
A.4 B.8 C.12 D.16
2.(2024九上·镇雄县期末)在四边形中,,下列说法能使四边形为菱形的是( )
A. B. C. D.
3.(2024九上·禅城期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取点E,使得AE=AB,连接BE,则∠CBE的度数为( )
A.22.5° B.25° C.20° D.30°
4.(2024九上·贵阳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OE⊥BD交AD于点E,已知AB=5,△DOE的面积为,则DE的长为( )
A.5 B.6 C.7 D.
5.(2024九上·惠城开学考)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它是菱形 B.当时,它是菱形
C.当时,它是正方形 D.当时,它是矩形
6.(2024九上·金沙期末) 如图,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E为的中点,连接.若菱形的周长为72,则的长为( )
A.3 B.6 C.9 D.12
7.(2024九上·钟山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七巧板拼成一个对角线长为4的正方形,再用这副七巧板拼成一个长方形,则长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
A.4 B. C. D.5
8.(2024九上·麒麟开学考)如图,点F是矩形的边上一点,连结,作于点E,且满足,则下列结论中①,②,③,④,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9.(2024九上·岳阳开学考)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D.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内角之和
10.(2024九上·顺德期中)如图,在菱形中,,,点,同时由,两点出发,分别沿,方向向点匀速移动(到点为止),点的速度为,点的速度为,经过秒为等边三角形,则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3九上·秀洲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上一点,且BE=1,F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以EF为边向右侧作等边△EFG,连接CG,则CG的最小值为 .
12.(2023九上·余江期中)如图,在菱形中,分别是的中点,若,则菱形的周长是 .
13.(2023九上·惠州月考)如图,将边长为为3厘米的正方形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与交于H,则的长是 厘米.
14.(2023九上·青白江期中)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6,则BC的长为 .
15.(2023九上·埇桥期中)如图所示,矩形ABCD两条对角线夹角为,,则对角线AC长为 .
16.(2024九上·盐田期中)如图,在正方形中,E是边上一点且满足,将沿折叠得到,与对角线交于点F,则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2024九上·长沙开学考)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上的点,AE=CF,连接EF,BF,EF与对角线AC交于点O,且BE=BF,∠BEF=2∠BAC.
(1)求证:OE=OF;
(2)若BC=2,求AB的长.
18.(2024九上·宝安月考)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ABC的平分线BF交AD于点F,AE与BF相交于点O,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2)若AE=6,BF=8,CE=2,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19.(2024九上·深圳月考)在△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过点A作AE∥BC,且AE=BD,连结CE.
(1)证明:四边形ADCE是菱形;
(2)若AC=6,AB=8,求菱形ADCE的面积.
20.(2024九上·南山开学考)如图,在△ABC中,∠ABC=90°,BD为AC的中线,过点C作CE⊥BD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FG=BD,连接BG、DF.
(1)求证:BD=DF;
(2)求证:四边形BDFG为菱形;
(3)若AG=13,CF=6,求四边形BDFG的周长.
21.(2024九上·南海期末) 如图,已知是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两点,且.
(1)请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证明;
(2)若,则四边形的周长为 .
22.(2024九上·双辽期末)如图,矩形中,,,为边中点,,绕点旋转,其中点,在矩形的边上.在旋转过程中,请探究:
(1)矩形的边落在内部的线段长的和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2)矩形与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23.(2024九上·贵阳期末)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点F在AD上,AF=AB,连接BF交AE于点O,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2)若BF=8,AB=5,求AE的长.
24.(2024九上·青山湖期末)如图,在正方形中,点是对角线上一动点,连接,作交于点,以和为邻边作矩形.
(1)猜想:,的位置关系是 ;
(2)求证:.
25.(2023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B边上一点,EC平分,F为CE的中点,连接AF,BF,过点E作分别交AF,CD于G,H两点.
(1)求证:;
(2)求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特殊平行四边形 单元全优测评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九上·南岗开学考)如图,在菱形中,E、F分别是、的中点,如果,则菱形的周长是( )
A.4 B.8 C.12 D.16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因为E、F分别是、的中点,所以是的中位线,
可得,所以菱形的周长.
故选:D.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的长,再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即可得到答案.
2.(2024九上·镇雄县期末)在四边形中,,下列说法能使四边形为菱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
∴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由,不能判定四边形为菱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
∴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逐一分析即可.
3.(2024九上·禅城期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取点E,使得AE=AB,连接BE,则∠CBE的度数为( )
A.22.5° B.25° C.20° D.30°
【答案】A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AC=45°,∠ABC=90°
∵AE=AB
∴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正方形性质可得∠BAC=45°,∠ABC=90°,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4.(2024九上·贵阳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OE⊥BD交AD于点E,已知AB=5,△DOE的面积为,则DE的长为( )
A.5 B.6 C.7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DE,
∵四边形ABCD是矩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BAD=90°,OB=OD,
∵OE⊥BD,
∴OE垂直平分BD,,
∴,
∵AB⊥DE,AB=5,
∴,
解得:DE=6,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BAD=90°,OB=OD,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5.(2024九上·惠城开学考)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它是菱形 B.当时,它是菱形
C.当时,它是正方形 D.当时,它是矩形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当AB=BC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A选项正确;
B、∵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当AC⊥BD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B选项正确;
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当AC=BD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C选项错误;
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当ABC=90°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和矩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得到答案即可。
6.(2024九上·金沙期末) 如图,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E为的中点,连接.若菱形的周长为72,则的长为( )
A.3 B.6 C.9 D.12
【答案】C
【解析】【解答】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72,
∴BC=18,OA=OC,
∵E为的中点,
∴OE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
∴OE=.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C的长为18,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出OE的长为9.
7.(2024九上·钟山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七巧板拼成一个对角线长为4的正方形,再用这副七巧板拼成一个长方形,则长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
A.4 B. C. D.5
【答案】B
【解析】【解答】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4,
由图可得和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边长为
长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故答案为:B.
【分析】由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4可求得和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边长,从而求得长方形的长和宽,最后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8.(2024九上·麒麟开学考)如图,点F是矩形的边上一点,连结,作于点E,且满足,则下列结论中①,②,③,④,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是矩形,
,,
,
,
在和中,
,
,
故②正确;
,,
,
在和中,
,
,
,,
,
故③,④正确;
现有条件不能证明,故①错误,
综上可知,正确的有②,③,④,共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利用“HL”证出,再利用“AAS”证出,最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和差及角的运算方法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9.(2024九上·岳阳开学考)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D.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内角之和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A说法是假命题;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但不一定互相垂直,∴B说法是假命题;
C、∵多边形的外角和为,∴C说法是真命题;
D、∵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D说法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及多边形的外角和的定义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10.(2024九上·顺德期中)如图,在菱形中,,,点,同时由,两点出发,分别沿,方向向点匀速移动(到点为止),点的速度为,点的速度为,经过秒为等边三角形,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连接BD,如图:
∵四边形是菱形,
∴,,
∴是等边三角形,,
∴,∠A=60°.
又∵是等边三角形,
∴,
又∵,
∴,
在和中,
,
∴,
∴,
∵,
∴,
∴
∴,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利用菱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根据题意得,AE=t,CF=2t,于是可得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3九上·秀洲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上一点,且BE=1,F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以EF为边向右侧作等边△EFG,连接CG,则CG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随着点F的移动,点G也随着移动;
∵点F在线,段AB上运动
∴点G也在直线上运动
将△EFB绕点E旋转60°,使EF与EG重合,可得△EBF≌△EHG;
∴△EBH是等边三角形,点G在垂直于HE的直线HN上,作CM⊥HN,作EP⊥CM,如下图,点CM即为CG的最小值:
∵△EBH是等边三角形
∴BE=HE=1
∵CM⊥HN,EP⊥CM
∴四边形HEPM是矩形
∴CM=MP+CP=HE+EC
∴CM=1+=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构造等边三角形,可得BE=HE;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线段最短,作CM⊥HN,可得CG的最小值;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即可求出CG的最小值.
12.(2023九上·余江期中)如图,在菱形中,分别是的中点,若,则菱形的周长是 .
【答案】16
【解析】【解答】∵分别是的中点,
∴EF是△ABC的中位线,
∵EF=2,
∴BC=2EF=2×2=4,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菱形ABCD=4BC=4×4=16,
故答案为:16.
【分析】先证出EF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可得BC=2EF=2×2=4,最后利用菱形的性质求出C菱形ABCD=4BC=4×4=16即可.
13.(2023九上·惠州月考)如图,将边长为为3厘米的正方形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与交于H,则的长是 厘米.
【答案】
【解析】【解答】解:连接,
正方形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
∴,
又∵,
∴,
∴,
在中,厘米.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由正方形的性质及旋转的性质得到,,从而证明,得到,则厘米.
14.(2023九上·青白江期中)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6,则BC的长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ECF是菱形,
∴OA=OC,
∵折叠,
∴BC=OC=OA,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
在Rt△ABC中,BC=,
∴∠BAC=30°,
∴BC=,
∵AB=6,
∴BC=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和折叠得BC=OC=OA,从而在Rt△ABC中,BC=,得∠BAC=30°,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
15.(2023九上·埇桥期中)如图所示,矩形ABCD两条对角线夹角为,,则对角线AC长为 .
【答案】12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是矩形,
∴,
∵矩形两条对角线夹角为,
∴,
∴是等边三角形,
∴,
∴,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得到,最后计算即可.
16.(2024九上·盐田期中)如图,在正方形中,E是边上一点且满足,将沿折叠得到,与对角线交于点F,则的值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如图: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由折叠可得:,
∴,
∴是等边三角形,
∴,
在中,,
设,则,,
∴,,
∵,即,
∴,,
∴,
∴,
故答案为:.
【分析】
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出,得到是等边三角形,设,,,再证明,再根据相似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计算,即可求解.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2024九上·长沙开学考)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上的点,AE=CF,连接EF,BF,EF与对角线AC交于点O,且BE=BF,∠BEF=2∠BAC.
(1)求证:OE=OF;
(2)若BC=2,求AB的长.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
∴∠BAC=∠FCO.
在△AOE和△COF中,
,
∴△AOE≌△COF(AAS),
∴OE=OF
(2)解:如图,连接OB.
∵BE=BF,OE=OF,
∴BO⊥EF,
在Rt△BEO中,∠BEF+∠ABO=90°.
∵△AOE≌△COF,
∴OA=OC.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
∴OA=OB=OC,
∴∠BAC=∠ABO.
∵∠BEF=2∠BAC,即2∠BAC+∠BAC=90°,
∴∠BAC=30°.
∵BC=,
∴AC=2BC=,
∴AB===6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对边平行可得AB∥C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BAC=∠FCO,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OE和△COF全等,即可证明OE=OF;
(2)连接OB,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O⊥EF,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即可证明OA=OB,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BAC=∠ABO;在Rt△BEO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已知即可得到∠BAC=30°,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C,接下来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的长.
18.(2024九上·宝安月考)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ABC的平分线BF交AD于点F,AE与BF相交于点O,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2)若AE=6,BF=8,CE=2,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
∴∠DAE=∠BEA
∵∠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
∴∠DAE=∠BAE
∴∠BAE=∠BEA
∴AB=BE
同理可得:AB=AF
∴AF=BE
∴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AB=AF
∴四边形ABEF为菱形
(2)解:作FG⊥BC于点G
∵四边形ABEF是菱形,AE=6,BF=8
∴AE⊥BF,
∴
∵
即,解得:
∴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DAE=∠BEA,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得∠DAE=∠BAE,则∠BAE=∠BEA,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B=BE,同理可得:AB=AF,再根据菱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作FG⊥BC于点G,根据菱形性质可得AE⊥BF,,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E,再根据菱形面积建立方程,解方程可得FG,再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19.(2024九上·深圳月考)在△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过点A作AE∥BC,且AE=BD,连结CE.
(1)证明:四边形ADCE是菱形;
(2)若AC=6,AB=8,求菱形ADCE的面积.
【答案】(1)证明:∵∠BAC=90°,且D是BC中点,
∴AD=BC=BD=CD.
∵AE=BD,
∴AE=DC,
∵AE∥DC,
∴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AD=DC,
∴平行四边形ADCE是菱形;
(2)解:∵平行四边形ADCE是菱形,
∴S△ADC=S△AEC,
∵D是BC的中点,
∴S△ADC=S△ABD,
∴
【解析】【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得AD=BC=BD=CD.证明AE=CD,即可判定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再由AD=CD,即可得到结论;
(2)由菱形的性质得S△ADC=S△AEC,由中心的性质得S△ADC=S△ABD,于是可得菱形ADCE的面积即△ABC的面积,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20.(2024九上·南山开学考)如图,在△ABC中,∠ABC=90°,BD为AC的中线,过点C作CE⊥BD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FG=BD,连接BG、DF.
(1)求证:BD=DF;
(2)求证:四边形BDFG为菱形;
(3)若AG=13,CF=6,求四边形BDFG的周长.
【答案】(1)证明:∵BD为AC的中线,∠ ABC=90°,
∴BD=AC.
∵AG//BD,
∵FG=BD ,
∴四边形BDFG是平行四边形,
∵点D是AC的中点,
∴DF=AC.
∴BD=DF.
(2)∵四边形BDFG是平行四边形,BD=DF,
∴四边形BDFG为菱形;
(3)解:设GF=x,
∵ AG=13,
∴AF=13-x,
∵四边形BDFG为菱形
∴FD=GF=x,
∴AC=2FD=2x,
∵CF2+ AF2=AC2,CF=6,
∴62+(13-x)2=(2x)2,
解得x=5.
∴ 四边形BDFG的周长 =4x5=20.
【解析】【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BDFG中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得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两次运用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分别说明BD=AC,DF=AC.于是可得BD=DF.
(2)依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说理;
(3)设GF=x,先用x分别表示AC,AF,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x的方程求解,接着利用菱形的性质求出周长.
21.(2024九上·南海期末) 如图,已知是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两点,且.
(1)请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证明;
(2)若,则四边形的周长为 .
【答案】(1)解: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如下:连接,交于点,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即,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四边形是菱形;
(2)
【解析】【解答】解:(2)∵
∴AO=BO=3
∴OE=OB-BE=1
∴
∴菱形ABCD的周长为
故答案为:
【分析】(1)连接,交于点,根据正方形性质可得,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OE=OF,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菱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正方形性质可得AO=BO=3,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E,再根据菱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2.(2024九上·双辽期末)如图,矩形中,,,为边中点,,绕点旋转,其中点,在矩形的边上.在旋转过程中,请探究:
(1)矩形的边落在内部的线段长的和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2)矩形与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答案】(1)解:矩形的边落在内部的线段长的和不变.
理由:过点作于点,
矩形中,,,为边中点,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又,
≌,
,
(2)解:矩形与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变.
理由:≌,
,
.
【解析】【分析】(1)过点作于点,先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中点的性质得到,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进而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即可得到,再结合题意进行线段的计算即可求解;
(2)先根据三角形全等得到,进而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23.(2024九上·贵阳期末)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点F在AD上,AF=AB,连接BF交AE于点O,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2)若BF=8,AB=5,求AE的长.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AD,
∴∠BEA=∠DAE,
∵AE平分∠BAD,
∴∠BAE=∠DAE,
∴∠BEA=∠BAE,
∴EB=AB,
∵AF=AB,
∴EB=AF,
∵EB∥AF,EG=AF,
∴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EB=AB,
∴四边形ABEF是菱形.
(2)解:∵四边形ABEF是菱形,BF=8,AB=5,
∴AE⊥BF,OB=OF=BF=×8=4,OA=OE,
∴∠AOB=90°,
∴,
∴AE=2OA=2×3=6,
∴AE的长为6.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 BC∥AD, 再根据角平分线求出 ∠BAE=∠DAE, 最后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证明求解即可;
(2)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 AE⊥BF,OB=OF=BF=×8=4,OA=OE, 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24.(2024九上·青山湖期末)如图,在正方形中,点是对角线上一动点,连接,作交于点,以和为邻边作矩形.
(1)猜想:,的位置关系是 ;
(2)求证:.
【答案】(1).
(2)证明:如图,作于点,于点,
,
正方形中,
,,平分,
四边形为正方形,
,,
矩形中,,
,
则,
即,
和中,
,
,
矩形是正方形,
,,
,
则,
即,
和中,
.
【解析】【解答】解:(1),
如图,作于点,于点,
,
正方形中,
,,平分,
四边形为正方形,
,,
矩形中,,
,
则,
即,
和中
,
,
矩形是正方形,
,,
,
则,
即,
和中,
,
,
等腰直角中有,
,
即,.
【分析】(1)如图所示,AE、CG的位置关系很明显不是平行,容易推测是垂直,但看起来简单,证明起来过程比较冗长;看到下一问是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如果结论得证,则可以由对应角相等得到AE
、CG的交角是90°,故思路比较清晰起来,先证;
(2)由正方形性质,可得一组全等证明需要的等边,由AC是角平分线想到角平分线性质可得等边,故尝试作于点,于点,得EQ=EP,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证明EF=ED的条件,此时可以推导出矩形是正方形,至此证明全等的条件还缺少两对应边的夹角;再次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该夹角相等,至此此时全等的条件足够,符合SAS定理,整理思路推导即可。由全等可知对应角,则有,垂直关系得证。
25.(2023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B边上一点,EC平分,F为CE的中点,连接AF,BF,过点E作分别交AF,CD于G,H两点.
(1)求证:;
(2)求证:;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
∴,
∵EC平分,
∴,
∴,
∴;
(2)证明:如图,连接DF,
∵,F为CE的中点,∴,∴,
在矩形ABCD中,,,∴,
∴,∵,∴,
在和中,,∴,
∴,∴.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的性质可得,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根据等量代换可得,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
(2)连接DF,先利用“SAS”证出,可得,从而可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